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出門坐車。剛坐定,旁邊上來一位乘客,二十來歲的樣子,打扮時尚,手持一款蘋果手機,只聽手機短信叮哩當啷地進來。這位乘客手指飛動,眼睛盯著屏幕,滿臉的表情包,一邊回接受信息,一邊回復信息,一邊忙著抬頭找座位。
我暗暗想,千萬別坐在我的旁邊,這手機短信叮哩當啷的聲音,最為煩人,我還想著小瞇一會兒呢!如果瞇不了,還準備了一本書,看上幾句也不錯??蛇@人要是坐我旁邊,可就完蛋了。不被吵死就是被煩死,不被煩死就是被聒死。這一路肯定沒得好受了。
本來呢,車廂里,是公共場所,把自己的手機信息調成靜音,是個基本修養(yǎng)。但就是有那么一些缺乏教養(yǎng)的人,讓自己的手機每隔一秒響一次,聲音大而難聽,攪得你心煩意亂。他們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肆意在公共場合制造噪音,釋放干擾,文明兩顆字距離他們是如此遙遠。
在公共場合盡量不干擾到別人,這是一個做人的基本修養(yǎng),但五千年文明古國,居然浸染不出這么一點文明成果來,也是叫人無語。
話說這個乘客,在叮哩當啷的手機短信的伴奏下,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就在緊挨著我的那個座位上做了下來!我心里暗暗叫苦:現(xiàn)在這種缺乏教養(yǎng)的人你又惹不起,你要說讓人家把聲音關了,恐怕不但沒有好結果,弄得不好,還會被懟回來,只有忍著了。
現(xiàn)在的人,不知道哪兒來的戾氣,一言不合就打打殺殺的。出個門,就像經(jīng)歷一場歷險記。只有一忍再忍,才是保平安的最佳方式。
果不其然,這位乘客落座之后,任憑自己的手機噪音叮哩當啷地響,自己在鍵盤上噼里啪啦地打字,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像整個車廂都是他的世界,幾十個其它乘客被他視若無睹。
我把頭向后靠過去,瞇上眼睛,心里想心靜自然靜,不管用。又想,既然你改變不了環(huán)境,那就去試著適應環(huán)境,不行。又想起什么教授說既然消除不了霧霾,那就關上窗,消除心中的霧霾,不管用。又想陶淵明的詩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還是不管用。叮哩當啷的手機短信音讓人難以入睡,心煩意亂。他是偶爾響一兩聲也就罷了,每隔一秒甚至一秒都隔不了就要響一聲,這就要了我的老命了!
我拿出準備好的那本書,竭力讓自己沉浸到書本世界里去。不去打擾別人,也不被別人打擾。可以,叮哩當啷,叮哩當啷,叮哩當啷……在耳邊無休止地響著……
實在沒辦法了,我轉過頭,乘這位乘客注意到我的時候,說:你沒帶耳機嗎?他用奇怪的目光看了我一眼,眼神里的意思是:我有沒有耳機管你啥事?
顯然,他對我打擾到他回復信息非常不滿。盯了我一眼,轉頭去回復他的信息了。
是的,他可以無休止地打擾別人,但對別人打擾到他,他卻非常不滿。這就是他的教養(yǎng)。他從來不懂,做事,在公共場合,要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這在他的頭腦里,完全沒有這樣的概念。
我在想,這些基本教養(yǎng),如不要隨地吐痰,盡量不要打擾別人,給人添了麻煩要說聲謝謝,得到別人幫助要心存感恩,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主動幫助別人,不小心干擾到別人要致歉,碰撞到別人要說聲對不起……是幼兒園的課程,為什么五千年文明古國,連這點基本文明都沒能孕育出來?我們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聯(lián)想到前幾天看到的一個視頻:學生會成員到宿舍查寢,滿口污言穢語,動輒人身侮辱,張口威脅恐嚇……大學,不應該是人的修養(yǎng)和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嗎?為什么成了官僚氣息濃厚、等級成份森嚴、充滿匪氣痞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