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山風(fēng)為嵐
我們這些塵世中的凡人,恐怕都曾在人生的某一霎那,用類似這樣的問題拷問自己的內(nèi)心: 我為什么活著?我的人生有什么意義?我應(yīng)該追逐的目標是什么?
是因為追求財富,物質(zhì)享受嗎?
是因為諸情牽絆,家庭愛情嗎?
是因為因果孽緣,仇夙執(zhí)念嗎?
還是因為那些宏大的追求,又或類似是信仰,道德,傳承之類崇高的寄托?
福貴曾經(jīng)擁有豪奢大院,忠誠奴仆,百畝良田,有二十幾年過著著物質(zhì)享受的人生。
他失去這些,福貴就死了嗎?
所以在書里,活著,和物質(zhì)無關(guān)。
福貴的父母是愛他的。他的母親,凝縮了中國傳統(tǒng)母愛對愛子濃濃的親情,一直維護著他。他的父親,雖然怒斥他紈绔的行為,但即便他敗掉家產(chǎn),仍然為他收拾殘局。
當父母離世,福貴就死了嗎?
所以在書里,活著,和父母無關(guān)。
福貴子女雙全,更有著質(zhì)樸的孝念。鳳霞的人生長一些,所作所為,表現(xiàn)了她的乖巧。有慶在他短暫的人生里,足矣證明是個正常懂事的孩子。
當子女離世,福貴就死了嗎?
所以在書里,活著,和子女無關(guān)。
福貴擁有友情,且是過命的交情。春生和他一起推過炮,躺過死人堆。雖然因緣巧合,春生間接害了有慶,但二人的友情毋庸置疑,所以,福貴還是幫著春生下葬。
當友人離世,福貴就死了嗎?
所以在書里,活著,和友情無關(guān)。
福貴還有仇人,奪家殺父之仇。龍二巧設(shè)機心,步步為營,謀他家產(chǎn)。間接導(dǎo)致他家破父母亡,無論在哪種觀念下,龍二皆是與他有不共戴天之仇。
當龍二離世,福貴就死了嗎?
所以在書里,活著,和執(zhí)念無關(guān)。
福貴的愛情,是一份真正的愛情。紈绔少爺,純真女學(xué)生,茫茫人群一眼,看上了就是你。換個位面,就是金粉世家。更難得家珍賢良淑德,任勞任怨伴他一生。
可家珍離世,福貴就死了嗎?
所以在書里,活著,和愛情無關(guān)。
福貴的寄托,是他自小機靈的小外孫苦根兒。更是他唯一的血脈傳承。
可夙愿破滅,苦根兒離世,福貴就死了嗎?
所以在書里,活著,和這些都無關(guān)。
文章結(jié)尾,福貴牽著一頭不知多久便要離去的老?!YF’,跟他進行著‘家珍’‘鳳霞’‘有慶’‘苦根兒’,或者還有二喜、春生、龍二、隊長的對話,余華想說的,便躍然于紙上。
我看到結(jié)尾的那一刻,不由得想到了人出生的過程:億萬顆精子,奮力爭取那 一次靠近受精卵的機會,然后誕生了我們這些‘人’。
我們的出生,其實是幾率多么小的一件事。
把人生用數(shù)字比喻,我們擁有生命,就是數(shù)字里擁有了那個1。而親情,愛情、友情、財富、夢想、執(zhí)念,傳承都是我們?nèi)松锏?罷了。 是因為有了我們,那些才有意義。而我們大多數(shù)人,在思考這些問題,也許都是反過來的。
許多人都曾說過,在人生到了最后的時刻,過往的經(jīng)歷都會在眼前閃過。
或許是因為當生命到最終那一刻,后面的0都會離我們而去罷了。
而往往那時,我們也許才會明白,人生的真正的意義:只是以自己的意志,去過這一生罷了。
在我有了上述感悟,福貴最后那佝僂的腰背,耷拉的陽具,蕭索的身影忽然高大了起來。
福貴并沒有被命運打倒,他其實忠于了自己,擁有了自己的人生。
或許故事到了最后,富貴這個1已經(jīng)喪失掉了他生命中多數(shù)重要的0。但這些0仍然留給了他許多足以銘記的回憶,這個回憶本身就是新的0。
何況,您瞧:他其實已經(jīng)養(yǎng)過雞,也擁有過一頭羊,如今還擁有了一頭牛,人生夢想完成度75%,離實現(xiàn)貌似只差100畝地而已。
他還活著,所以夢想還是有的。咳,萬一實現(xiàn)了呢!
余華寫出了足矣傳世的作品。
不久之前,我有一位朋友,告訴了我一些他一直以來無法對外說出的隱秘,給了我心靈巨大的震撼。
在征得他的同意,在這里寫出他的故事,希望能予人一些警醒,若有所思,感悟,更是幸甚。
那位朋友,我認識他已有二十多年,也可能三十年了。
在我眼里,他一直都是出色的,堅強的,同齡中的佼佼者。
底層出身,大城市成功。家境平平,志氣不餒。沒有出色的學(xué)業(yè),但從未放棄
學(xué)習(xí),博聞廣閱,見識不凡。難得品行端正,秉持道德。
但未曾想到聽他說了一些,我才意識到,原來我身邊就有這么一個‘福貴’。
而作為朋友,我居然對他的經(jīng)歷,了解的那么稀少,委實汗顏友人之責(zé)。
這位朋友,他家境貧寒,自幼居無定所,動蕩不安。父母終于經(jīng)過數(shù)年奮斗,與他一起同住,尚未享父母之愛,不過幾年,生父便溘然離世,留下大量債務(wù)。
生母作為女人,難以支撐,選擇再嫁。
帶著孤兒的寡婦,難擇佳夫,繼父性情暴戾,些許小事便大大出手。朋友原本學(xué)習(xí)出色,成績也一落千丈。
又趕上叛逆歲月,棄了學(xué)業(yè),整日游玩浪費時光。
直到接近成年,因為繼父獲病,發(fā)覺母親身上壓力日益增大,奮發(fā)圖強,希冀予以分擔(dān)。
但未曾想還未見到曙光,母親便突然自縊離世。朋友那時身在異地,錯愕悲痛。時時感念自身罪孽,悔不早日分擔(dān)母親壓力,反為母親徒增許多負擔(dān)。
可事已至此,家中尚有年歲漸長的繼父,同母異父尚且年幼的小妹。仍是懷著傷疼繼續(xù)努力。
又過幾年,事業(yè)入了正軌。卻逐漸獲悉生母離世,繼父實有間接之因,但因家中小妹,糾結(jié)數(shù)月,難做抉擇。
未料及,業(yè)已成人的小妹,卻有了些許個人心思,做了一些于他堪稱背叛的事情,助他做了抉擇。放棄家財,自問二人后續(xù)生活無虞,凈身出戶。
他說,抉擇過后,已有半年,以他年歲、能力。即便一無所有,其實也應(yīng)有不錯的人生。
但他卻忽然發(fā)現(xiàn),他不知道,人活著究竟為何?
親情:他已完全失去。
物質(zhì):他年資百萬,可實無半分支撐自身存在于世的動力。
愛情:自小的動蕩,和母親去世的沖擊,他已經(jīng)逝去追逐愛情的勇氣。
友情:雖然有些許好友,但其實也無法支撐。
老實說,當我得到了這個問題,我在驚訝、勉傷之余,毫無半分鼓勵安慰可說出口。 在真正的傷疼下,安慰鼓勵都顯得那么蒼白。他要的是答案,而不是憐憫。
很偶然,想到了余華的《活著》。多年前我曾看過張藝謀的電影,卻無多少感觸。
因朋友之事,抱著姑且一試的決定,重新看了這本書,發(fā)現(xiàn)電影之境界與原著比實在差了一檔?;蛟S為了更多的觀眾,所以電影中,仍給人一些希望與溫情。
而書中的故事,是殘忍的?;蛟S為了不顯得那么殘忍,余華盡量用平淡的筆法,去敘述那些人生最為殘忍的事情。
但當將那些人類以為重要的‘0’,一一殘忍的剝除后,活著的意義便真的顯了出來。
人,生而一人。死后,仍是一人。
除了過自己的人生外,其余一切,不過背景罷了。
活著,在自己的心靈指引下,自由的去過屬于自己的一生,是我們每一個人最為正確的選擇,甚至是使自己這一生不虛度光陰的唯一選擇。
望此文,助我友人,以及與我友人有相似經(jīng)歷之人能掙脫樊籠,享這得之不易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