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下》:“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孟子在覲見齊王時問道:“大王曾經(jīng)和莊子談?wù)撨^愛好音樂,有這回事嗎?”這里的“語”,意為“告訴”,讀yù。
語yǔ,是本字最常見讀音,而當讀yù時,屬于破音異讀。破音異讀,也叫“讀破”“破讀”。在不改變一個字的聲母和韻母的前提下,通過改變一個字的常規(guī)讀音而使其詞性和字義發(fā)生變化。
就如“語莊子”——告訴莊子?!罢Z”從名詞轉(zhuǎn)變?yōu)閯釉~,從語yǔ的本義,轉(zhuǎn)變?yōu)椤案嬖V”。
但破音異讀,不等同于多音多義字。也并不是詞性產(chǎn)生變化,就必須破音異讀——語讀yǔ時,本身是可以做動詞的,比如出自《戰(zhàn)國策》的成語“同日而語”,這里語就是動詞,表談?wù)摗?/p>
語,在讀wù時,通“悟”,《莊子·漁父》:“甚矣子之難語也!”在現(xiàn)今使用的版本中,有的也直接寫作“悟”。
破音異讀的用法其實很簡單,
但知讀音僅是表象,
最重要的是明確字的訓(xùn)詁,即字義,
才能分清楚何時該用破讀。
尋音知古,任重而道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