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很多企業(yè)會降薪裁員,但對于我們個人來說。最怕失業(yè),一旦失業(yè),就失去了現(xiàn)金來源。如果手頭沒有余錢,往往就麻煩了。
這時候,有人會用信用卡去救急,其實這是很危險的。信用卡的錢一般只有一個月左右,就算你卡著賬單日,也不過50天免息期。說白了這屬于短期資金,而生活是長期的。用短期的資金來解決長期生存的問題。會埋下很大的財務隱患。
如果只是救急還算好的,比這個更危險的是有些人平時就把信用額度已經用足,換的錢用來消費。遇到失業(yè),不僅救不了急,而且還沒有資金還信用卡。雪上加霜才是真麻煩。
在財務報表里,用短期負債去做長期投資這叫以短支長。
如果一個公司以短支長,這個公司的財務狀況會很危險。為了更詳細地介紹以短支長,這里先說幾個概念。
流動負債說的是一年以內的負債,也就是短期負債。而流動資產是指一年內能夠變現(xiàn)的資產,這里更多的是指現(xiàn)金,或者能夠快速變現(xiàn)的產品或庫存。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的比值。
說完了這些概念,我們看看為什么企業(yè)不能以短支長呢?
舉個例子:
一個公司貸款了100萬元,半年后需要還款,但投產后需要一年時間才能產生收益。這時半年就要還一次錢,每半年需要再拆借100萬來還款。一旦遇到財務狀況,湊不到100萬,那公司就可能倒下。
你可能覺得100萬總有辦法的,如果是一個億呢?
若是反過來,那就不一樣了。如果貸款年限是三年,而一年后就能有產出。那么一年后你還有兩年時間通過產品銷售的資金來還款。壓力就可控了。這種情況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以長支長。
所以在財務上,一個公司的償債能力狀況好不好要看兩個數據,就是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值。這個值叫流動比率。
如果大于2,一般情況表明這個公司短時間可以變現(xiàn)的能力比較強,短期償債能力比較好。
把上面案例借用到家庭財務也是一樣的。
家庭的流動負債就是日常的必需支出的各種開銷,如果你的流動資產也就是儲蓄的現(xiàn)金能夠覆蓋三個月以上的生活開銷。那么遇到財務危機時,你有足夠長的時間來找工作,有收入彌補,就不會焦慮。
而如果你平時是用信用卡套生活費,每個月疲于奔命用工資還信用卡,一旦遇到收入停止就會麻煩了。
套用財務指標流動比率的概念,家庭財務的流動比率大于3比較好,最好是大于6。也就是準備6個月以上的生活開銷。
生活中有沒有以長支長的情況呢?有的。按揭買房就是這種情況。
按揭貸款的時候,你貸款了30年,然后慢慢還款。如果真的遇到大麻煩,把房子賣了也不是不可以,由于你每個月只需要還幾千元月供,不需要還幾十上百萬。就有充足的時間來應對大麻煩。
還有一種情況,也是經常遇到的,就是利用信用借貸。比如有個銀行授信了20萬低利率的信用額度。
有的人會一次性提取完畢,一年后來還20萬元。如果你提前準備好了20萬的備用金,那還好辦。
如果20萬已經花完了,到了還款期應還款還沒著落就麻煩了。我給的建議是把20萬分成4份,分三個月每個月提取5萬元,最后留5萬元等到第二年提取還本,然后逐月用還原的額度來還后面的欠款。
這樣你相當于僅僅支付一些利息,就可以接近免費的用到15萬元。
不過要用信用金的前提是,你有更好的投資,收益能夠覆蓋這部分的利息。當然如果你有兩個銀行授信,那么也是一樣的道理。
總結一下:
公司經營要想遠離財務風險,流動資產最好是流動負債的兩倍。對于家庭,生活開銷的備用金至少要準備三個月,最好是6個月。信用貸款不建議一次提取,建議分批提取,提前規(guī)劃還款的壓力。
在財務上,做以長支長的事,少做或不做以短支長的事。這樣就能遠離個人債務危機。減少家庭財務風險。
參考文章:
上一篇文章:
愛積累的磊
向他人學,與自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