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墨:
1.濃墨:墨多水少,研至八分。
2.淡墨:水多墨少,濃墨加水調(diào)之。
淡墨描遠山景
3.焦墨:黑墨乾而近燥者。將墨汁置于硯中,用墨錠反復研之,濃稠后即得焦墨,用于點苔、點睛,調(diào)整畫面輕重的作用。
焦墨寫生
4.宿墨:隔夜之墨。即所研之墨在硯內(nèi)存放數(shù)日即可得宿墨,作畫易枯潤、蒼茫。
宿墨山水
5.潑墨:全用濕墨潑紙畫成,單層墨色變化,蒼茫淋漓,而無筆痕。
潑墨山水
6.破墨:在畫末乾之際,以濃墨或淡墨補筆;不同墨色互相滲化,形成五彩墨色之韻味。破墨之法,淡以濃破,濕以干破。
7.積墨:由淡墨開始,層層積疊,但明暗不同層次的墨色,不互相渲染或混雜,而是層次分明。
范寬《雪景寒林圖》(積墨法)
8.飛墨:在輪廓內(nèi)部皴後,用濃淡墨烘染絹背。
9.搭墨:毛筆調(diào)淡墨後,以筆尖復沾濃墨,下筆即有濃淡效
10 . 退墨:又稱陳墨,舊墨即年代久遠之墨。
11 . 埃墨:即鍋底灰:用于工筆畫渲染,比松煙要好,畫蝴蝶和鳥的羽毛,用此墨干擦酷似原物的質(zhì)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