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最好的推理劇是結(jié)局沒有兇手,那么最好的恐怖片一定是片中沒有鬼神。
相比略有失真的血腥鏡頭,那些展現(xiàn)人性之險惡的電影更能使人不寒而栗。
每每說起人性之險惡,我們總能想到那些嗜血的變態(tài)殺手,或是有人生陰影的精神病人,而《狗鎮(zhèn)》卻試圖告訴我們:
那些令人發(fā)指的罪惡之源,悄然存在于每個人的體內(nèi)———每個人都有成為犯罪者的潛質(zhì)。
不得不說《狗鎮(zhèn)》是一部我個人不太感冒的片子,但他對于我的意義卻是獨一無二的。
他更新了我對于電影一詞的認知:電影絕不僅僅是為了商業(yè)盈利或是取悅觀眾的娛樂產(chǎn)物。 電影,也是少數(shù)創(chuàng)作者向世界發(fā)聲的一種方式。
《狗鎮(zhèn)》或許無法像卓別林喜劇一樣為我們帶來歡笑,但它一定會引起我們對于自身的反思。
狗鎮(zhèn)
Dogville(2003)
導(dǎo)演: 拉斯·馮·提爾
主演: 妮可·基德曼 / 哈里特·安德森 / 勞倫·白考爾
(戳上面直接播放)
以下內(nèi)容嚴重劇透,請謹慎閱讀~
如果只用一句話來概述《狗鎮(zhèn)》就是——
從桃花源到人間地獄只有一步之遙。
片頭用俯拍的全景向我們展示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一個遠離喧囂的偏遠村莊。
沒錯,整部電影的拍攝全在一個獨立攝影棚中完成。
墻與道路全由地上的白線表示,極似話劇的舞臺風(fēng)格讓人耳目一新,而且片中大量的戲份都是演員的無實物表演。
的確是舞臺劇與電影的完美結(jié)合。
村子在某個不算太平靜的夜晚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逃避黑幫追捕的格蕾絲。
村中富裕的牙醫(yī)之子——自詡“作家”的 Tom,愿意幫助 Grace 獲得村民的接納。
鎮(zhèn)上的村民平凡卻各有特色:
自知愚笨卻總想成為工程師的少年 bill;
雙目失明卻總想掩飾自己已盲事實的老人等......
人物設(shè)定簡單卻不失真實,好像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那些普通人。
Tom 假借傳道會的名義指責(zé)村民們?nèi)狈ω?zé)任感,總是自顧自地生活,自私自利。
為了展示自己的“寬容”,村民們在 Tom 的安排下接納了 Grace。
條件是: Grace 要前往每個家庭為其提供幫助,村民會對她進行為期兩周的考察。
雖然初來乍到的 Grace 似乎還不能立即被所有人接納,不過看起來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
慢慢地,由于對城市生活的厭煩,grace 慢慢愛上了這個民風(fēng)淳樸的地方,而人們好像也接納了心存善意的 grace。
小鎮(zhèn)的人們沒有過多的文娛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黃發(fā)垂髫,井然有序。 似乎這就是都市人所向往的桃源圣地。
不過,要是就只是這樣的話,也算不上是神作了。
為了獲得生存權(quán)利而討好村民的 grace 也因為日復(fù)一日的平靜平靜而略有松懈。
她不再像開始時那么小心翼翼,甚至因為心情不好,無意拆穿了盲人在家中緊閉窗簾是為了掩飾自己缺陷的事實。
不久后 Grace 就開始發(fā)覺自己被鎮(zhèn)上的人們所排斥。
在兩周之后決定她去留的投票時, 她已經(jīng)做好了離開的準(zhǔn)備,卻意外地被全體村民所接納。
其實不滿和偏見依然存在,只是此時這些情緒此時還在積蓄,小鎮(zhèn)始終處于一種異樣的“平衡”之中。
一張通緝令打破了小鎮(zhèn)的平靜,警方對 grace 的通緝讓人們覺得她的存在給自己帶來了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農(nóng)民 Chuck 以將她的行蹤報告給警方為要挾, 強暴了 grace。
喜歡 grace 的少年 Jason 想要坐在她的大腿上,被嚴辭拒絕,所以他謊稱自己受到了 grace 的體罰。
而 Chuck 在多次強暴 grace 被妻子發(fā)現(xiàn)后,污蔑 grace 勾引他。
甚至連盲人也開始猥褻 Grace。
一個本性善良的女子,變成了全村人的一條狗,肆意使喚虐待。
說到這里,《狗鎮(zhèn)》的故事構(gòu)架已經(jīng)完成了四分之一,為了大家的觀影體驗,我也只好作罷。
可以說,《狗鎮(zhèn)》有兩個主題:
一在于人性。
原本善良的村民如何變成對 grace 施以暴行的惡人?而 grace 又如何從任勞任怨的善良女子變成血洗村莊的劊子手?
導(dǎo)演并沒有以自己的主觀臆斷對“人性”這個詞做出定義。
而是通過這樣一個近乎真實的故事,向我們展現(xiàn) 了:人性是如何從善轉(zhuǎn)向惡的。
第二個主題,在于公眾的對于「真相」的態(tài)度。
某些時候,人們口口相傳的“真相”,只不過是自己對于已知的謠言加以“判斷”,選擇符合自己認知的那個罷了。
人們寧愿相信自己所 “熟知的事實”,也不愿接納“殘酷的真相”。
當(dāng)村民不具備辨別能力時,貧窮與愚昧的淳樸民風(fēng)也隨之變成了培育邪惡和欲望的土壤。
鎮(zhèn)上的村民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不相信 grace 的“謊言”。
在他們眼中,grace 是一個不擇手段,勾引人夫,放蕩淫亂的壞女人。
因此,她毆打兒童,欺辱殘疾人,破壞家庭諸如此類的惡性就成了“事實”。
如果說欺辱一個好人會面對內(nèi)心譴責(zé),會有道德和輿論的壓力的話,那欺辱壞人簡直就是替天行道。
于是 Grace 開始淪為男人泄欲的工具,孩子們?nèi)⌒Φ耐婢?,女人們瞧不起的牲口?/p>
一個悲劇也慢慢在這個充滿欲望的小鎮(zhèn)生根發(fā)芽,最終讓這里灰飛煙滅。
說到這里,不妨為大家講兩個故事。
故事一:一個善良而溫和的姑娘,在受盡各種屈辱之后,為了復(fù)仇成功地殺死了兇手,正義得到伸張。
故事二:一個淫蕩而惡毒的女人,在破壞了一個家庭的幸福后,受到了女主人的懲罰。 可她卻咽不下這口氣,殘忍殺死了女主人,邪惡壓制了正義。
沒錯,這兩個故事講的都是《狗鎮(zhèn)》,只不過一個是站在 grace 的角度,一個是站在村民的角度。
通過這兩個截然不同故事,你能否告訴我:真相是什么?
如果你對此依舊抱有疑問,可以到電影中去尋找答案。
讓我們把目光再次轉(zhuǎn)回電影本身,本片的導(dǎo)演拉斯.馮.提爾是丹麥著名的鬼才導(dǎo)演,他以獨特的視角從幾個層面向我們展示了從不同角度看待世界所帶來的多種可能性。
而拉斯.馮.提爾本人,對于民主也一貫持強烈的質(zhì)疑態(tài)度,這也愈發(fā)堅定了他“民主可能帶來多數(shù)人的暴政,造成合法違背人權(quán)” 的創(chuàng)作理念。
曾有媒體這樣評價《狗鎮(zhèn)》:他打破了觀眾的道德心理防線。
因而,在豆瓣的評分中,也將《狗鎮(zhèn)》劃為探討人性的懸疑片之列。
民主也好,人性也罷。
在娛樂至上的文化氛圍中,如果能有這樣一部影片, 能讓我們在觀影后反思自己是否也曾淪為“狗鎮(zhèn)”的一員,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戳上面直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