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這是一臺低檔相機,而且還是低端品牌的低檔型號。
BRAUN生產(chǎn)過不少可換鏡頭的旁軸相機以及為數(shù)不多的鏡間快門單鏡頭反光相機,手上這臺不可換鏡頭的機型應該是它的產(chǎn)品線中比較低檔的。
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存在,無論從加工工藝還是操作使用來說,都大大超出我對它的期待。
整機上手就給人一種厚重感??此撇淮蟮捏w積,卻有著沉沉的重量,光澤的鍍鉻歷久彌新,各種配件加工非常精細,一點沒有偷工減料的地方。
該機的操作使用,有著非常濃厚的時代特色。裝卸膠卷需要旋開底部的緊固螺絲,完全取下后蓋。這時,你可以看到該機挺有意思的設計:暗倉左側(cè)裝卷處有可以旋轉(zhuǎn)的托架,便于裝卸膠卷,壓片板集成在機身上,裝卷后,蓋上即可壓住膠片,和某某著名小相機一樣的設計。
合上后蓋開始拍攝前,首先需要撥動計數(shù)器到紅點位置,然后兩次扳動卷片手柄(俗稱雙撥)進行過片和快門上弦,此時計數(shù)器開始以倒記數(shù)的方式顯示剩余可拍攝張數(shù)。
光圈和快門的調(diào)節(jié)沒有什么特別,由于采用的是低端的PRONTOR快門,該機最高速度只有1/300秒,略顯不足。快門按鈕設置在鏡頭上,也有些不太好操作。
比較欣慰的是,該機配備了黃斑聯(lián)動測距,一下子秒殺不少同類機型,包括前面提到的某某著名小相機。而且,該機居然在取景器里面設置了卷片上弦提示(未卷片上弦時,取景器里面的取景范圍框線的左邊那條線會隱藏,卷片上弦后,這條框線才會顯現(xiàn)),非常實用的一個功能。
拍攝完畢需要取出膠卷時,該機的操作也是用比較原始但充滿儀式感的程序,讓拍攝者盡享手動的樂趣:按住卷片扳手邊上的小按鈕(注意,是一直按?。?,扳動機身左邊的倒片扳手,一來一回地倒片。我曾經(jīng)用該機拍過一卷,感覺倒片過程十分酸爽,甚至比純滾花倒片旋鈕還要費神。大約,早些年攝影并不僅僅只是記錄,還有許多的把玩成份在里面吧,也或者是一種檔次的體現(xiàn),越麻煩就越顯得很有范兒。
美中不足的是,該機采用的鏡頭只有三片玻璃,似乎少了點,不過在追求個性的今天,玩玩還是很有些大道至簡的意思。
附上N年前拍攝的幾張樣片。
自沖自掃,僅供參考
膠卷:過期agfa
掃描: EPSON f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