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社會帶來人們各種便捷的同時,也同樣帶來了碎片話時間無從管理問題,甚至是因為擁有了短暫的碎片化時間在進行給自己放松時,不知不覺占用了自己整塊的時間問題。這么說你可能不是很明白,接下來的幾個案例,你就會感覺是不是有些熟悉?
早上睜眼的第一件事應該是穿衣起床去洗漱,而更多的人則是第一件事情是摸手機,本來很早的起床可以做不少的事情,但是就因為看了手機一眼被信息牽扯,繼而思想跟隨著手機開始運行,不知不覺本來想利用早起時光想精進一下自己的,卻是過了半個小時還在被窩,本可以早早出門,都最后因為時間不夠,急匆匆出門而懊惱不已。
手機的小紅點不點開就感覺難受,于是本是處理一條信息后,牽扯出很多條的信息處理,時間又在這樣的操作中慢慢流失;只要是打開短視頻平臺,就會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時間已經(jīng)過去一兩個小時而不自知,因為一條接著一條的視頻驅使著你的好奇心不斷的進行著,你本身一開始就想要一根繩子,卻在最后不知不覺中牽出一頭大象。
以上的問題,是不是感覺很熟悉,你是否也想過和手機斷絕關系,真正的靜下心來讀一本書,但是讀書還需要思考,而刷劇刷視頻讓大腦放松,很讓自己開心,而開心的背后就是換來深深的自責。于是在晚上上床時總是告誡自己明天一定不能在這樣放縱自己,而就像廣告語講的那樣"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久而久之,人就開始變得焦慮。
這里引入一個"元認知"的概念,字面意思是最高級別的認知,它能對自身的"思考過程"進行認知和理解。這么說你可能聽起來較為拗口,元認知能力就是我們常說的反思能力。
通過前幾篇文章你已經(jīng)知道了,我們的大腦除了原始腦、情緒腦之外,人類區(qū)別于動物的還有個叫做理智腦的大腦,它是最后發(fā)育的新皮質,在人大約22歲才開始發(fā)育,這樣也就很好解釋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有些青春期的孩子情緒不受控,就是因為他們的這部分大腦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
知道了"元認知"能幫我們做些什么事情呢?還記得以上提出的問題么,元認知就可以很好解決你遇到的問題。
元認知讓我們多了一種讓自己看待自己的方法,也就是跳出自己看待自己的方法,可以比喻成,在我們頭頂對我們實時監(jiān)控的直升機,當自己的行為有所偏差時,能適時的提醒我們應該怎么做出正確的選擇。舉個例子,你經(jīng)過一個廣場,那里貼著一則告示:下午3點有大型泳裝秀,你為了看這場演出,就在附近玩到了3點,結果泳裝演出卻是小朋友出場,你的認知中認為美女泳裝表演,這個思考過程就是一個人認知展開的過程。
元認知思考對自己的假設進行思考,泳裝表演一定是美女表演么?是什么推論出下午的表演就美女表演,對自己的思考過程反思就是元認知。
元認知有個覺醒時刻,也就是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停頓兩秒鐘。不要小看這兩秒,就是讓理智腦接管的時刻,當理智腦接管就能很好的控制情緒腦和原始腦。那究竟怎么去做呢?
比如你今天有重要的事情要完成,而你偏偏對短視頻上癮,那么你在看過正在看的視頻時告誡自己,看完這個視頻停頓2秒,你只要做這個動作就是在啟動理智腦,就可以將刷短視頻的事放放,而轉入正常工作。
早上起床,剛想摸手機,讓自己停頓兩秒鐘,并告訴自己,手機信息都已經(jīng)沉淀一晚上了,沒有重要信息,先起床洗漱,最后在看手機,這種中斷2秒的思考就是讓自己認清當下做最重要的事,也跟提到的頭頂直升機一樣,在實時監(jiān)控。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到反思來做提醒,"吾日三省吾身"反思復盤讓我們有機會思考,有什么經(jīng)驗可以汲取,有什么教訓可以獲得。
冥想也是一種方法,讓自己專注于自己的呼吸,在呼吸中讓自己安靜,監(jiān)控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將其集中在自己需要關注的地方。
想擁有覺知自醒的能力,一定不容易,需要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開始的時候你可能做的不夠好,但是持續(xù)去做,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慢慢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也歡迎你有好的方法在留言區(qū)給我留言,持續(xù)進步,共同成長,我是李爽爽姐,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歡迎你我鏈接產(chǎn)生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