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jīng)歷一段叛逆期,我一直認為乖巧的女兒也不例外,在與女兒的交流中,她對我說:“爸,關于學習的問題,我希望您不要嘮叨,說一遍我就能記住,生活方面的事,由于我經(jīng)驗不足,你教多少遍我都不煩”。通過反思女兒的話,我感覺到:這是她的心里話。那么家長該如何和叛逆期的孩子進行溝通呢?
其實教育的核心就是愛。如果沒有愛,沒有信任,那么父母再好的教育都可能成為孩子的耳邊風,盡管父母苦口婆心,費心費力的成效卻甚微。所以只有在良好的親子關系基礎上,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幫助教育才能事半功倍,孩子也才愿意聽的進去,才愿意接受,并且去改變?nèi)?zhí)行。教育不在于內(nèi)容有多么正確,關鍵在于教育的人能否讓孩子信任。
青春期是孩子生理和心理都發(fā)生急劇變化的階段,家長必須對孩子的心理特點有所了解,才能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家長可以通過看書、咨詢專家、咨詢老師等方式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心理特點,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
降低對孩子的期待值孩子畢竟是孩子,由于他們的生活閱歷較少,而且思考問題也比較單純幼稚,理解感悟層次也比較低,雖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共同的美好愿望,但畢竟教育孩子是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家長一定要耐著性子引導和教育他們,而且不要總是對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而是應該以平常心對待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功成長。
給孩子適當?shù)目臻g和自由
很多家長總是喜歡干涉孩子做事情,或者總是喜歡讓孩子活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所以有些家長就喜歡偷窺孩子的隱私,或者翻看他們的日記,監(jiān)聽孩子的電話,或者翻看孩子的手機短信等,其實家長這種行為不僅會侵犯孩子的隱私,也讓孩子覺得很壓抑,而且還會讓孩子與家長以往建立起來的信任會頃刻間蕩然無存,孩子內(nèi)心也會覺得很難過,然后便會從內(nèi)心與家長敵對起來。其實比起干涉孩子,家長更應該做的就是給孩子必要的空間和自由,選擇尊重和相信他們,必然也會得到他們的尊重和信任。
通常孩子的叛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源于與父母的代溝,因為他們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而且總是批判自己追求的興趣,比如偶像明星、電子游戲等。其實作為父母,不妨試著融入孩子的世界,不要因為怕孩子的興趣會影響他的學習成績而嚴令禁止,而是應該跟孩子討論下他們喜歡的電子游戲、偶像明星,家長可以在這種討論的過程中以合適并且合理的方式,幫助孩子分辨對錯,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孩子過度沉迷電子游戲或盲目追星,而且還有助于增強親子之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