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當(dāng)了皇帝后,對親戚朋友大肆封賞。跟隨自己混社會的弟兄們紛紛封候,自己的兄弟子侄被分封為王更是不在話下,很多稍微沾親帶故的人都跟著沾光,混個一官半爵的,但唯獨他自己的親侄子劉信沒有被封,這時候一個人急了。
劉邦的大哥劉伯已經(jīng)去世多年,他的寡婦大嫂看到別人都有封賞,唯獨自己的兒子啥也沒得到,心急如焚,于是就去向自己的公公、劉邦的老爹劉太公訴苦。
劉太公一聽,也感覺不對勁,以為劉邦忙于公務(wù)把自己親侄子忘了,于是就去問劉邦:“你把其他兄弟子侄都封了官,為何不給劉信個官呢,別忘了他是你的親侄子啊!是不是忘了,要是忘了趕緊給他也封個官,省的你大嫂掛心!”
劉邦聽后便氣不打一處來,微微一笑,隨即又咬牙切齒地說:“忘倒是沒有忘,只不過當(dāng)初我大嫂連碗飯羹都不愿給,讓我當(dāng)眾出丑,這口惡氣一直沒地方出!”
劉太公聽劉邦這樣一說,心里便明白了幾分,說道:“事情已經(jīng)過去多年了,算了吧,看在你死去的大哥的份上,還是給劉信封個官吧,畢竟他是你的親侄子??!”
雖然劉邦不大情愿,但也不愿老爹為難,于是強壓怒火把劉信封為“羹頡侯”。這是一個嘲諷性封號,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沒有飯了。顏師古注:“頡,音戛,言其母戛羹釜也?!?/span>
大嫂也知道,劉邦這么做是在報復(fù)自己,那么劉邦和大嫂之間到底有什么恩怨呢?
事情還得從多年前說起。劉邦的老爹劉太公以務(wù)農(nóng)為生,養(yǎng)活一家老小。劉邦有一奶同胞的兩個哥哥,分別是大哥劉伯,二哥劉仲,從小和父親在田里干活,所以長大后也是以務(wù)農(nóng)為業(yè),都是勤奮樸實的莊稼漢。
劉邦雖然出生在農(nóng)家,但是從小就愛四處游蕩,從不下地干活,可以說不務(wù)正業(yè),劉太公也管不了,只有聽之任之。兩個哥哥也忠厚老實,也清楚弟弟劉邦的秉性,農(nóng)活也不指望他,一家人日子還算和睦。
后來,兩位哥哥結(jié)婚了,劉邦也長成大小伙子了,但是依然游手好閑。大嫂看不慣劉邦的德行,對這個整日不務(wù)正業(yè)、好吃懶做的小叔子日漸不滿,難免嘮叨抱怨。
時間長了,劉太公看出了兒媳婦和小兒子不和,擔(dān)心弟兄們鬧矛盾,所以就提出了分家。兩個大兒子另立門戶單過,劉太公和老伴兒帶著小兒子劉邦過生活。
雖然分家了,但是劉邦依然我行我素,從不考慮過日子的事兒。不給家里做貢獻不說,還整天招呼一幫朋友胡吃海喝。劉太公一看,這也不是辦法,所以就開始限制劉邦的消費。
劉邦也有辦法,老爹不管吃喝了,還有兩個哥哥,因此,就經(jīng)常去大哥、二哥家蹭吃蹭喝,有時候還帶一幫朋友。兩個哥哥雖然也很厭煩,但是礙于情面,也不好說什么。
后來,劉邦的大哥劉伯,突發(fā)疾病,病逝了。大哥在世時當(dāng)家作主,大嫂不好說什么。但是,大哥不在了,大嫂就有話說了。
一次,劉邦仍然和往常一樣去大嫂家吃喝,大嫂把他擋在了門外,對劉邦說:“他叔,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我這一寡婦,孩子也小,鄉(xiāng)親們看見該有閑話了!”劉邦一聽,覺得大嫂說的也有道理,并沒有往心里去,扭頭就走了。
過了幾天,劉邦請朋友吃飯,去自己家里吧,又怕父母念叨,因此又想到了去大嫂家。心里盤算著:這么多人一起去大嫂家,外人就沒什么閑話可說了。于是,就興致勃勃的帶著一群人來到了大嫂家。
大嫂本來就是因為看不慣劉邦的好吃懶做,厭煩他的一群狐朋狗友,才說出之前的話,現(xiàn)在看他又帶了這么多人來家里蹭飯吃,更是煩不勝煩。
大嫂也猜透了劉邦的心思,靈機一動想出了辦法。大嫂招呼大家坐下后,就走進廚房,然后就用瓢使勁的刮鍋,發(fā)出嘎吱吱特別刺耳的聲音。外面的眾人一聽,都心領(lǐng)神會,很識趣的各自找借口各回各家了。
劉邦感覺很尷尬,但是也不好說什么,只有滿臉賠笑著紛紛送朋友出門。待朋友們都走后,他走進廚房一看,頓時火大了,只見鍋里已經(jīng)做好的羹湯有多半鍋,足夠大家吃的。
劉邦頓時明白了,原來前前后后的事兒,都是大嫂故意的,覺得大嫂是在羞辱自己。劉邦很看重自己的面子,覺得大嫂讓自己在朋友們面前難堪了,因此耿耿于懷。
時過境遷,現(xiàn)在劉邦當(dāng)了皇帝,當(dāng)年被大嫂羞辱的事兒卻依然沒忘。在老爹劉太公的求情下,報復(fù)性地給了侄子一個戲謔性的封號。
有人說劉邦心眼太小了,報復(fù)心也太強了。別忘了,即使劉邦當(dāng)了皇帝,他首先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啊。很多人都是這樣,別人對自己的寬容大度,對自己的好記不住,對別人一個小小的缺點卻會記一輩子。
劉邦的大嫂和侄子雖然受到這樣的待遇,但是也算幸運,比起那些幫劉邦打天下,后來卻無故被殺的功臣們強多了!
俗話說:人無完人。能夠做出偉大的事業(yè),卻未必具有完美的人格,偉大與完美都是一種相對之說。
樹看主干,河看主流,有些事情不必較真,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