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巴倫讀書會:彼得· 林奇的成功投資
userphoto

2022.05.17 湖北

關注

這是我的第211篇原創(chuàng)文章

作者按:9月16日晚,我在《巴倫周刊》讀書會開講了“美國共同基金三劍客”系列第二場——彼得·林奇。如果大家對演講的PPT內容感興趣,可以發(fā)郵件到guanyawang@qq.com找我索取。以下是文字實錄:

大家晚上好!我是王冠亞。非常榮幸與《巴倫周刊》合作,舉辦解讀“美國共同基金三劍客”系列讀書會。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彼得·林奇是歷史上最卓越的投資人之一,他在投資界的地位,大約相當于籃球界的喬丹、舞蹈界的鄧肯。

我們來看看彼得·林奇驕人的投資業(yè)績:1977-1990年,他管理的富達麥哲倫基金,管理規(guī)模從1800萬美元增長至14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9%,基金持有人超過100萬人。由于管理規(guī)模巨大,其間彼得·林奇一共買過15000多只股票。

1

業(yè)余投資的優(yōu)勢

雖然彼得·林奇是一名基金經(jīng)理,但是他從來不以自己作為一名專業(yè)人士為傲。相反,彼得·林奇認為,“專業(yè)投資人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聰明,業(yè)余投資者也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愚笨,只有當業(yè)余投資者一味盲目聽信于專業(yè)投資人時,他們在投資上才會變得十分愚蠢?!?/p>

為什么不要盲目迷信明星基金經(jīng)理呢?彼得·林奇以自己為例,現(xiàn)身說法,他講了三點理由:“第一,我有可能是錯的。每10只股票當中,有6只股票盈利,就已經(jīng)是很好的戰(zhàn)績;第二,你可能知道我什么時候買,但不知道我什么時候賣;第三,業(yè)余投資者本身有很好的信息來源?!?/p>

彼得·林奇認為,日常生活的環(huán)境正是尋找“10倍股”的最佳場所。為什么彼得·林奇如此青睞10倍股呢?是因為10倍股有著巨大的威力,所謂“一股定乾坤”。彼得·林奇舉了一個例子,選入一攬子股票,A策略收益30.4%,B策略(增加一只10倍股)收益110.6%。唯一的區(qū)別是增加了一只10倍股,收益率瞬間飆升,與此前判若云泥。

彼得·林奇說,生活中有很多10倍股,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我這里給大家列示如下:

斯巴魯汽車:1977年,2美元/股買入。1986年,312美元/股賣出。9年上漲156倍;

甜甜圈公司:1982年,270美元/股買入。1986年,1539美元/股賣出。4年上漲5.7倍;

蓋璞牛仔褲:1976年,180美元/股買入。1987年,4672.5美元/股賣出。11年上漲26倍;

汽車旅館:1973年,371.38美元買入。1983年,4363.08美元/股賣出。10年上漲12倍;

SCI殯葬公司:1969年,980美元/股買入。1987年,14352.19美元/股賣出。18年上漲15 倍;

蘋果電腦:1982年,2000美元買入。1987年,11950美元賣出。5年上漲6倍。

所以大家不難看出,投資并不需要“劍走偏鋒”,只需要“尊重常識”。關于常識的重要性,彼得·林奇又講述了兩個截然相反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L’eggs 絲襪。彼得·林奇花了很多時間精力,來研究紡織行業(yè)上市公司,但終究沒有發(fā)現(xiàn)這款絲襪的制造商Hanes公司。林奇的妻子卡羅琳在超市發(fā)現(xiàn)了這款絲襪,試穿之后發(fā)現(xiàn)質量一流,購買方便。Hanes公司在被聯(lián)合食品公司收購之前,其股價上漲了6 倍。

第二個故事是溫徹斯特磁盤驅動器公司。彼得·林奇的朋友哈里· 漢德圖斯在《華爾街日報》上看到關于溫徹斯特磁盤驅動器公司的信息,雖然他對這個行業(yè)一竅不通,但是聽說美林證券已經(jīng)把它列入“推薦買入”,就認為買入一定是明智之舉。

漢德圖斯的妻子亨麗埃塔根本不懂投資理財,她在The Limited服裝店買入一套物美價廉的秋裝,覺得這家服裝店是一家不錯的公司。但是漢德圖斯一意孤行,執(zhí)意買入溫徹斯特磁盤驅動器公司的股票。

結果,溫徹斯特磁盤驅動器公司的股價從10美元/股跌至5美元/股;而The Limited服裝店公司股價從1979年的50美分/股漲到1987年的53美元/股,漢德圖斯選擇在高位介入,結果股價一路下跌至16美元/股。

2

專業(yè)投資的劣勢

彼得·林奇對所謂的“專業(yè)投資者”一直是不屑一顧的。他說,“有一系列的矛盾修飾詞語:博學多才的專家、震耳欲聾的沉默、巨大無比的小蝦,在這一長串名單之后,我要再加上一個專業(yè)投資?!痹诒说谩ち制婵磥?,相比于業(yè)余投資者,專業(yè)投資者有三方面的劣勢:

第一,專業(yè)投資的滯后性。

彼得·林奇說,只有在許多大型機構投資者都認為一只股票適合購買,并且許多著名的華爾街分析師將其列入推薦購買的股票名單之后,一只股票才有可能真正地吸引投資者的目光。比如說,跟蹤研究IBM的證券分析師多達56人,跟蹤研究埃克森石油公司的證券分析師多達44人。我們對比另外一家冷門公司,就能看出這其中的差距:

這家冷門公司就是The Limited服裝店,我們上文提到過,我們來看看它的發(fā)展歷程:

1969年,公司上市,當時只有一位分析師關注;

1974年,才開始有第二位分析師關注;

1975年,公司已經(jīng)設立100家專賣店,第一家機構投資者才開始買入;

1979年,總共只有兩家機構投資者買入,持股量占總流通股本的0.6%;

1981年,公司已經(jīng)設立400家專賣店,僅有6位分析師進行跟蹤分析;

1983年,其股價相比于1979年已經(jīng)上漲了18倍;

1985年,有37位分析師注意到這家公司并開始唱多,隨后公司股價掉頭下跌。

第二,專業(yè)投資的限制性。

凱恩斯有一句名言,“世人寧要循規(guī)蹈矩的失敗,也不要不落俗套的成功”。華爾街有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如果你是購買IBM的股票而使客戶資金遭受損失,那么你永遠也不會因此而丟掉飯碗。

如果你買IBM的股票下跌了,客戶和老板的問題是:該死的IBM公司是怎么搞的?如果你買汽車旅館的股票下跌了,客戶和老板的問題是,該死的你是怎么搞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專業(yè)投資者沒有動力去精選股票,他們只要拿著四平八穩(wěn)的大藍籌就好。

專業(yè)投資者還必須面對“投資業(yè)績多元化”的困境。比如說,甲公司和乙公司的養(yǎng)老金賬戶,都放在同一家基金公司理財。有一天,兩家公司的總裁相約打球,其間聊到養(yǎng)老金賬戶收益率的問題,就會相互打聽對方的收益率是多少。如果甲公司的收益率是8%,乙公司的收益率是10%,那么甲公司回頭就會質問基金管理公司,為什么自己的收益率比乙公司要低。

中國有句古話講,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是說,如果甲公司和乙公司的養(yǎng)老金賬戶收益率都是5%,哪怕都比8%要低,甲公司也不會感到不滿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基金管理公司只能給兩家公司配置一模一樣的股票,保持一模一樣的收益率,這反而限制了優(yōu)秀基金經(jīng)理的發(fā)揮。

專業(yè)投資的限制性還體現(xiàn)在集體決策的層面。彼得·林奇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在流水線作業(yè)上,每一件新襯衫都會標識“4項檢驗全部合格”的產(chǎn)品質量合格證;基金管理的規(guī)則也與此類似——入選名單中的每一只股票,往往必須得到30位投資管理人員的一致同意。

彼得·林奇認為,既然根本不存在一部由全體委員會成員共同寫成的名著或者共同譜成的名曲,那么也根本不存在一個由全體委員會成員共同選擇出來的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會取得非凡的投資業(yè)績;

我非常贊同彼得·林奇的觀點。共同意味著平均,也意味著平庸。所有杰出的作品,如《紅樓夢》《西游記》都是由杰出的文學家獨立創(chuàng)作。同理,所有杰出的投資,都是由卓越的投資家獨立決策。

另外,投資管理和投資也不太一樣。投資只需要說服自己,投資管理就必須要說服他人。據(jù)彼得·林奇介紹,基金經(jīng)理要花費1/4的工作時間向客戶和老板解釋自己的投資操作?;鹨?guī)模越大,就越是如此。

第三,專業(yè)投資的潛規(guī)則。

專業(yè)投資者要面對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內外部限制,如同是“戴著鐐銬跳舞”。先說外部限制:美國證監(jiān)會規(guī)定,一家共同基金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能超過其總股本的10%。對于任何一只股票的投資總額,不能超過基金總資產(chǎn)的5%。再說內部限制:不同的基金公司,都有一些不成文的“潛規(guī)則”,比如不允許購買有工會的公司股票,不允許購買無成長性行業(yè)(如石油、鋼鐵)的公司股票,等等;

一家10億管理規(guī)模的基金公司,至少持有20只股票,至多持有40只股票,且全部股票必須符合美國證監(jiān)會規(guī)定的持股比例上限,這就意味著很多投資機會都被排除在大門以外。對于大型基金公司來說,在全部1萬家上市公司里,往往只能挑選市值規(guī)模最大的前100家公司。富達麥哲倫基金有著90億美元的管理規(guī)模,彼得·林奇希望自己能盡可能像一個業(yè)余投資者那樣思考選股。

3

股票投資的性質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認為復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跡。我們來舉一個例子,來見識一下復利的巨大威力:1626年,居住在曼哈頓島的印第安人,以24美元的對價賣掉了這片土地,成為大家爭相恥笑的對象。那么問題來了,印第安人真的愚蠢么?

我們可以測算一下,按照年利率8%計算,經(jīng)過362年,24美元可以變成30萬億美元;按照年利率6%計算,經(jīng)過362年,24美元可以變成347億美元。而曼哈頓的價值僅僅只有281億美元。

另外,我們還可以觀察到一個現(xiàn)象:每年2%的微小差距,經(jīng)過362年,差距擴大到29萬億美元以上(接近1000倍)。我們講“日拱一卒”,每天進步一點點,長期而言,會跟對手拉開非常巨大的差距。

彼得·林奇認為,股票是長期投資最好的工具,沒有之一。1927年投資1000美元,到60年后,各種金融工具的收益回報如下:國庫券7400美元;政府債券13200美元;公司債券17600美元;普通股272000美元。

類似的觀點,杰里米·西格爾教授的《股市長線法寶》也介紹過。為什么股票投資者長期一定是回報率最高的群體?背后的邏輯是:股票投資者是一家公司的合伙人,而債券投資者只是一家公司的債權人。只要國運和企業(yè)蒸蒸日上,股票就會為投資者創(chuàng)造源源不斷的財富回報。

既然股票回報率這么高,為什么大家沒有都去買股票呢?那是因為,投資股票也是有風險的。比如美國無線電公司1929年,38.25美元/股;1967年,66.5美元/股;1986年,66.5美元/股。持有這家美國知名的藍籌股57年,年化收益率不足1%。

A股市場也很多類似的案例。比如貴州茅臺2007年12月28日收盤價139.73元/股;2014年12月5日收盤價140.08元/股。招商銀行2007年10月31日收盤價21.24元/股;2017年6月30日收盤價21.33元/股。事實一再證明,即使再優(yōu)秀的公司,買貴了也依然要面對很多年不賺錢的尷尬事實。

當然,最可怕的還不是時間消化估值,而是公司直接炸毀。彼得·林奇從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shù)里,細數(shù)了一系列消失的公司:鮑德溫機車公司(1924)、雷明頓打字機公司(1927)、萊特航空公司(1929)、玉米產(chǎn)品精加工公司(1959)……

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彼得·林奇的金句:“通常在股票并非是謹慎的投資時,人們最有可能把股票看作是謹慎的投資?!狈催^來講,也是成立的——“通常在股票并非是風險的投資時,人們最有可能把股票看作是風險的投資?!?/p>

孔子講,一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那么彼得·林奇也發(fā)出了關于股票投資的“靈魂三問”:

第一問:你有一套房子嗎?房子可以抵御通貨膨脹,在經(jīng)濟蕭條時可以實現(xiàn)資產(chǎn)保值,房子也是每個人、每個家庭擋風遮雨的心靈港灣,美國的房產(chǎn)稅還可以用來抵扣聯(lián)邦所得稅。在我看來,有一套自住的房產(chǎn),能夠極大限度地提高心理的“安全冗余”。因為在很多人眼里,股票的漲漲跌跌無法把握,但房產(chǎn)卻是實實在在可以感受到的資產(chǎn)。

第二問:你未來需要用錢嗎?用于股票投資的資金,僅限于能夠承受的虧損數(shù)量,對生活不會產(chǎn)生影響。股票資金的性質,對投資結果會有非常顯著的影響。很多大型基金,只接受長期資金+閑置資金,這是堅持“長期主義”的必要條件。

第三問:你具備股票投資的必備素質嗎?彼得·林奇列舉了投資者必須具備的一系列品質:耐心、自立、常識、超然、謙遜、靈活、冷靜、忍耐力。我以前寫過一篇《耶魯首席投資官:成功投資者必備的七大特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這里再分享彼得·林奇的一則金句:一些人自詡為“長期投資者”,但是一旦股市大跌,他們馬上就從“長期投資”變成了短期投資,在股市大跌時寧愿損失極大也會恐慌性全部拋出。在波動不定的股市中,投資者很容易陷入恐慌。

我們現(xiàn)在也能經(jīng)??吹竭@種現(xiàn)象,股市一漲,秒變股神;股市一跌,各種罵娘。大藍籌漲的時候,信誓旦旦要堅持價值投資;中小創(chuàng)漲的時候,大藍籌從“小甜甜”秒變“牛夫人”。凡此種種,都不是“長期投資”,而是“選擇性投機”。

4

宏觀預測的荒謬

我們講比爾·米勒的時候就提過,宏觀經(jīng)濟無法預測。彼得·林奇也是同樣的觀點,他說,“在幾次最嚴重的股市大跌期間,我只能坐在股票行情機前面,呆呆看著我的股票也跟著大跌。我所知道的有關股市預測的唯一規(guī)則就是每當我得到提升,股市就會下跌。”

每當彼得·林奇得到職務升遷時,股市就會下跌,這種現(xiàn)象被彼得·林奇戲稱為“林奇法則”。這讓我想到了股票市場的另一個奇特現(xiàn)象“秋官效應”,說的是從1992年鄭少秋在《大時代》里飾演丁蟹開始,凡是播出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電影等,恒生指數(shù)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損失慘重的現(xiàn)象。

其實無論是“林奇法則”還是“秋官效應”,都只是屬于“自我應驗預言”的一種,由于部分投資者相信這特殊股壇現(xiàn)象,生怕相關效應必定靈驗,從而導致他們手中的證券投資將會下挫,于是部分投資者便進行非理性的減倉,使證券市場出現(xiàn)暴跌。當然,彼得·林奇也只是在開玩笑。他還說,每當他講到“林奇法則”時,投資者就會問他,下一次升遷是什么時候。

關于如何去檢測市場情緒,彼得·林奇提出了著名的“雞尾酒會理論”:

股市上漲的第一個階段:人們都不愿意談論股票,當聽說彼得·林奇是基金經(jīng)理時,他們聽完后會禮貌地點點頭就走開了。

股市上漲的第二個階段:股市上漲超過15%,但人們關注的重點仍然在牙菌斑而不是股票上。

股市上漲的第三個階段:股市上漲超過30%,大家都興致勃勃地問彼得·林奇要買哪只股票。

股市上漲的第四個階段:大家都開始給彼得·林奇推薦股票,通常這是股市已經(jīng)上漲到了最高點并即將轉跌的準確信號。

所以,群眾往往是非常有效的“反向指標”。我身邊也有類似的故事,一次是2015年,股市沖上4000點以后,身邊談論股票的人明顯多起來了;另一次是2017年,股市站上3600點,有人問是不是可以入場了,結果股市馬上就開啟了下跌模式,非常精準。

彼得·林奇總結說,“我根本不相信能夠預測市場,我只相信購買卓越公司的股票,特別是那些被低估而且(或者)沒有得到市場正確認識的卓越公司的股票,是唯一的投資成功之道?!?彼得·林奇講得很好,我沒有什么要補充的。

5

挑選牛股的秘密

我們開篇就講過一個觀點:10倍股就在身邊。你不必成為??松镜母笨偛?,就能夠察覺到這家石油公司的業(yè)務有多么繁榮,或者是油價反轉上漲;你不必在柯達的總公司上班,就可以知道日本制造的價格便宜、操作簡單、質量上乘的新一代35mm照相機正給全行業(yè)帶來新的生機,膠卷銷量正在上升;你不必成為世界級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就可以知道一部新上映的電影大片將會推動派拉蒙影視公司或者奧利安影視公司的盈利強勁上漲。

彼得·林奇站在自己的工作角度,講述了一個案例——自動數(shù)據(jù)處理公司。這家公司在一周之內能為18萬家中小型公司處理900萬份薪水支票,盈利最差的年份同比增長也達到11%,長期持有上漲超過600倍。由于其最大的客戶都是華爾街主要的證券公司,因此半個華爾街都知道這家公司經(jīng)營得非常成功。

如果你不是華爾街精英,而是退休了,生活在鄉(xiāng)下,自己種糧食,也沒有電視看,有可能碰到很好的投資機會嗎?有的。因為你有可能因為營養(yǎng)不良而患上胃病,這里就蘊藏著一家偉大的企業(yè)——美國史克必成制藥公司。

史克必成生產(chǎn)的胃藥“泰胃美”,對于胃潰瘍病人來說,是治病的良藥;對于投資者來說,則是天賜的良機。從病人的視角看,最好的藥品是藥到病除、一次治愈的良藥;但從投資的視角看,最好的藥品是病人需要不斷服用的常用藥。

泰胃美屬于慢性病用藥,對于緩解胃潰瘍的痛苦有很好的療效,但是病人得一直服用。公司股價從1977年的7.5美元/股上漲到1987年72美元/股,也是一只10年10倍的大牛股。一般來說,類似于胃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用藥市場,是醫(yī)藥行業(yè)非常理想的細分賽道之一,從A股的實踐看也是這樣的。

彼得·林奇認為,一般來說,石油專家比醫(yī)生在買賣石油股上更具有優(yōu)勢。一般來說,醫(yī)生在投資醫(yī)藥股上要比石油專家的優(yōu)勢大得多。專業(yè)優(yōu)勢特別有助于確定是否買入那些業(yè)務已經(jīng)恢復過來一段時間的公司,尤其是那些處于所謂的周期性行業(yè)中的公司股票。

如果你開了一家固特異輪胎專賣店,經(jīng)過連續(xù)三年銷售不景氣后,你突然發(fā)現(xiàn)客戶新的訂單應接不暇,這就給了你一個固特異公司業(yè)績將要上漲的強烈信號。如果你在化工行業(yè)工作,那么你將是第一批發(fā)現(xiàn)聚氯乙烯的需求在增加、價格在上漲、庫存在減少的人。這些情況表明,生產(chǎn)商將會獲得更高的利潤。

所以,我們一定要立足自身優(yōu)勢,買自己能力圈范圍之內的公司。但我們確實能看到不少的投資者,明明本職工作是醫(yī)生,卻偏偏要去買航空股;明明本職工作是廚師,卻偏偏要去買軍工股。似乎買本行業(yè)的股票,就顯得非常不“性感”。其實不是這樣的,投資是為了賺錢,沒有必要去挑戰(zhàn)“七尺跨欄”。

彼得·林奇劃分了股票的6種類型:

緩慢增長型:比如電力公用事業(yè)上市公司,特點之一是定期支付高額股息。彼得·林奇一般不會購買增長率在2%-4%之間的公司。

穩(wěn)定增長型:比如可口可樂、寶潔、高露潔等知名大型企業(yè),年均增長率10%-12%;投資是否成功,取決于買入時機是否正確,以及買入價格是否合理。

快速增長型:特點是規(guī)模小、成長性強、成立時間短,年均增長率20%-25%,這是彼得·林奇最鐘愛的股票類型之一。投資的訣竅在于,弄清楚其增長期會在什么時候結束。

周期型:比如福特汽車公司,時機選擇是投資此類公司的關鍵。

困境反轉型:比如克萊斯勒公司,股價從低點上漲超過32倍。這類股票的漲跌,跟股市的關聯(lián)度很小。

隱蔽資產(chǎn)型:比如高爾夫球場公司,1976年市值2500萬美元,而其旗下的石料場就價值3000萬美元。

彼得·林奇還總結了選股的13條準則:

公司名稱平淡無奇:比如自動數(shù)據(jù)處理公司、鮑勃 · 埃文斯農(nóng)場、聯(lián)合石頭公司,公司名稱都非常缺乏想象力;

公司業(yè)務枯燥乏味:彼得·林奇列舉了一些公司,有的生產(chǎn)罐頭盒和瓶蓋;有的處理顧客購物時交給超市的優(yōu)惠券;有的從事租車代理,都并不顯得“高大上”;

公司業(yè)務令人厭惡:有的清理汽車零件油污;有的生產(chǎn)塑料叉子和吸管;有的制造保鮮膜和熱狗腸衣,看起來都是一些臟活累活;

公司分拆獨立上市:彼得·林奇認為,分拆出去的公司,通常具備良好的資產(chǎn)負債表,能夠獨立運作;

機構沒有公司持倉:彼得·林奇非常青睞那些曾經(jīng)風光無限又被打入冷宮的股票。很多投資者喜歡買“基金重倉”股,而彼得·林奇的思維剛好與之相反;

公司負面新聞纏身:彼得·林奇舉例說,關于垃圾處理公司就一直有很多負面?zhèn)髀?,一是處理有毒垃圾,二是受黑手黨控制。順便提一句,比爾·米勒也曾經(jīng)重倉過這家公司,獲利不菲;

公司業(yè)務讓人壓抑:比如國際服務公司,主營業(yè)務是殯葬服務,專業(yè)投資者唯恐避之不及。其實這完全是一種心理作用,投資這類公司也沒有什么不吉利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生理現(xiàn)象,要學會看淡;

行業(yè)整體增速為零:彼得·林奇說,同樣是高增長的公司,他更喜歡這家公司是在低增長的行業(yè)。因為根本不用擔心競爭的問題,只要市占率擴大,就擁有堅實的基礎;

公司存在利基市場:石料場之所以賺錢,是因為物理距離的限制,導致方圓之內根本沒有競爭對手;

公司產(chǎn)品復購率高:比如軟飲料、香煙、剃須刀等快消品、日?;A藥品,復購率都很高,復購周期都很短。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房子和汽車,購買周期很長;

公司屬于技術用戶:彼得·林奇認為,投資自動掃描儀公司,不如投資安裝自動掃描儀的超市。因為超市運用技術手段,可以使自己的成本大幅壓縮;

公司內部人員買入:彼得·林奇提供了一組數(shù)據(jù),公司員工買入和賣出的比例,一般情況下是1:2.3;極端情況下是4:1。那這種極端情況出現(xiàn)的時候,往往就是入場的好時機;

公司大量回購股票:低價回購,是公司回報股東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彼得·林奇還列舉了避而不買的6種股票:

熱門行業(yè):熱門股票總是會上漲到遠遠超過任何估值方法能夠估計出來的價值,熱門股票的下跌速度和上漲速度一樣快;

某某第二:比如下一個IBM、下一個麥當勞、下一個英特爾、下一個迪士尼,從來都沒有成為過現(xiàn)實。與其指望黑馬變白馬,不如直接買白馬更靠譜;

多元惡化:公司走多元化道路,往往會陷入兩種歧途,要么是收購價格過高;要么是經(jīng)營業(yè)務超出人們的理解范圍;

小道消息:彼得·林奇稱之為“低聲耳語”的股票,比如包治百病的草藥、違背物理學原理的新能源發(fā)現(xiàn),這種神神叨叨的股市“玄學”,毫無例外都是巨坑;

單一客戶:如果失去一家客戶會給企業(yè)帶來毀滅性災難,購買時就要非常謹慎。比如A股市場上,有一些蘋果產(chǎn)業(yè)鏈上的公司,一旦蘋果不再選擇其作為供應商,股價立馬暴跌;

花里胡哨:高級、微型、時髦、神秘的詞匯,往往會吸引一大批投資者追捧。但事實證明,這種靠“花式取名”來博人眼球、嘩眾取寵的公司,通常都沒有好下場。比如曾經(jīng)有一家公司改名叫“匹凸匹”,后來也被傳為笑談。

彼得·林奇非常看重公司的收益。收益,收益,還是收益,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收益與股價是完全正相關的關系:收益增長,股價隨之上漲;收益下跌,股價隨之下跌;收益再度增長,股價再度上漲。比如陶氏化學、雅芳公司、萬豪酒店,莫不如此。

彼得·林奇認為,市盈率的作用在于,可以用來判斷股票價格相對于公司潛在的盈利能力是高估、合理還是低估。他給投資者的忠告是:千萬不要買入市盈率特別高的股票。如果一家公司的市盈率非常高,那么未來它的收益必須持續(xù)保持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增長速度,才能維持投資者過去為其支付的高股價。

彼得·林奇還澄清了收益與股息的關系:收益是指稅后利潤,股息是指派發(fā)給股東的那一部分利潤。彼得·林奇也指出了提高收益的5種路徑 :削減成本、提高售價、開拓市場、提高銷量、剝離虧損業(yè)務。

關于如何獲取公司信息,彼得·林奇列舉了5種方式:

詢問經(jīng)紀人:如果你把經(jīng)紀人當作投資顧問,那么可以讓他來談談對所推薦股票的看法。當然,因為經(jīng)紀人通常在投資方面并不十分專業(yè),所以對經(jīng)紀人的話要有自己的判斷。

致電投資者關系部門:要注意使用話術,比如問到公司的盈利預測,不要直接發(fā)問,可以委婉地問,華爾街對貴公司明年的收益預測是多少呢?

拜訪上市公司總部:彼得·林奇認為,當公司高管的辦公室裝飾豪華之日,就是投資者開始為公司憂心之時。

實地調查:彼得·林奇為了投資汽車旅館,專程去汽車旅館住了三個晚上,實地體驗公司服務。

閱讀公司年報:彼得·林奇認為,資產(chǎn)負債表的數(shù)據(jù),對于分析研究公司非常重要。

6

財務指標的運用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彼得·林奇關注哪些財務指標:

產(chǎn)品在總銷售額里的占比:L’eggs連褲襪能讓Hanes公司股價大幅上漲,是因為其在公司銷售額里的占比高;幫寶適紙尿褲雖然利潤比L’eggs多,但在寶潔公司銷售額里的占比低;

市盈率:拿收益增長率與市盈率相比較,收益增長率(%)大于市盈率則視同低估,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PEG估值法”;

現(xiàn)金頭寸:福特汽車公司1987年凈現(xiàn)金頭寸83.5億美元,每股凈現(xiàn)金價值16.3美元。當市價為38美元/股時,實際意味著股價僅僅為21.7美元/股,折合市盈率3.1倍。巴菲特買喜詩糖果的案例,也與之類似;

負債因素:福特公司的股東權益與負債的比率是180億美元:17億美元。這里補充一下,考慮負債因素,通常是從底線思維的角度展開的。因為有很多知名企業(yè),都是敗于資金鏈斷裂;

股息:真正關鍵的問題在于,是否派發(fā)股息如何影響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和股票價格;

賬面價值:巴菲特的新貝德福德紡織廠5000美元/臺的織布機,清算價值只有26美元/臺;

隱蔽資產(chǎn):漢迪·哈曼公司的大量黃金、白銀、鉑金等貴金屬存貨,以初始成本入賬,實際價值約合19美元/股,而股價僅僅只有17美元/股;

現(xiàn)金流量:皮格鋼鐵公司每年可以獲得1億美元現(xiàn)金流入,但必須拿出8000萬美元更新高爐。這種資本支出較高的企業(yè),芒格也非常不喜歡;

存貨:高檔白酒、珠寶首飾、汽車、手機、連衣裙,對存貨管理的要求完全不同;

增長率:同樣的每股收益,如果增長率是20%,10年后會增長到6.19美元;如果增長率是10%,10年后僅能增長到2.59 美元;

稅后利潤:英文叫bottom line,就是指財報的最后一欄——利潤,翻譯時不要直譯成“底線”。稅前利潤率越高的公司,其經(jīng)營成本越低,反之亦然。

7

股票分析的要點

剛才我們在第五部分,講了很多股票投資的方法和細節(jié)。彼得·林奇列了一個股票分析清單,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通用指標:

市盈率:跟其他同類公司比,跟歷史數(shù)據(jù)比,是低估還是高估;

機構持股: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越低越好,“基金重倉”未必就是很好的參考指標;

回購:公司回購(包括管理層買入)都可以視為積極的買入信號;

收益增長情況:時斷時續(xù)or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

資產(chǎn)負債狀況:檢查是否安全,比如某大型房地產(chǎn)企業(yè)集團今日的債務危機,就是非常鮮活的案例,我看報道說總共有1.97萬億債務,其中1.5萬億債務都是1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而這家企業(yè)旗下在香港上市的三家公司,總市值加在一起也只有1200億港幣;

現(xiàn)金頭寸:如果股價跌破每股凈現(xiàn)金,則意味著極度低估。這是比破凈更安全、更保守的衡量方法。

第二部分,分類指標:

緩慢增長型:主要關注是否長期持續(xù)派發(fā)股息;能否定期提高股息;股息在收益中的占比。

穩(wěn)定增長型:主要關注買入價格的高低,決定了股票投資的成?。辉谛苁袝r是否抗跌。

快速增長型:對于長期保持25%以上增長率的公司保持戒心;檢查公司業(yè)務是否具有廣闊的增長空間;銷售增長是否放緩;是否能夠復制原有的經(jīng)營模式。

周期型:密切關注存貨變化以及供需平衡情況;了解所持有公司所處的行業(yè)周期。

困境反轉型:主要關注公司擁有多少現(xiàn)金、多少債務?能夠存活下來?破產(chǎn)公司大多亡于現(xiàn)金流。

隱蔽資產(chǎn)型:主要關注公司是否有隱蔽資產(chǎn)?隱蔽資產(chǎn)的價值是多少?

8

買賣時機的選擇

什么時候是最佳的買入時機?彼得·林奇說,“在股市崩盤、大跌、激烈振蕩、像自由落體一樣直線下跌的時候,可能你的內心嚇得直喊'賣出’,此時如果你能鼓足勇氣保持理智,你將會抓住你做夢都想不到竟然會出現(xiàn)的投資良機?!?/p>

什么時候是最佳的賣出時機?彼得·林奇按照股票類型給出了不同的建議:

緩慢增長型:上漲超過 30%-50%;基本面情況惡化。

穩(wěn)定增長型:市盈率超過盈利增長率;市盈率高出正常水平;增長率開始放緩。

快速增長型:不要過早賣出一只潛在的10倍大牛股;新開設的分店經(jīng)營慘淡。

周期型:擴張周期結束;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公司存貨不斷增加。

困境反轉型:最佳時機是公司轉危為安之后,所有的困難已經(jīng)得到解決。

隱蔽資產(chǎn)型:等到資本大鱷出現(xiàn),并購會促使“價值發(fā)現(xiàn)”的到來。

9

股市常見的誤區(qū)

彼得·林奇列舉了股市的12種錯誤觀點:

股價不可能再跌了:底在底下。

這只股票跌到底了:抄底常常如同徒手去接下落的飛刀。

股價不可能再漲了:頂在頂上。

股價已經(jīng)這么低了:1 美元/股的股票可以合股,變成5美元/股,再跌成1美元/股。

股價還會漲回來的:歷史上的柯達公司、安然公司,都造成了無數(shù)投資者財富的毀滅。

黎明前是最黑暗的:黑暗之后不一定是黎明,有可能是更恐怖的暗夜。

等到股價反彈再賣:除非對公司有足夠信心,否則不要以成本作為加倉的理由。

保守型公司很安全:行業(yè)和公司發(fā)展環(huán)境都是動態(tài)的,要實時檢查和監(jiān)測。今天才看到網(wǎng)上的新聞,說一位投資者融資買格力電器爆倉了。在任何時候,單票+杠桿都是非常危險的。

等不到上漲就賣掉:通常是“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沒買到牛股就是虧:之所以覺得錯過的牛股太多了,是因為“錨定效應”作祟。

要抓住下一只牛股:黑馬變成白馬的概率極小。

以短期股價為標準:漲了就自詡“股神”,跌了就大罵“垃圾”,根源在于沒有估值錨。

10

兩次旅行的感悟

彼得·林奇分享了自己在愛爾蘭之行和馬里蘭之旅的兩次經(jīng)歷,一頭一尾,遙相呼應,我覺得還挺有意思的,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開篇講的是愛爾蘭之行:1987 年 10 月,一片樂觀情緒下,美國股市崩盤。彼得 · 林奇的教訓是,當投資組合里現(xiàn)金比重很小時,千萬不要出國旅游。

結尾講的是馬里蘭之旅:1982 年 8 月,一片悲觀情緒下,美國股市開啟長牛行情。彼得 · 林奇當時滿倉,持有的全部是股票,不持有任何現(xiàn)金。此時出游,整裝待發(fā),感覺極佳。

冠亞說

彼得·林奇作為歷史上最出色的基金經(jīng)理,給我的啟示無疑是非常多的,我把千言萬語,歸結為三句話:

一是不知足。彼得·林奇極其勤奮,每年調研超過400家上市公司,敬業(yè)程度令人嘆為觀止。像我這樣每天晚上9:30就下班的,在大佬面前只能算是“摸魚”;

二是知不足。彼得·林奇認為,專業(yè)投資者也有很多劣勢和局限。作為頂級投資人,彼得·林奇非但沒有高人一等,反而鼓勵業(yè)余投資者樹立信心,可見胸襟之開闊;

三是知足。彼得·林奇在人生的高光時刻選擇急流勇退,在江湖留下了一個瀟灑的背影、一段美麗的傳奇。就像一部大戲,在高潮處戛然而止,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一)
跟隨彼得.林奇學投資
彼得·林奇“金句”
彼得·林奇:投資者入市前,先問自己3個問題
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經(jīng)典語錄十四則
[大師的投資之道] 第一理財家彼得·林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