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一頭鄉(xiāng)下的驢子
峨嵋吹雪
>《待分類》
2021.12.13
關注
朋友圈里曬了幾張圖,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可染的牛、樓師白的鴨、黃永玉的貓頭鷹等。
遠方的朋友留言,最喜歡鴨和貓頭鷹。
是的。樓師白畫的這只鴨好像一個兒童,一腳踩,一腳立,紅嘴紅蹼,兩翅翩然如舞,誰不喜歡呢?
黃永玉的貓頭鷹,兩眉橫飛,腳踏一枝,雙翅收斂,意態(tài)安然。最出彩的,倒是那兩只眼,一開一閉,似乎在對這個世界擠眉弄眼。神態(tài)畢現(xiàn),誰不喜歡呢?
我卻更愛黃胄的那頭驢。四蹄一踏而三立,動態(tài)畢現(xiàn)。韁繩松緩,尾巴下垂,頭略內(nèi)側,跳躍奔馳,蓄勢待發(fā),活潑天然,躍然紙上。
因為我跟驢子熟。當然,跟鴨子也熟,但可愛的小鴨子很快就長大了,長大的老鴨拖著肥尾巴搖來擺去,忙著覓食,也往往被驅趕。跟貓頭鷹熟,但往往只聞其聲,不見其形。概因為其晝伏夜出,不近人情。
我跟驢子熟是陪著勞動,陪著驢子勞動。那時我好像與驢等高,甚至還略矮,比磨房的石磨高半頭,比篩面的面柜高一頭。在天色墨墨黑的時候,被母親叫起。父親早已把要磨的糧食,紅薯干的碎塊,有時是高粱米,偶爾是小麥倒在石磨上。母親牽著驢,拿著裝面的容器,讓我端著煤油燈,帶我來到磨房。把驢套上磨,給我穿上磨面的工作服(不過是一塊圍裙),交代清楚,然后她下地干活。我趕著驢子轉磨,將磨下的細粉撮入面羅中過篩。把曬下的粗粒繼續(xù)倒上磨,周而復始,幾個來回。
那時候,驢子打著響鼻,拉磨轉圈,有時歡心便走得快,有時不喜就腳步遲。我這邊站在小凳子上,兩只小手抓著面羅,一推一拉。一會兒之后,粉塵揚起,低矮的磨房里煙塵彌漫。年齡小,經(jīng)驗少,頗有些顧此失彼,肯定是手忙腳亂。即使室外滴水成冰,也一樣會滿頭大汗。伸手一抹,臉上一道深一道淺。好在荒村無人見,縱然見了,會有人疼那個辛苦的小孩子嗎?
在我手忙腳亂的當口,日腳也在匆匆趕路。天光大亮,磨面完工,于是卸磨牽驢出門,拉它去室外打滾。據(jù)說這事很重要,驢子在地上打個滾,就得到了休息,就可以免除病殃。
怎么讓它打呢?拉著驢子,繞著細土處轉圈,一邊轉圈一邊命令:“滾兒、滾兒、滾兒?!钡墙Y果,有時是順利,有時是不順。很多的時候,它奮力掙扎,要奔向遠方。這時我牽它不住,反倒被它拖著走。雖然我牽著韁繩,奈何它力大無窮。情知此時放它不得,于是死命拖拽,有時想要借力道旁棗樹,想把韁繩纏在樹上。但成功的機會不多,總被它奮力掙脫。韁繩脫手,把小手磨出紅印,火辣辣的。于是我大痛,我大呼,我大哭,我大怒。跑吧,跑吧,叫你跑吧。我甚至拿起棍子扔它,跑吧,跑吧!
有時會跟著跑,有時我站上高坡看它跑,不信你能跑到天邊地緣。那時我所見的天挨著村后的山頂,地緣也超不過一道山溝。
有時還需要放驢?;驙炕蜈s,放驢吃草。驢子吃草與牛、與馬不同。有民諺,牛吃深,馬吃壯,老驢愛吃磨牙杠。黃牛愛吃深草,長舌一卷攬入,再一咬,滿滿一口草。馬兒愛吃壯草,比如那些牛馬糞尿邊上長出的草,草硬而色深。牛、驢避之,馬則愛之。而驢子愛吃的則是短短的草根,緊貼著地面。驢子張開嘴唇,露出牙齒,一口口去咬。一邊吃草一邊甩著尾巴,還打著響鼻,四蹄中往往有兩踩而兩立……
記得那時年紀小。但是勞動從更小的時候就開始了,責任在我還不會磨面,不會放驢的時候就有了。
是在寒涼的冬早秋晨,母親要摸黑下地干活,臨出工前,把我從酣夢中喚醒。交代我等一會兒要起床,饃饃已經(jīng)放在鍋里,水添好了。我需要在適當?shù)臅r候,不能比別人家早,也不要比別人家遲,把水燒開,把饃饃餾透。攪好稀飯,先去喊他們回來吃飯,再把饃饃撿出鍋,把箅子拿開,把稀飯攪進去。也有菜,往往是辣椒吧,切碎、加鹽,有時加油。
這是我的任務。母親反復交代,你可不能一直睡,那樣全家早上沒飯吃。這個責任重大,使得我馬虎不得。于是我給自己定時,再睡一會兒自己醒來。那時候沒見過時鐘沒有表,但我的心里有,滴答滴答在響著,起床的時間一到,我會立即醒來。然后是穿衣,天冷衣寒,使人畏懼,于是把棉褲棉襖拉入被窩,暖一暖再穿。那般感受,至今想來依舊清晰。
由此,養(yǎng)成了我的責任心,鍛煉了我攪稀飯的本事。我會做飯,但只會攪個稀飯,童子功,只練這個,就會這個。
那一年我多大?個子基本和鍋臺差不多,缸里水淺的時候,要站凳子,從鍋里撿饃饃,向鍋里攪稀飯,也要站凳子。幾歲,四歲?五歲?
驢子卸了磨會打個滾,會把勞動忘記嗎?一日一日,我起而行,臥而息之后,想起前情,有所感悟,不僅把驢生比人生。有一種人生很像驢,在磨道里轉啊轉啊,周而復始,過此一生。有一種人生很像牛,一塊田中,從這頭走到那頭,從那頭走回這頭。
有一次過年回老家,沒有車座,擠在餐車,把這句話說出來,驚了身邊旅客。他在無錫經(jīng)商,趕回襄樊,隨著我的感悟,談了他的經(jīng)驗,說了他的觀察。我跟陌生人不多話的,你是例外,這位老兄說。
昨天聽戴建業(yè)說陶淵明。對著“此中有真意”,戴老師闡釋道,什么叫做真意?他再舉蘇軾的例子,“常恨此身非我有”。假如換位思考,拉磨時的驢子會怎么想?
英國有位哲人培根說,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像我這種從小與驢子耳鬢廝磨的人,會是什么性格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運營之道】企業(yè)管理哲理小故事——驢子和貓頭鷹
處世手冊大全:掩飾篇
(袁玉梅)過去家家必備的石磨,將成為遙遠的童話
異想天開的驢子
敗筆
驢子和貓頭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wǎng)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lián)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yōu)惠券
優(yōu)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