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福村原名西王墳
西福村位于金頂山西麓,原名西王墳。清代的“墳地”也有稱“福地”的,因此,西福村亦稱西福地,這里埋葬著清代的禮親王永恩和昭梿。
清代的禮王共傳十三代,從崇德元年(1636)至清朝遜位后三年(1914)共278年??胺Q“清代第一王!”
第一代禮親王:禮烈親王代善,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二子,生母佟佳氏。代善從小在軍中長大,逐漸成為其父帳下的一員猛將。當時建州剛剛統(tǒng)一,海西女真對建州女真還有很大威脅,稍一疏忽,就會滅亡。代善就是在攻打海西女真的戰(zhàn)爭中一舉成名的。他在對烏拉和葉赫的戰(zhàn)役中履歷戰(zhàn)功,于天命元年(1616)被封為貝勒,列四大貝勒之首,從此開始了他一生光輝的軍旅生涯。在以后對明朝的用兵中,他幾乎仗仗參加,而且都是獨當一面的統(tǒng)帥。撫順與鐵嶺的用兵,著名的薩爾滸之戰(zhàn),都留下了代善的足跡。天命十一年(1626),太祖駕崩,代善推舉太宗皇帝即位,對清初政權(quán)的穩(wěn)定過渡起了重要作用。而后,又大力支持皇太極的中央集權(quán)政策,主動放棄與皇帝同座,分理政事的權(quán)利。由于代善不可磨滅的戰(zhàn)功,及對皇太極的大力支持,崇德元年(1636),代善被封為和碩禮親王?;侍珮O死后,代善的兒子碩托,孫子阿達禮因被告發(fā),密謀立多爾袞為帝,代善大義滅親將其處死。可見代善對大清的一片忠心。順治五年(1648),代善去世,葬門頭村。
禮王墳地分布在門頭村和金頂山、福壽嶺,詳見下表。
序號
葬地
墓主
生卒年
1
門頭村
禮烈親王代善,努爾哈赤第八子
1583-1648
2
門頭村
巽親王滿達海,代善第七子
1622-1652
3
門頭村
惠順親王祜塞,代善第八子
1628-1646
4
門頭村
貝勒阿岱
?-1665
5
門頭村
康親王杰書,祜塞第三子
1645-1697
6
門頭村
椿泰,杰書第五子
1683-1709
7
金頂山東麓
康親王崇安,椿泰長子
西福村位于金頂山西麓,原名西王墳。清代的“墳地”也有稱“福地”的,因此,西福村亦稱西福地,這里埋葬著清代的禮親王永恩和昭梿。
清代的禮王共傳十三代,從崇德元年(1636)至清朝遜位后三年(1914)共278年??胺Q“清代第一王!”
第一代禮親王:禮烈親王代善,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二子,生母佟佳氏。代善從小在軍中長大,逐漸成為其父帳下的一員猛將。當時建州剛剛統(tǒng)一,海西女真對建州女真還有很大威脅,稍一疏忽,就會滅亡。代善就是在攻打海西女真的戰(zhàn)爭中一舉成名的。他在對烏拉和葉赫的戰(zhàn)役中履歷戰(zhàn)功,于天命元年(1616)被封為貝勒,列四大貝勒之首,從此開始了他一生光輝的軍旅生涯。在以后對明朝的用兵中,他幾乎仗仗參加,而且都是獨當一面的統(tǒng)帥。撫順與鐵嶺的用兵,著名的薩爾滸之戰(zhàn),都留下了代善的足跡。天命十一年(1626),太祖駕崩,代善推舉太宗皇帝即位,對清初政權(quán)的穩(wěn)定過渡起了重要作用。而后,又大力支持皇太極的中央集權(quán)政策,主動放棄與皇帝同座,分理政事的權(quán)利。由于代善不可磨滅的戰(zhàn)功,及對皇太極的大力支持,崇德元年(1636),代善被封為和碩禮親王?;侍珮O死后,代善的兒子碩托,孫子阿達禮因被告發(fā),密謀立多爾袞為帝,代善大義滅親將其處死。可見代善對大清的一片忠心。順治五年(1648),代善去世,葬門頭村。
禮王墳地分布在門頭村和金頂山、福壽嶺,詳見下表。
序號
葬地
墓主
生卒年
1
門頭村
禮烈親王代善,努爾哈赤第八子
1583-1648
2
門頭村
巽親王滿達海,代善第七子
1622-1652
3
門頭村
惠順親王祜塞,代善第八子
1628-1646
4
門頭村
貝勒阿岱
?-1665
5
門頭村
康親王杰書,祜塞第三子
1645-1697
6
門頭村
椿泰,杰書第五子
1683-1709
7
金頂山東麓
康親王崇安,椿泰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