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有人會問這么一個問題,人類的生命到底有沒有極限呢?我想每個人都會想過自己能活多久吧。生命夠長,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自己喜歡的一些東西。所以自古以來,人類都在為延長生命長度這個問題而不停的在研究。
根據(jù)生物學家的觀點,包括人在內(nèi)的任何有機體,可能的預期壽命是7到14個成熟期,人的成熟期大約是20到25年。這意味著絕對理想的條件下,人可能會活到350歲,但實際上要達到這個年齡,會受到許多困難的阻礙。
20世紀初,大多數(shù)國家的平均預期壽命在30到40歲之間。而現(xiàn)在人均壽命是70歲,所以總有一天長壽并非不可能達到。在過去的100年里,人類的壽命幾乎翻了一番,當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抗生素的發(fā)明,1929年由弗萊明發(fā)現(xiàn),在1945年獲得諾貝爾獎。其次,診斷技術(shù)和非傳染疾病治療技術(shù),在此期間已遙遙領(lǐng)先。例如在器官衰竭的情況下,進行器官移植手術(shù),胰島素注射用于解決糖尿病。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生活水平的提高,清潔水源和污水的處理,對人類的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
但我們也必須考慮身體老化的問題,衰老和死亡機制是細胞DNA固有的。因為他們只能分裂有限次數(shù),這個極限大約是人體細胞的50倍,隨著時間的推移。細胞合成RNA和生命之詞所必需的蛋白質(zhì)的能力會逐漸減弱。一個細胞不死的例子就是癌癥,本來應該消亡的細胞卻不斷進行分裂,他們不參與身體的正常維持,而是破壞身體。
那人類到底能不能擊敗衰老呢?事實上,地球上的某些生物已經(jīng)成功了。某些軟體動物和扁蟲,在生物學意義上已經(jīng)達到了不朽的年齡。而一些松樹和其他樹種被發(fā)現(xiàn)的標本,已經(jīng)超過了4000年。這些生物不死的原因可能是具有很高的再生能力,有機體新細胞生成速度要高于舊細胞的凋亡速度?,F(xiàn)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正在積極的研究干細胞,它是我們身體最粗的細胞,身體器官和組織的所有細胞都是由它們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