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的小軍(化名)最近突然“富裕”起來,不僅不怎么向母親要零花錢,而且日子還過得挺“滋潤”,常常自己給自己買零食。一追問,原來小軍做起了生意——幫同學做作業(yè),每次收費一元錢。
“事事向錢看,有可能學壞。”昨日,他的母親宋時英苦惱地對記者說。
意外發(fā)現(xiàn)兒子挺“富有”
宋時英家住渝中區(qū)嘉陵新路65號。
最近她發(fā)現(xiàn)兒子有點奇怪:以前每到周末就會找她要三五元零花錢,可最近這兩周沒要,而她周末加班,也把零用錢的事忘了。但是,好幾次她發(fā)現(xiàn)兒子從書包里拿出干脆面或棒棒糖。
“當時以為是他爸爸偷偷給了他零花錢。”宋時英說,前天和丈夫聊起此事,叫他少拿錢給孩子,丈夫卻說,“零花錢都是你在給,我從沒給過。”
聽丈夫說完,宋時英擔心起來:難道兒子干了偷雞摸狗的事?
等到小軍放學,宋時英就追問起零花錢的事來。兒子的回答讓她大吃一驚——“幫同學做作業(yè),做一次,他們就給我一元錢。”小軍說的時候,還挺自豪。
“只幫玩得好的同學做”
小軍今年7歲,念小學一年級,“平時挺聽話,還是班長。”宋時英說,不明白兒子怎么突然變成這樣。
“不是我要的,是同學主動給的。”小軍說,爸爸媽媽來自農(nóng)村,家庭條件相對較差,城里的同學常能拿出十多元的零花錢。何曉羽(化名)是他玩得最好的同學,家庭條件好。有一次,何曉羽不想做作業(yè),就請小軍幫他做,小軍想到兩人玩得好,就答應了。第二天,何曉羽主動給他一元錢答謝他。
后來,其他同學知道小軍可以幫忙寫作業(yè),也愿意“出資”。“我只愿意幫玩得好的同學。”小軍說,對于不熟的同學,他都拒絕了。
這兩周,找小軍寫作業(yè)的有兩三人,他一周能找八到十元錢。
“媽媽說讀書是為找錢”
幫同學做作業(yè)為什么要收錢?
“媽媽說,好好讀書,將來找大錢。”小軍說,平時媽媽還常常當著他的面算賬,吃飯、上學、買玩具、買衣服花了多少錢。
看見乞丐,宋時英就對兒子說,讀書不用功,以后就像他一樣,找不到錢,流浪街頭,舔盤子。宋時英還將兒子的成績和獎勵掛鉤,考100分就獎勵2元,考上95分獎勵1元錢,如果分數(shù)沒上90分,零花錢扣1元。
“同學給錢的時候,我當時不想拿。”小軍說,可想到媽媽說的讀書為找大錢,“我想,媽媽一定會表揚我,就拿了。”
現(xiàn)在媽媽很擔心
“沒想到無心的舉動會給孩子造成這樣的影響。”宋時英說,她和丈夫老家在涪陵,她在一家超市上班,丈夫在打零工,每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經(jīng)濟十分緊張,平時非常節(jié)省,家里的每筆支出都算得清清楚楚。想到現(xiàn)在的生活全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就特別希望兒子好好學習,有本事了在城里找好工作。因此,教育兒子常用自己打比方,用金錢鼓勵。
現(xiàn)在,兒子小小年紀就學著賺錢,宋時英卻高興不起來。“這么急功近利,長大了有可能為了錢走上歧途,甚至犯罪。”宋時英很擔心。
記者 陳靜 攝影報道
專家說法
對學習認識太功利
重慶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 王浩
家長對學習的認識太功利,走進了誤區(qū)。學生在校學習,不僅學習專業(yè)知識,還學習做人。家長一味強調(diào)學好專業(yè)知識,將知識量化,忽視了對孩子人品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讓孩子急功近利,讓孩子用金錢來衡量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孩子會慢慢失去人性中美好的東西,如同情心、憐憫心、惻隱之心。
找錢不是最終目標
華中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yè)研究生、現(xiàn)任重慶金寶貝早教中心營運總監(jiān) 景銀燕
現(xiàn)在的家長不僅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智商、情商,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宋時英的做法沒有錯,但有不妥的地方。孩子通過勞動,也可以得到報酬,但不一定是金錢,如此一來,讓孩子明白,付出努力是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讓自己快樂。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孩子對錢的概念,知道錢來之不易,還知道找錢是完成自己的愿望。
我有話說
渝中區(qū)解東三小語文老師 胡欣
孩子可以有金錢意識,而且這樣的意識還不危害到別人的利益。小軍幫別人做作業(yè),得到報酬,在這個過程中,他剝奪了其他同學學習的權(quán)利,就對別人造成了傷害。
渝中區(qū)桂花園社區(qū) 袁紅梅
為找大錢而學習,弄錯了學習方向。工作是體現(xiàn)價值的一種方式,如果完全是為賺錢而學習,孩子在學習中就體會不到求知的快樂,人生就可能是缺失的。
凱道設(shè)備有限公司 陳川
其實沒這么嚴重。我上小學時,也幫同學做作業(yè),他們也給我錢或請我吃東西?,F(xiàn)在我27歲,我也沒變成一切都向錢看的那種人,人緣還不錯。
記者調(diào)查
和同學“做生意”不罕見
現(xiàn)在學生和同學“做生意”的多不多?昨日,記者在凡人心事群對40位網(wǎng)友進行調(diào)查,其中有32位網(wǎng)友表示,沒想到小學生會做同學的“生意”。6位表示聽說過,2位表示自己的孩子遇到過這樣的事。
作業(yè)槍手:在百度“暑假作業(yè)吧”、“寒假作業(yè)吧”,有上百條“代做作業(yè)”的帖子,他們有償幫助中小學生做作業(yè),自稱作業(yè)槍手。這些槍手有的是團體作戰(zhàn),成員三到八人,分工明確。他們大多是在校大學生,一月能掙1500元。
(責任編輯:劉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