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件大事:
柯潔輸了,上影節(jié)開了,杰克·斯派洛船長回來了。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以碾壓式的熱度,上映首日票房破億,排片率超過50%,高到同檔期國產(chǎn)片全坐不住了。
《夏天19歲的肖像》制片人安曉芬發(fā)微博點名呼吁:
給加勒比海盜降低一些排片,一點都不影響它的票房,而騰出的一點空間就給國產(chǎn)片一個生存機會。
但顯然,購票APP上一片飄紅的滿座,已經(jīng)把她的聲音淹沒。
今天,Sir就來聊這部暑期檔霸主——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en Tell No Tales
這肯定是一次歡樂、討喜的加勒比冒險之旅。
喜歡恢弘大海戰(zhàn)的,《加5》有。
不算新奇,但不管是特效還是場面,都屬好萊塢頂級。
喜歡《加2》那種驚險和幽默完美結合的滾輪大戰(zhàn)?《加5》也有。
杰克船長的斷頭臺戲,讓人心提到嗓子眼,同時又笑到肚子疼。
喜歡機智臺詞、搞笑對白?《加5》還有。
相比前作,笑點更密集,杰克船長動不動就開車,污力十足。
最重要的——那位陰陽怪氣又魅力無限的杰克船長,還在。
好,讓我們懷著這樣親切的熟悉感,擼一下劇情。
故事發(fā)生在《加3》的20年后。
開場,小男孩亨利·特納(布蘭頓·思懷茲飾)綁著石頭沉入海底,找到飛翔的荷蘭人號,發(fā)誓要救出父親威爾·特納(奧蘭多·布魯姆飾)。
等等,這有點熟——
《加2》中的威爾,也曾信誓旦旦說要救爸爸。
不一會,大反派出現(xiàn)了,“海盜獵人”、西班牙海軍大將薩拉查船長(哈維爾·巴登飾),和杰克船長有深仇大恨,一心要除掉杰克。
嗯,這反派設定也熟——
《加2》的大反派戴維·瓊斯,和杰克也有世仇。同樣受詛咒,同樣海上囂張,卻打死也不能登陸。
就連《加5》英文片名“Dead Men Tell No Tales”,也出自《加1》的鸚鵡之口。
熟門熟路,莫非套路?
Sir看了網(wǎng)友評價,總評不低,7.5分。
不少人喜歡。
也有人說,復刻前作令人厭煩。
或者是,盡管復刻,我就喜歡……
再看一些專業(yè)影評人評價,普遍5-7分,大致是說:劇本不及格,槽點多。
那Sir呢?
Sir倒不想毒舌,因為Sir的體驗還不錯。
全長129分鐘,段子和細節(jié)全程抓人,結尾煽了一把,看得Sir還有點小感動。
從作品角度說,Sir基本同意一些槽點,但也有保留:
首先,劇情不新鮮。
這次,亨利救爸爸,杰克自保,都必須找到神器——海神三叉戟。
又是尋寶,除了寶物名不一樣——聚魂棺啊亡靈匣啊,實際套路類似。
主線不翻新,只能靠細節(jié)。一定會有觀眾看穿了所有的笑料和智商對白,無非是為了延續(xù)觀影小快感。
但,就像印第安納瓊斯系列的《奪寶奇兵》,每一部也尋寶一樣,海盜天生兩個屬性:
貪財尋寶沒個夠、無法無天愛自由。
如果跳出這個設定來編,也是不務正業(yè)。
其實,這一次編劇用無法跳脫的套路,為整個德普的老航海系列,還算收了個不錯的尾(在后面說)。
其次,年輕的主角單薄、扛不住。
這次“尋找三叉戟”的任務引領者,是亨利,杰克船長只是被忽悠來組隊的。
而女主卡琳娜跟亨利很像,目標都是神器,目的都是找爹,甚至是任務攻略式的關鍵人物。
這兩個組隊找爹的海盜二代,意味著這個席卷全球的系列正在經(jīng)歷一次世代更替。
這種好萊塢拍系列電影的套路,不陌生。
《星戰(zhàn)》系列就漂亮地完成了交接,最新的幾部口碑都不俗,年輕一代也以自己的個性和魅力,逐漸深入人心。
但《加5》中這兩個“海盜二代”除了顏值過關,并沒什么印象深刻的閃光點。
兩人的愛情線也沒什么特色,比父輩差遠了。
來看父輩的榜樣:威爾認同海盜身份,伊麗莎白認同內(nèi)心真愛,都從自身壁壘里掙脫出一條反世俗之路。
而亨利和卡莉娜,就在任務間隙里斗斗嘴調(diào)調(diào)情,就情投意合了。
但……Sir倒也覺得OK。
因為年輕一代在Sir看來,并不怎么像主角。他們的出現(xiàn)有個作用,就是配合這套戲真正的主角——老一輩海盜,完成整個人生的圓滿收尾。
這里,要說到加勒比的雙男主設定。
德普在當年第一部,其實是個叛逆卻討喜的角色。他塑造的臟海盜,一洗之前白凈史詩男主的古板印象。
看似非主流,其實很主流。
而杰弗里·拉什演的巴博薩船長,是第二男主。也只有他精湛的演技,可以匹配德普的怪雞。
這位,才是真正的非主流。
他做什么,都是杰克的“過分版”。貪財,貪得過分。心狠手辣、沒有底線、不講情義……這幾樣海盜屬性,都比杰克更過分。
他似乎比杰克,更像一個冷血的、漂泊的、完全與陸地人類價值觀相悖的壞海盜。
但他是不是呢?嗯,恰恰是年輕一代的出現(xiàn),讓他的全系列形象反轉(zhuǎn),形成了一個從叛逆到救贖的閉環(huán)。
再次是德普,沒錯,這次他還老調(diào)重彈。
記憶中的《加勒比》,正如杰克船長的海盜精神,冒險、打破常規(guī)、探索未知。
“安全”,怕是跟《加勒比》最格格不入的一個詞語。
在上映前,當?shù)缕毡粏柤霸俅物椦萁芸耸裁锤惺軙r,他提到一個詞:(我感到)安全。
要知道,當年德普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演繹杰克船長時,受到了極大阻力,迪士尼高層說他毀了電影。
這本身就是一次冒險,而觀眾意料之外的喜愛,就是他找到的寶藏。
如今到第五部,德普的確失去了一些激情,只能在被自己定義的角色、這個安全的區(qū)域中,自我重復。
他不再是正邪之間斡旋制衡的風暴中心,反而更像一臺合格的笑料制造機。
但“安全”在Sir看來,不完全是貶義,可能也攜帶著德普一些感悟。
這橫跨十幾年的大系列,老去的不僅是德普,還有大銀幕前的鐵粉們。
德普變了,鐵粉又何嘗不變。
當初的冒險、打破常規(guī),也慢慢變成了現(xiàn)在的安全、循規(guī)蹈矩。
是無奈,但也是一種成熟。
即使在電影中,大部分角色也終將告別驚濤駭浪,回歸陸地上的平淡,不是么?
最后,說一下影片命題,Sir覺得《加5》完成了全系列收尾任務。
在Sir眼里,2003-2017的《加勒比》,其實恰好是拍給80后的,一代情懷大片。
在80后年輕時,它用包裹得臟臟的、不羈的杰克船長外表,傳遞著初入社會的生活態(tài)度。這態(tài)度,是冒險和打破常規(guī),也是朦朧的詩和遠方。
此后的《聚魂棺》尚能滿足期待,再往后的第3、4部除了扮相驚艷外,就令人失望地完全進入純商業(yè)撈錢流程。真是諷刺啊,我們逐漸忘記了生活的初衷,那個追求理想的船長也開始大把撈錢。
所以看《加5》前,Sir一點不期待。猜它除了能繼續(xù)給反派巴登一個邪邪酷酷的造型外,無它。
但《加5》結尾的15分鐘,居然不令人厭煩地做了3件事:
用一個壞人讓你感動;
用一堆好人的圓滿,安撫深陷主流、結婚生子的你;
再用一個人的最終選擇,告訴你雖然時代在變,壓力大,選擇少……但那一顆悸動的心,還隱約在跳。
如果理性地描述就是:
這個結局,寬容地讓80后身上,兩種對立的生存觀和解了——
它承認成熟與妥協(xié),也牽引出殘存的幼稚與激情。
這不是多高級的結局,但卻是對第一部負責的結局。
雖然它還可能找新主角拍新系列,但就看德普這一系列的粉絲來說:
它完整應和了一代人的成長。
所以,請你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