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倒貼
默認分類 2010-10-26 20:33:36 閱讀25 評論 字號:大中小 訂閱
這種習俗,傳說起源于清代恭親王府。那年正值春節(jié)前夕,大管家為了討好主子歡心,按例寫了幾個斗大的“福”字,叫人貼于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一家人丁因目不識丁,竟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福晉十分氣惱,便想鞭打家丁。幸好大管家是個能說善辯之人。他怕福晉怪罪下來珠連自身,慌忙跪倒陳述道:“奴才常聽人說,恭請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恭親王福晉一聽,也合情理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府福到(倒)了,古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沒學問的奴才,還真想不出這種招式呢!”隨賞管家和家丁各五十兩銀子。后來,倒貼“福”字之俗由達官府第傳入百姓人家,而且人們都愿意聽過往行人或頑童們念叨幾句:“福倒了!福倒了!”以圖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