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地鍋雞“全網(wǎng)紅”的時候,
就早早的跑去嘗了一波。
沒選排隊最長的長淮總店,
挑了南七的那家,
回來就推薦給了你們!
(發(fā)完文之后的店)
你們也是強(qiáng),
前腳剛推完 后腳就開始排隊了
時隔一年,
遇上了店家周年慶,
又可以跟小伙伴約起來遼!
1
一年之后回來,店面沒啥大變化,只看店鋪裝修,還是覺得沒有和“網(wǎng)紅”二字相匹配的硬件條件,可就是這股子“土”味,引得不少人蠢蠢欲動。
還是那口熟悉的大鍋,用鐵鍋的“樸實”貫徹著一“土”到底的路線。
點了鍋雞,大概要等二十多分鐘,就先點了幾份小菜嗒嗒嘴。分量很實在,本來只想開開胃,現(xiàn)在怕是直接要給掃飽了
2
作為店里的“頭牌”,這一鍋雞自然是當(dāng)之無愧的主角,等待之中,隔壁桌的香味還時不時飄到面前。
/ 翻炒 /
雞的個頭也沒變,還是標(biāo)準(zhǔn)的至少二斤二兩,下在頂我五個臉大的鍋里,也還顯得分量十足。
提前經(jīng)過悶煮的雞,上鍋之時已是色、香俱全。掀鍋蓋之后,熱氣裹挾著香氣在空氣中彌散。
一鍋雞四個人吃也綽綽有余,這么算下來,人均只要20,性價比是真高!怪不得時不時就有朋友想來搓一頓,吃得飽還不貴!
上桌前已經(jīng)充分的吸收湯汁,夾起雞肉時總有湯汁附著其上,帶有濃郁的醬香味,但總覺得比聞起來的香氣差上那么一點~
雞肉塊切的挺大,吃起來賊過癮,但煮久了會偏咸,建議剛出鍋就趕緊吃,最不會影響口感。
雞肉挺嫩,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喜歡有點糊焦味的雞皮
雞腸、雞血、雞胗、雞腰,都被提前處理后再下入鍋中與雞一同燉煮,內(nèi)臟自帶的腥味已少有殘留。不過雞胗得煮久一點,不然難嚼。不喜歡這些也可以不點~
/ 搟面 /
雖說雞是主角,卻也有不少人沖面餅而來,說句實話,面餅好不好吃直接決定了會不會走進(jìn)這家店。
每次吃地鍋雞,都怕吃到成品餅,悶煮之后又硬又難入口...簡直災(zāi)難。好在這里還堅持著手工制餅,生意越來越好,但老板也不馬虎。
餅不經(jīng)發(fā)酵,缺了點韌性。厚薄適中,尾部帶有一點焦脆,使勁戳進(jìn)湯里讓餅完全沾上湯汁的味,不吃米飯也夠飽了!
熟悉的老饕都知道,雞吃的差不多,就可以加湯,變?yōu)闋C菜模式。也許是煮的夠久,竟然覺得燙菜比雞肉更入味些?
夏天到了,老板還特地給店里加了龍蝦和燒烤,火腿腸幾乎每桌帶伢的都會點。串不大,味道還行,畢竟專業(yè)還是做地鍋雞,要求就不要太高了~
3
寬敞的小二層,太陽稍稍落下,就逐漸被坐的滿滿當(dāng)當(dāng),店內(nèi)也生起了人氣。地鍋雞在合肥遍地開花,若沒有用心做雞,經(jīng)過這一番時間與味蕾的檢驗,這家店恐怕是也早已退出地鍋雞界的江湖了。
不走精致的路線,樸實無華的布局,挺適合跟好兄dei來喝上兩杯,恰恰雞擼擼串,倒也快活~吃完飯還有停車券能拿(停在華聯(lián)超市門口即可),終于不用為沒地兒停車急到嘆氣了!
再廢話兩句...
地鍋雞究竟為啥突然就火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是環(huán)境?肯定談不上,離精致還差十萬八千里。是味道?好吃但也沒驚艷到天天都想吃的地步...吃過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不過口味本就是很私人的,口徑一致的反而要更警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