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村普門寺
該廟位于百合村
從這個門進入寺廟
進入門后是一個小廣場,迎面高處為普門寺。
拾級而上
山門坐南朝北
過堂供奉
過堂兩側(cè)壁畫
寺廟為一進院落,圖中間為山門背面,左面為客堂,右面為禪堂。
山門背面
客堂
禪堂
觀音殿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修碑記石碑
平坊村菩薩廟
位于已拆遷的平坊村,占地面積900平方米,坐北朝南,建于清代,四合院布局,原存山門、配殿、正殿帶左右朵殿。山門面闊一間,灰筒瓦硬山卷棚頂。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灰筒瓦硬山卷棚頂,六抹斜方格窗,磚石臺基,垂帶臺階四級。廟內(nèi)有光緒十年(1884年)碑一通,廟保存完好。
昌平區(qū)2005年文保牌
昌平區(qū)文保牌
位于一個破舊院落
僅存大殿三間,院內(nèi)有柏樹一棵,已有3百年左右的樹齡。
三步兩廟胡同菩薩廟
該廟位于昌平縣城三步兩廟胡同。始建于明代,清嘉慶五年(1800年)、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重修。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坐北朝南,原為四合院布局。現(xiàn)存正殿、山門殿,正殿面闊三間,石條臺基,灰筒瓦硬山調(diào)大脊,排山勾滴。殿前有明、清、民國時期碑三通。我2016年4月去時,住戶剛剛將正殿的屋頂加裝了彩鋼防水。民國二十四年的重修碑:目前只能看到碑陽,額篆雙勾:萬古流芳,中題:關(guān)帝廟重修碑,落款:河北省昌平縣合郡眾末人等募化重修,中華民國二十四年歲次乙亥五月吉日立。
昌平區(qū)2005年文保碑
這排殿宇位于區(qū)政府院內(nèi)
從東向西拍攝
上東廓村菩薩廟
該廟位于上東廓村。建于清代,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F(xiàn)有前殿、正殿及東配殿。前殿面闊三間,灰筒瓦硬山卷棚頂。正殿面闊三間,磚石臺基,垂帶踏跺四級,灰筒瓦硬山調(diào)大脊,室內(nèi)脊枋上題“光緒一五年季春月重修大清國京都順天府昌平州上東廓村”。東配殿三間,灰筒瓦硬山卷棚頂。
昌平區(qū)文保碑
昌平區(qū)文保牌
前殿三間
后殿三間
前殿山墻
從東向西看寺院院墻
2017年3月訪時已重修:
正殿三間
從東向西看寺院
總目錄 :
序號
名 稱
一
白浮泉都龍王廟
二
花塔村和平寺
三
回龍觀(菩薩廟、玉光寺)、韓臺村(九圣神祠、菩薩廟、水泉溝小苗)
四
講禮村(北廟、娘娘廟)、馬刨泉(財神廟、九神廟、菩薩廟)
五
龍?zhí)洞澹埻鯊R、青龍觀)、下莊村(關(guān)帝廟、菩薩廟、財神廟)
六
上口村(九圣廟、老爺廟)、瓦窯村(龍王廟、平安寺、天仙廟)
七
長峪城(關(guān)帝廟、菩薩廟、永興寺、禎王廟)
八
居庸關(guān)(表忠祠、關(guān)王廟、城隍廟、關(guān)帝廟、真武廟、呂祖廟、馬神廟)
九
南口寶林寺、六街城隍廟、大德寺、酸棗嶺大興寺
十
南口村東岳廟、桃林東岳廟、慈悲峪福慶庵、阿蘇衛(wèi)村關(guān)帝廟
十一
北流村關(guān)帝廟、一中關(guān)帝廟、東閘村關(guān)帝廟、葛村關(guān)帝廟
十二
禾子澗關(guān)帝廟、黑山寨關(guān)帝廟、黃土洼關(guān)帝廟、景文屯關(guān)帝廟
十三
南官莊關(guān)帝廟、南七家關(guān)帝廟、牛房圈關(guān)帝廟、菩薩鹿關(guān)帝廟
十四
沙河關(guān)帝廟、肖村關(guān)帝廟、興隆口關(guān)帝廟、昭陵關(guān)帝廟
十五
舊縣觀音庵、七里渠觀音庵、上莊觀音庵、百泉莊觀音庵
十六
定福黃莊景祥寺、海子村九圣廟、上念頭九圣廟、下口村九圣廟
十七
溜石港九圣神祠、九仙廟村九仙廟、景陵村龍王廟、白各莊娘娘廟
十八
樓子莊娘娘廟、西馬坊娘娘廟、亭子莊娘娘廟、單村菩薩廟
十九
何營菩薩廟、后藺溝菩薩廟、霍營菩薩廟、南流村菩薩廟
二十
平坊村菩薩廟、三步兩廟菩薩廟、上東廓菩薩廟、百合村普門寺
二一
土溝村普慶寺、半截塔慶善寺、上店村三教寺、白羊城山神廟
二二
老峪溝山神廟、香堂圣恩禪寺、木廠村石佛寺、上西市石佛寺
二三
小東流雙觀音庵、西新城雙泉寺、上西市土地廟、北照臺五道廟
二四
禾子澗仙人洞、仙人洞村仙人洞、黑山寨村延壽寺、西沙屯藥王廟
二五
陽坊村藥王廟、岳家廟、東新城真武廟、黃土東村真武廟、望寶川真武廟
二六
遺址:(大楊山、韋成峪、江米泉、二道河溝溝崖)
二七
遺址:(溝溝崖、佛巖寺遺址、八家村清涼洞、半壁店桃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