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
前不久讀完了安娜·安德烈耶芙娜·阿赫馬托娃的詩集。
傍晚的光線金黃而遼遠,
四月的清爽如此溫情。
你遲到了許多年,
可我依然為你的到來而高興。
阿赫馬托娃,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的月亮”。而今天要寫的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則是“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普希金在中國可謂大名鼎鼎。我們小時候幾乎都背過那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zhèn)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現(xiàn)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當時在讀的時候,感覺真是一首很雞湯的詩歌,然而卻又透著一些虛無主義的調調。
再后來,了解到普希金更多。普希金的一生坎坷,卻又充滿浪漫色彩。他的生命終止于一場決斗,享年38歲。偉大的詩人,將人生的謝幕也演繹得如此有詩意。
這本《普希金詩選》伴隨我已經十幾年了。這是來自一位好友的禮物。當時她要離開這座城市,再到后來,她輾轉到了地球的另一個角落。走之前,她把這本書給了我。
當時年紀比較小,卻也讀得很認真。這次再讀,看到曾經用筆劃出的句子,不禁感慨人的成長與改變。曾經打動我的句子,我依舊明白它們?yōu)槭裁从|動我的心弦,但是現(xiàn)在讀來已經沒有太多感覺了。而現(xiàn)在讓我心潮澎湃的文字,曾經的自己卻也是看不到的。
這本書已經泛黃。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忽然想起上學前媽媽給我買過的兩本書,在上一次搬家的時候好像丟掉了??偸窃诤芫弥?,懷念曾經丟掉的一些舊書,比如小學的課本。
可我們總是沒辦法留下所有的東西,但是記憶也不是永恒的。所謂生活中的遺憾,或者說是不可得,也就是這樣吧。
現(xiàn)在能做的也便是整理和記錄。有一些感謝的話,不知從何說起,也便作罷。
有人說過:青春太美好,怎么過都是浪費。
玫瑰的凋零總是讓人心傷。但是不要忘了還有盛開的百合。
多情的年少,俏皮得真實。
同樣是描繪青春的一首詩。我好像一直深信一句話:人不癡傻枉少年。
而我愿意一直癡傻,一直年少。
很多心傷是無法共情的。一些人選擇不再相信。而身邊的人,即使是把心掏出來,也無法安慰他們心里結上的冰霜。
“凡可愛的都不可靠?!?/span>
又如何去反駁呢?
這首《自由頌》的傳頌度很高。
自由可以有很多個維度,大到國家,小到個人。
大家應該都對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詩歌《自由與愛情》耳熟能詳。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仔細想想,的確自由是最重要的。
我似乎可以想象這般景象。她一個人靜坐在峭壁之上,面對著寬廣的天空和大海,傷心和孤單卻是無人分享。
我喜歡這首詩結尾的懸念。
“任憑誰也配不上她的天藍色的愛情……
但如果?”
我始終相信“相信”的力量。再糟糕的一切都會過去。堅信自己的珍貴。不要彷徨,不要害怕。
這首歌讓我記起幾年前看到的一句話:“或許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個過客,但是你不會再遇見另一個我?!?/p>
當時間將深刻稀釋成淡淡的記憶之后,我的名字對于你有什么意義?這件事對“我”來說已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你”能依舊面帶微笑地記得曾經的溫存,那一瞬便是好的。
遭遇挫折時,請記得:
世界和我,愛著你。
或者:
世界和我,愛過你。
這是一首關于等待的詩。而等待,大多數(shù)都是難過的。
楊過和小龍女分別16年后終成眷屬,然而16年的煎熬卻如蝕骨之痛。
許多故事卻沒有快樂的結局。一些生命消失在時間里,一些情感消逝在了年歲中。時間可以治愈一切,也可以摧毀一切??墒侨诵氖菑姶蟮模Y局其實都是由人來書寫的。我們可以選擇消磨、等待,或者行動、生活。
即便是再平靜的一顆心也會有波瀾。
詩人允許自己有片刻的幻想,甜蜜和痛苦并存。
在作品中,普希金總是能表現(xiàn)出難能可貴的釋然和大度。而在生活中,拿得起放得下卻總是不易。
無論是在哪個時代,世人都在追尋“歸屬感”。
我想到張繼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當時的張繼是想家的,但是哪個家呢?家在哪里呢?
有人說過,只有去了遠方才有家鄉(xiāng)的概念。對于曾離開家鄉(xiāng)很多年的我來說,我是贊同這句話的。但是,我可能更加傾向一千多年前蘇軾說的那句話: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其實家在哪里并不重要。所謂的歸屬感無非是找尋內心的那份平靜和安定。如果打從內心感到幸福,身在何處并不重要。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Go your own way; let others talk!
同時要做到堅強、淡泊。
最后摘錄的這首詩有點喪。對于衰老這件事,能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的確是不容易。
不知道為何,我想到幾位中國的現(xiàn)代詩人。比如余光中、鄭愁予、洛夫……
“詩人老去,而詩年輕?!?/span>
因為詩是年輕的,所以詩人也是長存的。青春不只是年歲,更是一種帶著光彩的心態(tài)。
前不久看了治愈系的高分電影《人生果實》。正如很多評價所說,這是一部令人不懼怕婚姻和衰老的電影??赐觌娪爸?,我引用了朱生豪給宋清如寫的情話。也一同收錄在這里,作為結尾。
“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一定很可愛。而且,假如你老了十歲,我當然也同樣老了十歲,世界也老了十歲,上帝也老了十歲,一切都是一樣?!?/span>
我最喜歡的詩篇之一,寫到最后卻差點忘記收錄。我曾經在“為你讀詩”上看到過另一個譯本,昨天作為預告發(fā)在了朋友圈里。
這是詩人最后的告白與告別。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好像又回到了之前說過的那句話。
世界和我,愛過你。
The world and I, loved you.
圖|Luna、網絡
文|Luna
風格|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