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國展書法作品集欣賞(二十)書法小知...
第十屆國展書法作品集欣賞(二十)
書法小知識:
原文:
魏晉以來,作書者多以秀勍①取姿,欹側②取勢。獨至魯公,不使巧,不求媚,不趨簡便,不避重復,規(guī)繩矩削,而獨守其拙,獨為其難,如《家廟》③《元靜》④等碑,皆其晚歲極矜練作也。此碑書于天寶十三載,距貞元元年七十有七為李希烈所害,尚三十有二年。則此為四十五歲時所作,乃其盛年書,故神明⑤煥發(fā),而時出姿態(tài),不失清遠⑥耳。
注釋:
①秀勍(qíng):秀勁。勍,強、有力?!蹲髠鳌べ夜辍罚骸扒医裰畡驼?,皆吾敵也?!?br>
②欹側:傾斜。唐杜甫《過南岳入洞庭湖》:“欹側風帆滿,微暝水驛孤?!?br>
③《家廟》:《顏氏家廟碑》,又名《顏惟貞家廟碑》。唐建中元年(780 年)刻,顏真卿撰并書。當時顏真卿72 歲。四面滿刻,兩面各24 行,行47 字,兩側各6行,行52 字。李陽冰篆書題額“顏氏家廟之碑”。
④《元靜》:《李玄靜碑》。唐大歷十二年(777 年)刻,顏真卿書。四面滿刻,兩面各楷書19 行,兩側為4 行,行俱作39 字。王澍避康熙諱,易“玄”為“元”。
⑤神明:指人的精神、心思。《荀子·解蔽》:“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⑥清遠:清曠高遠。宋蘇軾《東坡題跋》卷四《題顏魯公書畫贊》:“顏魯公平生寫碑,惟《東方朔畫贊》為清雄,字間櫛比而不失清遠。其后見逸少本,乃知魯公字字臨此書。雖大小相懸,而氣韻良是。非自得于書,未易為此言也?!?br>
譯文:
魏晉以來,書寫者大多以秀勁、傾側為姿態(tài)。唯獨到了魯公時,不采取佻巧,不追求嫵媚,不力求簡便,不回避重復,處處合乎規(guī)矩,從而獨自保守著他的拙樸,獨自在困難中有所作為。比如《家廟》《元靜》等碑,都是他晚年極為嚴謹而精煉的作品。此碑在天寶十三年書寫,距離貞元元年他77 歲時被李希烈殺害,還有32 年。那么此碑是他45 歲時所書,是他盛年時期的書法。所以神采煥發(fā),而且時時流露出美好的姿態(tài),不失清新曠遠之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