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有一般人在某家吃飯,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這個時候有個人第一碗飯吃完了,需要添飯,然而這個時候這些吃飯的人還有東家都沒有人發(fā)現(xiàn)他吃完了。
于是這個人就說:“我家山上有幾顆大樹要賣,你們有沒有人要買???”
這個時候就有人問:“你們家樹有多粗啊,這個人用筷子筆畫了一下碗口,說有這個碗口粗,”這個時候大家的目光就聚焦到這個人的空碗,于是東家就派人給他添飯去了。
添完飯之后,大家繼續(xù)聊,大家問他:“你家這么粗的樹,怎么賣?多少錢?,”
這個時候,這個人說:“飯吃飽了,樹不賣了”
大家哄堂大笑。
這里用筷子比劃碗口是我們貴池傳統(tǒng)的餐桌禮儀之一,以前經(jīng)常這樣做,比劃的方式不同,意義也不同:
1、別人給你添飯時,用筷子比劃碗的深淺部位不同,表示不同的飯量:筷子比劃碗底只需要添加很少的飯;筷子比劃碗中間表示半碗飯;筷子齊碗口一圈表示平平的一碗飯,也是最大的量,不會有人說要添加堆高的一碗飯。
2、自己吃完飯,餐桌上還有其他人在吃飯,特別是有長輩或領導在場時,要和他們打招呼,這個時候是端起碗,面對大家,拿筷子在碗口比劃一圈說:“我吃好了,你們(長輩在場要直接喊出稱呼)慢慢吃慢慢喝??!”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xiàn)在大家這樣做的很少了,先吃完飯都各自玩手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