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時間:2017年11月
行走方式:高鐵,地鐵,單車
行程:
D1:高鐵南京南——北京
D2:天安門廣場看升旗;中山公園;天安門廣場夜景;前門,大柵欄商業(yè)街
D3:釣魚臺國賓館銀杏大道;永定河引水渠兩岸風光;豐臺站;北京交通大學
D4:三里屯東五街;
D5:高鐵北京——南京南;
D2:
地鐵:內(nèi)蒙古大廈——天安門廣場
步行:天安門廣場,中山公園,前門,大柵欄
騎行:東華門-南沿河大街-長安街-內(nèi)蒙古大廈;前門-內(nèi)蒙古大廈
第二站:中山公園
出中山公園的東門,正對著的勞動人民文化宮的西門。
故宮的東雁翅樓。
在午門與端門之間是寬闊的廣場。廣場是由端門和兩側(cè)的連脊通檐長房封閉出來的,古色古香。
廣場南側(cè)聳立在中央甬道上的另一座城門樓——端門。端門的建筑結(jié)構(gòu)和建筑風格與天安門一樣,巍峨崇麗,但缺少一點天安門帶給我們的震撼感。從天安門門洞經(jīng)過端門直到午門的這條線已成單行線。
連脊通檐長房原來是封建王朝的六科廊的辦事衙門,是北京僅存的明清兩朝中央一級部門的辦公室建筑?,F(xiàn)在東長房是國旗護衛(wèi)隊的士兵。西長房開具一間快餐廳和一間故宮文化商品展賣廳,其余全是故宮門票銷售處。
廣場正北是故宮的午門。進午門就是故宮了,這里清晨的游客就已經(jīng)排起了長龍。故宮去過幾次了,這次沒有入內(nèi)參觀,只是站在這里回憶當年。
步行沿著東雁翅樓紅墻下。
右拐進入東華門路。一側(cè)是10米高的城墻,一側(cè)是52米寬的護城河。在晨曦中伴著綠色垂柳,一邊感受著自然的氣息,一邊有著皇城根下行走的得意兒。
早起垂釣的老北京。
高高的城樓上紫禁城角樓巍峨聳立,直入云霄。角樓是四面凸字形平面組合的多角建筑,屋頂有三層,上層是縱橫搭交的歇山頂;中層用四面抱廈的歇山頂環(huán)拱中心的屋頂,猶如眾星拱月;下層檐為一環(huán)半坡頂?shù)难?,使上兩層形成一個復(fù)合式的整體。角樓各部分比例諧調(diào),檐角秀麗,造型玲瓏別致,成為紫禁城的標志。
角樓的建筑結(jié)構(gòu)和精湛的建筑藝術(shù)充分顯于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
秋日里城墻外東華門路上高大的銀杏,金燦燦的銀杏葉迎著晨曦將角樓襯托的更加醒目炫彩,猶如一件藝術(shù)品。
過角樓往北伴著護城河一路來到東華門。
護城河畔風光。
東華門是紫禁城東門,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東華門向東,門外設(shè)有下馬碑石,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東華門平面矩形,紅色城臺,當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nèi)圓。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基座圍以漢白玉欄桿。
東華門前一座橋橫跨護城河,站在橋上看護城河,一邊紅色城墻,一邊民間住宅。過橋頭就有單車可以騎行。掃碼騎上單車沿東華門大街一路往東450米,右拐進入南沿河大街往南900米,左拐進入東長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