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自信總需要一個理由。
最簡單就是別人夸我,表揚我,認可我,這種自信來自于他人。對于孩子來說,通過這種途徑獲取自信顯然更容易一些,至少父母可以不吝溢美之詞地夸,夸得多了,自然就自信了。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也會逐漸意識到,為什么只有父母在夸我?這種表揚是否是他們的真實看法,是否代表了其他人的看法,一旦他們開始懷疑這一點,這個理由便失效了。
所以,建立在他人的看法之上的自信是最廉價的自信,當然也是最不牢靠的自信。他人的態(tài)度隨時在變,為了獲取表揚,最好的做法就是討好他們以獲取他們源源不斷的表揚。通過討好他人維持的自信,恐怕不是任何人希望的吧?
好一些的辦法是獲取某種特長,使自己在某個領(lǐng)域超過他人,例如考試、例如打球、例如下棋。越是競技性強的領(lǐng)域,就越容易獲取自信,因為我們比別人強是可以通過分數(shù)或者輸贏來明確判定的,這就擺脫了我們對他人看法的依賴。
至少我還沒有見過一位擁有特長卻缺乏自信的人。
這里面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這些通過努力使自己獲取了某一方面特長的人,由于經(jīng)歷了從0到1再到10的過程,以至于他們掌握了自我提升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并不只適用于單一的領(lǐng)域,考試考的好同時打球也打得好的大有人在。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不論是訓(xùn)練做題,還是訓(xùn)練打球,其基本方法都是一樣的,不顧一切的開始,學(xué)一點就實踐一點,實踐一點再去學(xué),反復(fù)的糾錯、迭代,直到趨近于完美。
這種自信就要更高一個層次,他不只保證我們在一個領(lǐng)域可以超過他人,而是保證了我們可以在任何領(lǐng)域超過他人,只要我們想。
但這仍然不是穩(wěn)定的自信來源,所謂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隨著自身水平的提高,總會在某個領(lǐng)域遇到足以碾壓我們的對手,那時我們的信心豈不是要崩塌了?
那么什么才是信心的可靠來源呢?
只有那些與他人無關(guān),完全來自于我們自己的信心,才是永恒不變的。
來自于我們自己的什么呢?
來自于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只有我們永遠去做我們認為應(yīng)該做的事時,我們才擁有了絕對的信心。
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