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績不理想,要找找原因。有厭學情緒,學習就沒有進步的空間。要提升學習成績,先做好課前預習。
有些學生感覺課前預習是浪費時間,因為老師課堂上會講有關知識。學習實踐告訴我們,學習上的許多知識,我們往往不是一次學習就可以認識清楚,需要我們多次反復的學習,才能讓我們的記憶有深刻的印象。我們要清楚地記得:在課前預習的時候有效地掌握新知識點,課堂上跟著老師的步伐學習,把知識強化學習一遍,課后的復習就可以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我們可以總結一下:經過預習后學習的內容,晚上躺在床上就可以較完整地回憶起來。如果沒有預習就去聽課,課后的復習就只能記得一個大概,就如只記得一些數學公式,至于這些公式是怎么樣推導、怎么樣證明,公式相關的例題就會印象不深了,這樣就會增加我們復習的難度和強度。
高效的課前預習要做到哪五步呢?
第一步,認真通讀教材,邊讀邊思考,找出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疑點,按自己的方式做好筆記和批注。
第二步,對不懂的問題進行思考,發(fā)現是由于舊知識被遺忘就要及時進行補救。如果經過思考的經過努力還是不懂的問題要及時記錄下來,等到了課堂上要對這些問題認真聽老師講解分析。
第三步,經過初步預習后,合上教材,圍繞預習任務回憶一下,教科書講了什么內容,主要的思路是什么,哪些是本課的新知識,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有哪些,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
第四步,安排時間,精選一些練習題檢查一下預習的效果。
第五步,充分利用工具書、教學參考書解答疑難問題。
經過了這五步的預習,就可以對教學新授的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整體的感知。在老師的課堂上就可以學得輕松自如。
預習很重要,但是我們在課前的預習時間卻不宜太久。我們要講究實用性,老師新課講多少,我們就預習多少。預習時花費的時間過長,就會影響做作業(yè)的時間,甚至產生疲勞,引起反作用力。我們的預習安排要選擇在新課前的零碎時間進行,大塊的整體時間可以做題、復習。
我們的預習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的薄弱進行充分預習,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