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果媽~
一起聚餐聊天的時候,我們都羨慕地問表姐:“你家姑娘怎么如此優(yōu)秀,考上了985名校,有什么教育秘訣教給我們嗎?”
表姐家的女兒,是今年剛考上一所985名牌大學的,而且,這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謂是從小就開掛,很多人都羨慕不已。
在老人們將功勞歸功于“孩子聰明”的時候,果媽作為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自然知道,這其中缺少不了陪讀十余載的表姐的功勞。
這十余年間,表姐是一邊寫作,一邊陪伴女兒的成長。
我們都以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帆風順的,而后從表姐口中我們才得知,其實在剛上小學的前三年,她是手忙腳亂的。
別人家孩子有的壞習慣,侄女都有,比如:寫作業(yè)拖拉磨蹭、做題不仔細、提到上學就害怕、學習跟不上等等。
也就是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這些毛病,表姐才辭掉出版社的工作,主職工作是全職媽媽,兼職才是寫作。
成為全職媽媽的那年,侄女上三年級。表姐沒有著急去輔導孩子學習,糾正孩子不好的地方,而是去觀察朋友同事們家成績一直優(yōu)異的孩子,然后發(fā)現(xiàn)了3個共同點,于是,表姐在這3件事情上一直堅持,才讓侄女的成績突飛猛進。
而且這個過程,侄女不累,表姐不卷,輕輕松松,成績就上去了,母女倆的關系還一直融洽。
陪讀十余載往回看:小學堅持了3件事,是孩子考上名校的關鍵所在
陪讀十余載,表姐也踩過坑,也抓住過“主要矛盾”,慶幸自己在孩子小學的時候,堅持了3件事,讓孩子初高中學習力更持續(xù),最終考上名校。
第一件事:堅持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很多家庭是這樣的:父母給孩子準備好飯菜、衣服寫字,收拾好書包,裝好水杯,收拾書桌等等,孩子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寫作業(yè)、學習。
看似,父母是給孩子節(jié)省了時間,但其實,從一定程度上,父母是在幫孩子拖延時間。
就比如,出門之前有10分鐘時間,收拾書包、穿衣穿鞋、裝水出門等,孩子一個人就能完成。但家長非要“包辦”,那么,這10分鐘,孩子就無所事事,甚至習慣性磨蹭、不著急。
一個在生活上自理能力強的孩子,行動迅速,動作利索,辦事牢靠,責任心也會更強。
生活上不用操心,其實學習上也很少需要操心,因為孩子上學和生活一樣,也需要孩子超強的自理能力!
學習上的自理能力體現(xiàn)在:寫作業(yè)不拖拉、自律性比較強等等各方面。
所以,父母要是真想孩子學習好,那么,一定不要讓孩子只學習!
第二件事:堅持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
一個孩子的學習習慣,包括很多層面,比如學習內(nèi)容、學習興趣、寫作業(yè)習慣等等。
家長培養(yǎng)好孩子的學習習慣,那真的是事半功倍了。
比如,在學習內(nèi)容上,表姐不只是重視孩子的成績、提前學,而是注重“深入挖”,在別家孩子上補習班兒的時候,表姐陪孩子閱讀、做各類數(shù)學思維題等等。因為基礎非常牢固,所以初高中,侄女學得真的不累。
比如,學習時間上,從三年級開始,表姐讓侄女每天起床之后,在家晨讀30分鐘,而后發(fā)現(xiàn),這30分鐘的效率要遠高于在學校晨讀,背課文、學英語等,效率都高了。
比如,侄女在寫作業(yè)上,很少會走神發(fā)呆,因為表姐注重培養(yǎng)她的專注力。以前寫作業(yè)十來分鐘就發(fā)呆,表姐就刻意用游戲、舒爾特方格等訓練侄女的專注力,而后專注力越來越強,不但寫作業(yè)的效率提高了,連正確率都高了不少。
總之,家長不能寄希望于晚托班、補習班,而是從孩子實際出發(fā),去培養(yǎng)孩子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學習的時候,能夠更專注、更高效。
第三件事:堅持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學習和做事情的效率,會比較高;
有時間觀念的孩子,上學不會遲到、作業(yè)會及時完成;
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更懂得珍惜時間,非常會利用時間;
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性格上也會更加獨立;
會規(guī)劃時間的孩子,學習、興趣生活,都得非常充實,而且很協(xié)調(diào)……
相反,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愛拖拉,包括寫作業(yè)、起床,即便在做事情,也容易三心二意,而且,大概率會出現(xiàn)不愛學習的現(xiàn)象,因為內(nèi)驅(qū)力不夠,做事情也容易半途而廢……
總之,培養(yǎng)好了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輕松,孩子自己也輕松。
表姐在培養(yǎng)侄女時間觀念的時候,也老費勁兒了,基本是自己手把手摸索著教,現(xiàn)在到了老二身上,表姐發(fā)現(xiàn)了一個更省時省力地教孩子時間觀念的方法,那就是利用繪本《我的第一套時間管理書》。
《我的第一套時間管理書》是一套能夠幫助3-12歲孩子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惜時守時好習慣的書,一套能夠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的書!
表姐覺得,老二在學習完這套書后,對時間的規(guī)劃和運用,比姐姐還要厲害!
果然,在適合的年齡,用了正確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更容易,效果還更好!
《我的第一套時間管理書》這套書一共有6冊,也是6大時間主題,每個主題都是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共有18個切實可行的時間管理的小妙招,滿滿的干貨讓孩子真正成為時間的主人。
這6冊分別是《為什么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為什么孩子執(zhí)行力差》《為什么孩子總愛拖拉》《為什么孩子總是三心二意》《為什么孩子不愛學習》《為什么孩子不能堅持》。
比如,家有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喜歡拖拉,很多事情最后都堆在了一起,如果你家孩子有這樣的壞習慣,那么《為什么孩子總愛拖拉》這本書中的“吞青蛙法”或許能夠給你家孩子幫助!
“番茄時鐘”“四象限法則”“SMART目標管理法”等18個方法,讓孩子更輕松、更主動地學會時間管理!
家有小學生一定要試試這套書,對孩子寫作業(yè)效率、拖拉磨蹭問題等,都有非常大的幫助!當然,幼兒園小朋友,也可以當做時間啟蒙書,為進入小學做準備!
孩子只有成為時間的主人,才是“學習力”爆發(fā)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