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文/陳德民
? ? ?我認識河南作家李建新先生快20年了,期間我們有過多次見面和鴻雁傳書、電話神聊的機會。他那股對事業(yè),對文學的執(zhí)著精神,以及他的學問和為人我是甚為敬佩的。
李建新是一位很有擔當且具責任感的文人。
? ? ?他胸懷家國,當年作為豫北地區(qū)一個地處邊遠偏僻的縣文化館館長,目睹全縣人民因經濟條件所限,導致文化場館落后,嚴重影響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他“身為館長,常憂心忡忡、夜不安寢?!保ㄒ姟冻廄S文集》第三卷《重建文化館題記》)。為了扭轉現(xiàn)狀,他不計個人得失,甘于無私奉獻,主動跑項目爭資金,把一個縣級的文化館建成比很多市級文化館設施還要齊全的文化機構,館內設多功能排練廳、動態(tài)藝術展廳、靜態(tài)藝術展廳、非遺展廳、老年活動室、鋼琴教室、錄音棚、志愿者工作室等功能室22間,常設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10多項,有青年書畫組、云端藝術團、老年合唱團等多個館辦文藝團體。文化館館舍周邊環(huán)境優(yōu)美,是長垣名副其實的政治、經濟、文化、休閑的交匯中心和標志性建筑之一。讓全縣人民有了學習文化知識,陶怡高尚情操的文化活動場所。在他主政文化館期間,因工作出色,單位和他個人多次被評為先進單位和優(yōu)秀工作者。2016年,根據(jù)文化部網站公布《文化部辦公廳關于公示第四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結果的公告》,長垣文化館被評為國家一級館。從這里我們可以感知李建新先生對長垣文化館所付出的非凡心力。l
李建新是一位善于從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文學創(chuàng)作領域廣泛的作家。
? ? ?在他幾十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里,他善于和底層群眾交朋友,從豐富多彩的百姓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閃光點,從氣象萬千的社會各階層去挖掘創(chuàng)作素材,使作品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為了全面展示改革開放帶給人們思想觀念以及物質、文化生活的變化,滿足人們對精神食糧的追求,他孜孜以求,勤奮探索,不斷拓寬創(chuàng)作視野,在其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諸多體裁的文學藝術作品中,他給讀者呈現(xiàn)的都是真實的生活畫面,書寫的都是人們熟悉的人物形象,作品中一些語言的運用,較好地將帶有地方特色的方言俚語穿插其中,讓讀者從他的文字中深深感受到豫北大地中原文化的永恒魅力。在收入《硯齋文集》的四部作品《詩海陶情》《梨園春風》《文學四式》《經史雜詠》的每篇詩章里,我通過管窺蠡測,不禁對作者帶給我們的這份獨具匠心的精品佳作而折服。他的小說作品構思精巧,如《連環(huán)套》《芙蓉女》等,顯示了作者別具一格的創(chuàng)作風格;他的散文作品語言質樸雅談,讓讀者從平實中領悟人生的哲理;其詩詞歌賦、戲劇影視作品則各具特色,彰顯了作者獨特的藝術才華。
李建新還是一位學養(yǎng)豐厚的地方文史專家。
? ? ?作為一位作家,李建新是一位文學創(chuàng)作的“全面手”;作為一位文化工作者,他又是熱心地方文史資料收集、整理、研究的專家學者。長垣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境內有浮丘店仰韶文化遺址,大崗、宜丘、蘇墳等龍山文化遺址,證明早在六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勞作生息。從西周時期,便開始有史書記載這里的政權更替。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以后,長垣開始設縣,直到2019年撤縣建市。兩千多年的文化積淀,給長垣留下了浩瀚的文史寶藏。李建新為了將那些散失在民間、封存在檔案里的史料激活,他不辭勞頓,四處考證,把大量的時間用于博覽典籍查閱資料,實地考察詳細筆錄,他在《經史雜詠》一書中記載的都是他常年精心整理的具有地方厚重歷史文化的篇章,其中《廣泛呈現(xiàn)的龍鳳文化》詳細地闡述了流傳在長垣境內的民間風俗文化的歷史淵源,具有相當?shù)奈氖穬r值。他根據(jù)工作實際撰寫的《關于弘揚長垣歷史文化的思考與建議》一文,為長垣這座文化古城的再造出謀獻策,體現(xiàn)了一位文人愛鄉(xiāng)愛土的廣博情懷。
? ? ?閱讀這四冊近七十萬言的《硯齋文集》,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個地方文化的繁榮與傳承,是關系千秋的宏大的文化工程,離不開一代又一代像李建新這樣具有真正文人素養(yǎng),甘心以一腔熱血奉獻鄉(xiāng)土,以飽滿激情歌頌家鄉(xiāng),以真實的文字記錄歷史的文化精英。
? ? ? ? ? ? ?2020年8月11日于金陵逸耕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作者傳略
陳德民 ?評論家、作家、出版人。代表作:長篇小說《紅杉樹下》、古風體七言長詩《印象南京》、文學評論集《燈下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