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80后的我來說,對于《西游記》的熟悉度可以說非常地高,《西游記》電視劇也伴隨了我童年的成長。孫大圣更是我心中最大的偶像,七十二變,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每一個精彩的片段,都讓我神之向往。但是對于西游記的了解我還只是停留在所看的電視劇中,直到今年才真正認真的品讀了一下原著,對于《西游記》還有孫悟空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在我們所有人的印象里,孫悟空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神仙,他強大勇敢、且自由反叛、他疾惡如仇,卻也重情重義,但細看孫悟空從出世到到成佛這一過程里,也如一個平凡人一樣,經歷著成長之痛。
一. 仙石崩裂,悟空出世
《西游記》的開篇就是介紹在東勝神洲有一個傲來國,傲來國的花果山的山頂上有一個仙石,忽一日產下一石卵化一石猴,石猴的降生驚天動地,連玉帝都派神仙去探看究竟。從開篇來看雖然石猴無父無母,但是他的出生那也是引起了天地震動,從一出生也就注定他的不平凡。石猴從此展示了他不同凡響的一面,先是占山為王,而后出海求學,遇人學人遇仙學道,菩提老祖賜名悟空,學七十二變之術,習騰云駕霧之能,歷時十年學成歸山。闖地府除名籍,鬧龍宮得如意金箍棒。身披水晶甲,名震天下洲。
孫悟空的出生和成長,聯(lián)想到我們普通人也有相似之處,從我們呱呱落地那一刻,也是引起了整個家庭的震動,從此成為了家中寶孩子王。當大一點也會開始了我們的求學之路,誰不想學得一身本領,建功立業(yè)呢?
二. 大鬧天宮,被壓五指山下
《西游記》最過癮之處便是大鬧天宮,能夠大鬧天宮其實也是我們每一個平凡人的夢想。對于孫悟空來說,大鬧天宮也是他成長路上最輝煌的時刻。這時候的孫悟空也好比我們平凡人剛剛進入社會的時刻,天不怕地不怕,整個天下我最大。但是誰又能一上來就堪當大任的,孫悟空剛開啟求職之路時,不也就弄了個弼馬溫的位子嗎。但你別說孫悟空養(yǎng)馬養(yǎng)的還是不錯的,原著中有講述“這猴王領了弼馬溫,查看了文簿,點明了馬數(shù)。本監(jiān)中典簿管征備草料;力士官管刷洗馬匹、扎草、飲水、煮料;監(jiān)丞、監(jiān)副輔佐催辦;弼馬晝夜不睡,滋養(yǎng)馬匹。日間舞弄猶可,夜間看管殷勤,但是馬睡的,趕起來吃草;走的捉將來靠槽。那些天馬見了他,泯耳攢蹄,倒養(yǎng)得肉膘肥滿。”
但猴王一身本領可甘心只做一個養(yǎng)馬官呢?所以怒氣之下離職下界了,并豎起了齊天大圣的大旗。但不得不說孫悟空這時候是有貴人賞識的,要問孫悟空的貴人是誰?那就是太白金星李長庚。孫悟空初入社會闖地府鬧龍宮本已是闖下大禍,但是多虧了太白金星玉帝面前美言宣他招安,這才先有了弼馬溫一事。但孫悟空不滿現(xiàn)狀要做齊天大圣,本是惹得眾仙家不滿,但還是太白金星玉帝前好言相勸,所以才免去一場兵戈。孫悟空再次登天封大圣,名列大羅金仙掌管蟠桃園。但大圣終歸是年輕氣盛好面子,當?shù)弥獏⒓芋刺沂纳裣蓻]有他,又開始了鬧情緒偷桃盜丹,這才引起天神共怒引兵伐戮,戰(zhàn)巨靈、抗天王,迎戰(zhàn)三太子,斗法二郎神。雖說是抖盡了威風,但最終還是上了誅神臺,進了八卦爐,練出了火眼金睛,但也難逃如來佛祖的手掌心,落了個五指山下定心猿。
讀到此時我就想到了自己,誰不曾鮮衣怒馬年少輕狂,誰不曾一身傲骨揮斥方瓊,雖不及大圣大鬧天宮之氣概,但一心想著成就一番事業(yè)。當有了點成就便開始忘乎所以,及時行樂,但最終難擋滄桑世變,到頭來終究一場空。
三. 受點撥破山重生,保三藏西天求經
孫大圣五指山下受了五百年風吹日曬之苦,每日以銅漿為飲,鐵球為食,幸遇觀音東尋取經人受了點撥,愿保三藏取經才得以被唐僧救下破山而出,重獲新生??梢哉f在整個取經路上孫悟空的功勞是最大的,他降妖伏魔,救化蒼生,雖偶有亂性殺生,但也終究一心扶正,保護著唐僧一路西行。在整個取經路上可以看得出,雖然大圣當年大鬧天宮,惹得眾神不寧,但他在神界的人緣還是不錯的,每次有難求人,都是有求必應。
真假美猴王中,佛祖曾言天地間有四猴混世:“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奔傥蚩帐橇J猴,真大圣是靈明石猴。從這段話看來靈明石猴是不怎么通人事的,但大圣在取經路上一路走來卻也練就了通人事的本領。且看他在到達靈山先取得無字經書時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師徒四人當中處事最為圓滑得體的。
從孫大圣的經歷來看,也正如我們平凡人的成長之路,每個成長階段都會有每個階段的變化。在取經初始的幾個篇章里,如觀音寺比袈裟,偷盜人參果到三打白骨精,能看得出大圣還是一個愛出風頭,好顯擺,遇事急躁,做事不穩(wěn)的狀態(tài)。但一難接一難的經歷,讓他變的更加沉穩(wěn)篤定,入小雷音警示唐僧,朱紫國施法救國主,獅駝嶺提前問路探三魔,都可看出大圣的成長變化。
四. 修成正果,封斗戰(zhàn)勝佛
其實《西游記》的結尾是理想化的,表述的也是佛家里一場修行。但是當我們看到曾經的齊天大圣變成如今的斗戰(zhàn)勝佛,也會不禁感慨,大圣已成佛,再無任性時了。其實這也就是一個人的人生,不管你怎樣無奈,你也要接受你成長中所帶來的變化,我們不能總是想著大鬧天宮掙脫束縛,也要能看到大鬧天宮后帶來的后果。也要接受生活中的磨難,每個人都應該苦練七十二變,笑看八十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