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上樹釣法又稱為粘魚,是競技釣高手在比賽當中摸索出來的新的釣法。此釣法是在浮釣的基礎(chǔ)上加以改進而來的,當釣手在鯽魚密度相當大的時候,把浮漂向下?lián)镞M行釣浮,魚在窩點形成魚圈時開釣。這時把鉛皮座向上推至漂腳下,使漂的翻身加快,讓子線下擺的幅度增大,下沉速度放慢,讓魚去追餌。
“螞蟻上樹”的調(diào)釣原理:此釣法就是將鉛皮座向上推,使子線延長,使鉤餌下降的時候餌料呈現(xiàn)出更仿生的狀態(tài),使魚就餌更放心。餌料霧化要好(注意:麩類添加要適量,否則魚群容易亂層),就象一群螞蟻一樣接二連三的快速上浮,直至拉到水皮,這種釣法被形象的稱之為'螞蟻上樹''。
適用魚情:
1. 垂釣水域魚種較多,諸多魚類生活在不同的水層,使用“螞蟻”上樹延緩餌料的下降速度,在鉤餌下降過程中,會增加不同水層魚類進食的幾率。
2. 早春和晚秋,各層水溫頻繁變化,魚兒時常變換水層,可以用這種釣法掃描水層,增加中魚率。
3. 競技釣時,鯽魚密度大,用這種釣法可以保證上魚速度。
牽水牛:
近來比較流行的一種釣法,和釣近的“扎蛤蟆”相反,它主要用于競技和黑坑,在限竿長的時候盡可能釣遠些。操作方法是將鉛墜推到浮漂漂腳位置,掛大餌拋滿竿,這樣子線和鉤餌會落在浮漂前方。
適用魚情:
魚受到驚嚇,不敢靠近岸邊或者魚群在靠近水域中間的位置扎堆,用這種方法能釣的遠一些,用牽水牛釣法建議選用小號的短身浮漂。這種釣法的缺點是要打滿竿,中大魚后不好容易立不起竿子造成拔河。
扎蛤蟆
扎蛤蟆釣法又稱為扎邊、摳邊,用于應對魚溜邊等情況。它是一種釣近的玩法,在黑坑非常流行,在比賽中更是頻繁應用,它對鯽鯉非常有效。主要針對溜邊魚、猾魚、輕口魚等魚情。
適用魚情:
1. 很多新魚經(jīng)過長途運輸或不適用新環(huán)境的水情,都會出現(xiàn)“溜邊”、“抱團”的現(xiàn)象,這時,想要垂釣新魚,使用“扎蛤蟆”釣近的方法,會比釣遠處效果好很多。
2. 適宜垂釣老猾魚,通常情況下,釣友們在結(jié)束了一天的垂釣之后,會隨手把餌料扔到岸邊近處的水里。長此以往,塘里的魚就會到岸邊停留、巡游、覓食。
有風的情況下,水面上的主線需要壓到水下,輕輕一提竿鉤便會動;如果水面上沒有風,則不需要壓風線,揚竿時需要短小而有力的動作,至少讓水面的線快速繃直,揚竿的力量傳導到魚鉤上,但是弧度不要過大,弧度過大容易使鉤和鉛墜纏到竿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