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之前,一位嫂子到我家,
她是來給我說媒的。
告訴我一個男孩想認識我,
找到她介紹一下。
嫂子問問我愿意認識一下不?
當時的我正是一段混沌時期:
有的人說女大當嫁,老大不小了該成家了。
自己呢覺得是孤單的,
又不知道適合的人在哪里?
很迷茫的感覺。
當時這位嫂子結婚沒幾年,
兩個孩子,日子過得很踏實。
我向她請教:
嫂子,你是怎么選擇的哥呢?
你是怎么知道他就是你要找的那個人的?
嫂子回答我:
完全就是糊里糊涂的選擇了他,
到現在我都不知道自己相中他哪兒了?
然后嫂子開始給我講她結婚之前的經歷
戀愛,失戀,各種相親,
以及過程中發(fā)生各種的小事情和她自己的心情。
后來,又是如何認識了哥,發(fā)生了什么,
怎么訂婚結婚的。。。
本來是來給我說媒的,
到了后來,被我的發(fā)問引導的
嫂子把自己從青春進入婚姻的整個過程給我完整的講了一遍
(才發(fā)現自己的引導技術了得)
自己實在不想跟不認識的異性認識認識,
嫂子也被我引導的忘了說媒的事了
到走,嫂子還在跟我討論:
女孩都是怎么進入婚姻的?
自己是怎么嫁給這個人的?
當時自己咋想的?
本來是想跟嫂子請教,
結果嫂子把我問的發(fā)蒙了。
那時候自己還是單身,
完完全全不能回答嫂子的發(fā)問。
今天,我想試著回答一下那天嫂子與我討論的那個問題:
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選擇了他?
在考慮婚姻之前,
我們首先聽到的是愛情。
據說愛情是十分美麗,萬分難得
浪漫的讓人陶醉,無與倫比的。
帶著這種好奇,
遇到的卻是十分緊張和不知所措的。
那種緊張是自我慌亂,揣測不安的。
那種手足無措的慌亂和緊張,
自己都覺得不安。
不安的自己,也給予不了他人心安。
過于的在乎和執(zhí)著跟失去就是畫等號的。
所以'那么重視的一個人’就失去了。
長輩們都說婚姻是一生一次,
所以選擇一個人讓我們變得如履薄冰。
一輩子就一次的選擇,
多么正確才不會選錯。
由此而來的謹慎和患得患失就如影相隨了
喜歡,浪漫,感覺,聽說,傳說,據說,誰誰說,未來,一生。。。
女孩子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個更重要?
而后來,為什么那么多女孩(男孩),
都選擇了一個普普通通的異性進入了婚姻。
是這個人具備了所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嗎
也不是的。
當:
這一天,這一刻,跟這個人在一起,
有了平安,清明,真實的感覺。
此時此刻此地,跟他在一起
這種自然的感覺來了,
沒有計劃,沒有預料。
這個感覺超出了之前自己所有的追求和想象
它也許并不具備浪漫,未來和完美。
它有的是:心安,寧靜和真實。
你也還理不清自己的過去
也不是算命先生,
更不會知道跟這個人在一起未來會怎樣。
此刻,跟他在一起是安寧又自由的。
這種安寧終結了自己對愛情的幻象和失落
就像是一顆'心理藥’
調理了你對愛情興奮的期待和傷感的失落
---遙遙無期的等待,
和毫無方向的追求
到此為止。
此刻,這里,現在,
就是身心可以觸及到的平安。
這個感覺來了的時候,
不一定是哪一天,
不一定是跟哪一個人在一起,
而且說來就來了。
所以,
決定跟誰結婚也是跟世間萬物一樣的定律:
無常又自然
常常,人們后來都會很驚訝:
啊,他們怎么走到一起了。
他倆走到一起,很意外。
有時候,跟這個人走到一起
甚至連自己都覺得意外。
那些兩小無猜的,初戀成功的,自始至終,白頭到老的雙方,
一定是一次又一次的在同一個人那里
找到了那種心安。
---所以是那么稀少又極其難得。
多大的福報才會讓一個人,
自始至終在同一個人那里找到了心安和滿足。
大部分人都是一次一次的嘗試和'失敗’,
才找到那顆清明素樸的安寧心。
甚至在各種'失敗’之后,最終找到了自己。
(失敗兩個字加'’
---失敗不是失敗,只是經歷。)
所以,
當你看到誰跟誰在一起
或者自己選擇了誰
無須奇怪困惑
也無須驚訝想不開
就在當時當下,此時此刻,
剛剛好跟這個人在一起,
滿足了自己心的平安和自由
---這個理由足以讓你決定和他在一起。
無所謂過去,無所謂將來。
而清晰又自在的此刻,
就足以讓一個人決定:
我愿意和他(她)在一起。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