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謙卑含容是貴相?!?/span>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知曉世界之廣闊,自身之局限性,所以,會自然生出謙卑心來;
而沒有見過世面的人,稍微有點見識,就會誤認為自己“超出眾人也遠矣”,于是表現(xiàn)出一副傲慢的姿態(tài)。
然而,這樣的姿態(tài),反而暴露了他們“半瓶子”的狀態(tài)。
俗話說:“一瓶子不響,半瓶子晃蕩?!?/span>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往往不屑于去炫耀自己。
因為他們知道,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大有人在。
而且,在他們看來,與其浪費時間“炫耀自己”,不如把時間用在精進自己上。
沒有見過世面的人則不然。
他們一旦取得一點成績,就迫切的希望周圍人知道,并且能夠投來贊賞的目光。
然而,他們過分高調(diào)的炫耀,往往不會贏得他人的贊賞,反而還會招來眾人的反感。
為何呢?
因為一個人在炫耀自己、照亮自己的同時,周圍人身上的光芒,就會暗淡下去。
沒有會喜歡別人奪走自己身上的光芒。
一個人越成熟,就越會明白,與其鋒芒畢露,高調(diào)張揚,不如克制自己的“炫耀欲”,“和其光、同其塵”,與周圍的人打成一片。
在某些人看來,唯有表現(xiàn)出一副“盛氣凌人”的不遜姿態(tài),才能體現(xiàn)自身的所謂“高級”。
他們害怕自己“掉了架子”,于是,對地位卑微的人,一個勁的“作威作?!?,企圖以此來抬高自己。
然而,如此做法,能夠體現(xiàn)他們的“高級”嗎?
恰恰相反。
如此做法,反而暴露了他們素養(yǎng)低下,見識淺薄,空有其表。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往往是“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span>
他們見識過乾坤之無窮,卻能夠?qū)ι磉叺匚槐拔⒅耍訍圩o、尊重。
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命運的無奈。
曾國藩說:“凡成大事,天意居半,人謀居半。”
一個人越是見過世面,就越會明白,一個人的成功,沒有努力固然是不行的,但是,只有努力卻沒有運氣,也是不行的。
所以,真正見過世面的人,會更容易理解他人的難處,他們不會看到地位低的人,就鄙視,同樣,他們也不會看到地位高的人,就仰視。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并不是變得盛氣凌人,而是能夠以更加溫和的態(tài)度,去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老子說:“不自是,故彰?!?/span>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永遠會保持“空杯心態(tài)”。
何為“空杯心態(tài)”?
就是隨時準備接納外界的新鮮事物,并且,隨時準備拋棄自己“過時”的、“錯誤”的東西。
而沒有見過世面的人則不然。
他們緊緊守著自己的“觀念”,最害怕、也最厭惡有人指出自身的不足。
所以,他們只能是在自己“錯誤”認知的指引下,朝著錯誤的方向,越走越遠。
一個人有沒有見過世面,也可以看他的心胸是否寬廣。
見過世面的人,縱使聽到“不合理”的言論,也不會急于去否定,而是會選擇聽完對方的全部言論,再去做判斷;
沒有見過世面的人,一旦聽到對方的言論不同于自己,就會心生反感。
古語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span>
一個人想要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就要懂得容納各種不同的聲音,來增長自己的見識;
如果只聽得了“和自己一致”的聲音,那么,就只會讓自己局限在“原地”,故步自封了。
結(jié)語:
一個人有沒有見過世面,不僅僅要看他去過多少地方、見過多少人,更要看他以怎樣的態(tài)度,去對待周圍的人,以怎樣的態(tài)度,去處理事情。
唯有懂得謙卑待人、厚道處世,方是真正的見過世面;
如果變得狂妄自大、世故狡猾,那么,就不過是“失去了本心”罷了。
愿你我,都能見過世面而更加謙卑。
與君共勉。
*來源:哲學 作者:龍靖,一個熱愛哲學的理工男,自由撰稿人, 愿用一支筆,點亮每一盞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