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可 金可 高健
昨天是人民法院全面實施立案登記制后首個工作日,截至下午3時30分,全市三級法院共接待立案群眾3005人次,當場立案1963件,發(fā)放一次性補正起訴材料257份,出具接收起訴材料清單1644份。其中,朝陽法院共登記受理案件520件,較立案登記制實施前的日均數(shù)量增長了近60%,其他法院受理案件數(shù)量也略有攀升。同樣的時間收了更多的案子,立案登記制讓訴訟服務提速不少。以往一些不予立案的案件,在新制度實施后,也順利立上了案。
總體來看,立案登記首日,除朝陽法院外,三級法院案件受理量并未出現(xiàn)井噴現(xiàn)象。法官分析,節(jié)后第一天,一些當事人還沒有準備齊材料。另外,大部分法院其實已經試運行立案登記制一段時間了,平穩(wěn)過渡讓案件的增速放緩。
關鍵詞:立案提速
現(xiàn)場一:行政訴訟10分鐘立案
昨天上午8點左右,四中院立案庭的工作人員就早早做好準備,等候在窗口前。昨天排在第一號的,是來自北京華水恒基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冀先生。冀先生頭發(fā)花白,表情嚴肅,一聽到叫號立刻起身直接坐到了窗口前。
冀先生打算起訴豐臺區(qū)人民政府。冀先生訴稱,其公司位于南苑鄉(xiāng)石榴莊的一處辦公室及倉庫被拆除,他們對此有異議,此次起訴就是希望判令該拆遷行為違法。這個案子此前已經到其他幾個法院要求立案,但都沒有成功。昨天他聽說是立案登記制的第一天,特意早早趕到了現(xiàn)場。
工作人員仔細審核了冀先生帶來的所有材料,由于冀先生的起訴書上連寫了3個訴訟請求。工作人員耐心地告訴他,基于一事一立的原則,建議他先保留第一個訴求,“您把第二個、第三個劃掉,簽名就可以了?!?0分鐘后,立案成功。
現(xiàn)場二:平均兩分鐘錄一件案
在朝陽法院,從上午10點不到一直到下午6點多,年輕法官孫元一直在面對同一個訴訟代理人——匯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呂中旭。呂中旭代理的是一家供暖公司與小區(qū)業(yè)主的供暖費糾紛。據他介紹,一共有900戶業(yè)主長期拖欠供暖費,經過協(xié)商后還有400多戶拖欠,供暖公司決定先起訴其中的208位業(yè)主,208份起訴書和各種材料,摞起來有半米高。
除去中午吃飯時間,孫元平均每個案子花2至3分鐘辦理,敲完所有資料信息用了7個小時。呂中旭連忙說道:“辛苦了,法官。本來以為需要幾天時間來好幾趟呢,沒想到一天就搞定了?!?/p>
朝陽法院立案庭法官田小村告訴記者,自己工作的最大變化是不再對起訴要件進行實質審查,只要屬于法院主管和朝陽法院管轄,符合立案條件、訴訟材料齊全,不存在違法起訴、危害國家安全等不予登記立案的情形,就可以當場登記立案。同時,對于相關內容、材料欠缺等情形,法官必須一次性告知補正的方式,避免當事人多次跑法院。
關鍵詞:“有案必立”
現(xiàn)場一:缺材料案子也被登記受理
昨天8點多,建筑工程隊的經理陳先生來到朝陽法院,他因工程款問題與開發(fā)商產生糾紛。之前,由于管轄權異議、材料審核不過關等各種原因,陳先生反復跑了多家派出法庭的立案庭,但都沒能立成案?!拔沂墙桢X給工人發(fā)工資?!标愊壬@得很著急,掏出厚厚一摞材料放在了法官田小村的面前。
田小村快速地掃了一眼所有材料,把一些立案不需要的證據材料退還給陳先生,又花了七八分鐘時間詳細閱讀起訴書、核對材料、錄入電腦,然后,田小村耐心地告訴陳先生,起訴書中需要補充一些要素,同時,需要陳先生再提供一份身份證復印件。“您的案件已經正式登記受理,訴訟費可到門口繳納,將收據交給我,也可在7個工作日內繳納,把收據交給承辦法官?!碧镄〈宓脑捵岅愊壬闹械拇笫淞说?。整個立案過程僅僅用了15分鐘。
現(xiàn)場二:兄弟倆爭公房也立上了案
“要是擱以前,這種案子一般都是不予立案?!睎|城法院立案庭法官譚北川拿著一紙訴狀告訴記者。
案件本身不算復雜,弟弟狀告哥哥,要求確認其續(xù)租父親的單位公房合同無效。弟弟提交了一份租賃協(xié)議變更合同,因為父親去世,哥哥準備續(xù)租父親單位的公房,為了證實只有自己有資格續(xù)租,哥哥在合同上特別注明:姐姐在外國,全家只剩我一人,申請續(xù)租父親房屋。
“他這不是騙人嗎?還有我這個弟弟呢,我戶口盡管不在這兒,但我也有權利續(xù)租父親的房產?!碑斒氯苏f得好像很在理。但是,譚北川給他解釋道:單位公房,兄弟二人都沒有產權,沒有權利為了房產進行訴訟,應該找單位協(xié)商解決。
不過,在當事人的要求下,譚北川最終還是給他立了案。
譚北川在法院工作20多年,民庭的工作經驗就有十幾年。本案中,兄弟二人都沒有房屋的所有權,所以不是適格訴訟主體,這種情況一般不能立案。與過去立案審查制相比,新的登記制法官只需形式審查,確認起訴書符合規(guī)范就可立案,也就是“有案必立”,這也是立案登記制最大限度保護當事人訴權的初衷。
不過,譚北川說,雖然順利立案,當事人在庭審時還是會面臨訴訟主體不適格、證據不足的問題,有可能被法院裁定駁回起訴或者判決敗訴。“保護訴權,不是保護勝訴權,希望當事人不要誤解了立案登記制度。”
9成民商事案立案一次合格
四中院自去年12月30日成立起,就已實行了立案登記制。四中院分析認為,該制度的實行縮短了立案周期,對解決“立案難”問題有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
據統(tǒng)計,四中院自履職以來,民商事案件一次性立案合格率在90%以上,其他案件起訴人在一次性補正告知書的引導下,80%的人能在兩次以內辦理完立案登記等相關手續(xù)。
數(shù)據分析
問題隱患
存在濫訴等現(xiàn)象
但同時,四中院分析指出,在落實立案登記制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存在濫訴現(xiàn)象。在行政案件中,政府信息公開類案件占較大比例。有的申請人超過必要合理限度,濫用訴權,提出與自己生產生活無關的信息公開申請,反復提起訴訟。隨著立案登記制度的實行,立案門檻降低,會增加立案泛濫的隱患。濫訴、惡意訴訟會給審判庭帶來巨大負擔,浪費司法資源,甚至衍生出新的矛盾。
存在立案數(shù)量增加、審判資源有限的矛盾。以行政案件為例,2015年前4個月,四中院立案的286件以區(qū)縣政府為被告的行政案件中,除裁定不予受理的31件外,進入到審判程序的有255件,是去年全年該類案件的1.18倍。
針對上述問題,四中院設計了誠信訴訟承諾書,明確告知當事人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無理纏訴等行為的法律后果;建立濫訴人員清單,對他們提起的訴訟,進行嚴格的立案審查,不適用先行立案的登記制度;提出訴前分流的解決機制,擬通過人民組織調解、行業(yè)協(xié)會調解等開展案件分流化解。
各法院推便民措施防立案猛增
本報記者 駱倩雯 高健 劉可
此前,各法院預測,實施立案登記制后,立案數(shù)量很可能會迅猛增長。雖然昨天的立案數(shù)并未出現(xiàn)“井噴”,但各法院還是積極應對,推出了多項便民措施。立案增長量較大的朝陽法院立案庭更是提早半小時開門,以緩解因等候安檢造成的人流聚集。
一中院
立案導訴員引導協(xié)助立案
“您好,我先登記下您的起訴材料?!弊蛱?,在市一中院的立案大廳內,多了一名立案導訴員的身影,當事人王女士一進門,訴訟服務辦公室主任李國強就迎了上去,引導她到了導訴臺旁。
李國強記錄下王女士的姓名、聯(lián)系電話、起訴信息等,然后讓她拿著叫號單在休息區(qū)等待。
市一中院立案庭助理審判員高瞳輝告訴記者,全面實行立案登記制的第一天,一中院特意增加了立案導訴員這個崗位,第一時間接收當事人材料,登記相關信息,讓整個立案過程不留空白。以前,一個案件必須立案了才會錄入相關信息。據悉,今年6月,北京高院將開發(fā)統(tǒng)一的立案管理系統(tǒng),全面記錄立案的整個過程。
同時,一中院立案庭昨天還特意加派了人手,在立案庭內形成有序引導,將各個當事人引入對應的立案窗口。立案庭還將材料登記、訴訟告知、調解確認、案件處理等多項信息表格整理成了一張一式三份的立案登記表。當事人只需填寫這張表格,就完成了立案過程,這讓立案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立案登記制度改革后,“先收費后立案”的規(guī)定更新為“先立案后交費”。立案庭在發(fā)出繳納訴訟費書面通知后,就可以直接登記立案,這樣一來,是否立案將不再與繳納訴費綁定,當事人只要在法定期限內交費即可,這大大提高了立案效率,加快了立案進程。
東城法院
“場外法官”幫盲人抄訴狀
昨天,東城法院立案大廳里多了不少“場外法官”,對當事人進行立案方面的指導。
昨天,盲人周華(化名)來到立案大廳?!皥鐾夥ü佟倍尾史亿s緊迎上去,攙著他坐下,接過他手中的起訴書。起訴書上只簡單寫了事情經過、訴訟要求,完全不符合訴狀的基本規(guī)范。
“您這個起訴狀不是很規(guī)范,我?guī)湍`一份吧?!倍尾史易屩苋A給她口述了一遍事情的來龍去脈,發(fā)現(xiàn)案情比較復雜。此前,周華把弟弟告到法院,要求享有父母房屋的居住權,勝訴后,弟弟一直不履行,如今,侄女住進了屋子?!拔疑暾垙娭茍?zhí)行,讓我住進去。”
“這種案件不能強制執(zhí)行,所以這個案由沒法立?!倍尾史腋嬖V周華,必須打一個“騰房”的官司,讓侄女把房子空出來。
說著,段彩芬拿出一張空白起訴書,按照規(guī)范填寫了相關內容,并在事實與理由一欄中,按照周華所說寫清了事情的始末,并把此前居住權的勝訴判決書附在了起訴書之后。
在段彩芬的幫助下,周華成功立案。
不過,段彩芬告訴記者,法官一般不會幫助當事人代寫訴狀,只是進行“理論上”的指導,否則對另一方當事人不公平,除非是周華這種極特殊人群。她介紹,特殊人群可以申請司法援助,這樣,法援的律師會幫助當事人完成一條龍的訴訟過程。
據立案庭庭長馬云介紹,東城法院昨天共安排了4名“場外法官”,都是立案庭法官,他們的任務主要是在前期指導當事人立案,幫著看看材料是否齊全。同時,如果立案過程中當事人遇到什么困難,“場外法官”可以幫助解決,減輕當事人的訴累,加快立案速度。這也是應對立案登記制可能引發(fā)“訴訟潮”的一個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