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
七月更加肥,八月繼續(xù)悲。
減肥,一個永恒的話題。那些冬天肆無忌憚生長的肉,在春天開始瘋狂內卷。
看著身邊的兄弟姐妹不是正在減肥,就是在準備減肥的路上。望著那些捏著舒服、靠著舒服、抱著舒服,唯獨看著不舒服的肉肉。他默默地打開了劉耕宏直播間,跳了幾天《本草綱目》后,驚奇地發(fā)現自己竟然更重了,一腔運動的熱血瞬間被澆滅……
運動為啥會越減越肥?過午不食、不吃晚餐的減肥方法靠譜嗎?到底什么才是正確的減肥方法呢?
許多剛開始減肥運動的人,可能想問自己明明有認真運動,可體重卻一點沒變輕甚至還變重了到底是為什么?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
如果你想減肥,你就需要清楚了解自己的身體由哪些成分組成。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更好地知道運動鍛煉減掉的是哪些成分,增長的又是哪些成分。
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人體由六大成分組成,分別是:脂肪、水分、骨骼礦物質、蛋白質、軟組織礦物質、糖原。因此,你的體重計算公式如下:
BM(身體質量)=FM(全身脂肪含量)+TBW(全身水含量)+Protein(蛋白質)+Mo(骨骼礦物質含量)+Ms(軟組織礦物質)+Gglycogen(糖原)
假如你從前不怎么運動,突然規(guī)律運動,你的身體就會發(fā)生短時間內需要大量消耗能量的情況,但是由于分解脂肪作為能量來源太緩慢了,這時就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來快速分解產生ATP,給身體供給能量。具體情況如圖:
一個平常不運動的人,身體更多的是儲存脂肪來做能量儲備,而不是儲存碳水化合物,所以運動能量不夠怎么辦呢?
這時,我們身體無比“機智”地開始儲存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同時減少脂肪儲存量。
人體內大量儲存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就是肝糖,它也是動物間接、迅速可利用的能源。每合成1 g肝糖,就必然帶著3 g水分。也就是說你每天運動需要消耗500 g肝糖,那么身體不僅儲存了500 g肝糖,同時還儲存了1500 g的水分,這樣總共就增加2000 g的重量。雖然運動的過程中也會消耗一定脂肪,但是由于脂肪的密度小,重量輕,而增加的水分重量又很重,當我們代入體重公式計算時,就會出現BM↑=FM↓+TBW↑+Protein+Mo+Ms+Glycogen↑,雖然脂肪減少了,但體內水和糖原的增加卻讓你更重了。
越動越胖,這種情況也只是在運動初期比較明顯。等運動鍛煉了一段時間后,體內增加了肌肉含量,就會讓身體代謝率變高,那時你分解脂肪的能力會變強,體重自然也會下降。
前有“明星們瘋狂推崇的8小時狂吃,16小時辟谷減肥法”,后有“乘風破浪的姐姐瘦成骷髏頭”現在看著#不吃晚餐減肥#的熱搜,本著見怪不怪的心態(tài),小骨也想寫寫這些關于減肥的謠言能有多離譜!
2022年4月《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上由南方醫(yī)科大學研究團隊花費一年時間,通過對139名肥胖人群的追蹤實驗便“打臉”過午不食、不吃晚餐等減肥方法。
研究人員將139名身體質量指數(BMI)為28-45的肥胖人群分為兩組,其中一組(限時組)下午4時后不再攝入任何熱量飲食;另一組(不限時組)完全保證正常飲食,在為期一年的真人實踐里,保證兩組相同的能量限制,改變的僅僅是飲食習慣,且在這1年內,參與人員不改變運動習慣或活動水平。
在規(guī)定時間內,好消息是80%以上的人完全堅持了下來,而且在該時間內他們都瘦了6-8千克。
限時組:較基線平均體重減輕8.0千克,肥胖患者腰圍減少了8.6厘米;
不限時組:較基線平均體重減輕6.3千克,腰圍減少了7.2厘米。
但是該研究的通訊作者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內分泌代謝科張惠杰教授表示,從統(tǒng)計學意義上來看,兩組的結果沒有顯著差異。張教授也強調該項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次明確了時間限制性節(jié)食的肥胖治療模式主要得益于能量限制,也就是說,減肥的關鍵,還是在于攝入熱量的限制。
過午不食、不吃晚飯,相當于一種減少餐次的節(jié)食行為,這樣做,短期內體重的數值確實可能降下去,但這種快速減掉的體重,實際上主要是肌肉和水分,也就是BM↓=FM+TBW↓+Protein+Mo↓+Ms+Glycogen,其中脂肪減少的微乎其微。而且這種方法不僅不利于減肥,反而會出現越減越肥、力量變差、精神萎靡、免疫力下降等問題。此外,節(jié)食減肥,難免會產生饑餓感,也容易導致心情不愉悅,甚至影響夜間的正常睡眠。并且胃里的胃液長期沒有食物需要消化,其酸性元素就有可能會損傷自己的胃黏膜,從而導致胃部出現一些不適的反應,時間一長,甚至會出現胃炎、胃潰瘍等問題。
2020年公布的《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我國超過一半成人超重或肥胖。每2個成年人中就有 1 個體重超標!而肥胖帶來的危害顯而易見,所以這個夏天請跟小骨一起,管住嘴,邁開腿吧!(文/達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