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花的青花瓷模樣呆板,千篇一律;而手繪青花則個性十足,濃妝艷抹總相宜。
青花瓷,屬釉下彩瓷。它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泥坯上描繪圖案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jīng)高溫1300攝氏度左右還原焰下一次燒成。這種顏料燒成前呈現(xiàn)灰黑色,燒成后呈藍色。把泥坯變成青花瓷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手繪;一種是貼花。
貼花的青花瓷畫面呆板,一個模子印出來的畫面——千篇一律,都是一樣的,毫無個性,毫無收藏價值,更談不上有什么情調(diào)。
盡管如此,貼花為了青花瓷的大批量生產(chǎn)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貼花的青花瓷成本低廉,便于大批量生產(chǎn)。貼花讓更多的人接觸到,了解了青花瓷。
而用手繪的青花瓷杯子喝水,喝著杯子里的水,還可以享受一下杯子的裝飾,看著那杯子上的圖案:流暢的線條,有粗有細;青花汾水塊面,有濃有淡;清晰的畫面,毫不缺個性。
那么我們從哪些方面去辨別手繪青花瓷呢?
1. 從畫面,線條辨別。
用肉眼看就可以看出不同,貼花的青花瓷,畫面沒有那么清晰,線條有點模糊,畫面呆板,線條均勻,尤其是線條的顏色沒有變化,濃淡深淺一模一樣,在一根貼花的青花線條上,這根線條的線頭和線尾顏色一樣,濃淡一樣,高溫青花花紙產(chǎn)品線條顏色會比較深。而中溫的青花花紙產(chǎn)品的畫面上可以看到畫面是由很多的網(wǎng)狀小點組成的,也就是馬賽克,這是絲網(wǎng)印刷的像素點,如果無法看的很清楚的話,可以用放大鏡來觀察,看看是否看到像素點。
2. 從顏色上看。
細看貼花有時會發(fā)現(xiàn)缺色的現(xiàn)象,像蟲咬過。這是由于貼花紙在轉(zhuǎn)運過程中,或操作時弄掉了貼花紙上的部份青花顏料所至。
3. 細看對稱的、或相同的圖案。
每個局部,貼花青花瓷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繪的肯定不能做到一致。這一點很重要。市面上還有一種把畫面看上去是青色圖案的就認為是青花,其實是新彩的一種藍色顏料,新彩的燒成溫度是800度左右,而青花是一千多度的,這又怎么會一樣呢.
這種假青花的最直接的辨別方法就是用手去摸,如果摸著感覺不是像鏡面一樣光滑而是有些磨砂就不是青花瓷。為什么會出現(xiàn)新彩偽青花瓷呢?根本原因在于其生產(chǎn)成本遠低于真正的青花瓷,而燒成后又顯藍色,這樣就欺騙那些不懂的人,魚龍混珠。
手繪的青花瓷就不同,一根線條就會是很清晰的一條線條,線頭線尾都會有粗細,有濃淡變化的,手繪的由于著力不同,顏色會出現(xiàn)深淺不一致,貼花的則很難做到,手繪青花產(chǎn)品畫面生動,線條有著豐富的變化,在分水的地方甚至可以看見很清晰的濃淡界限,總體感覺比較清爽,給人一種畫面靈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