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小編教大家剝栗子,此文一出,后臺"剝"得不亦樂乎,看著粉絲們滿滿的關心留言,小編感動死了!
原來,剝栗子的高手真在民間,不少朋友又提供了一些好方法。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剝剝不如眾剝剝。
把栗子洗干凈直接上鍋蒸,蒸熟了放在干燥的地方晾干,能曬干更好,當干到拿起來搖晃可以聽見仁在里面動響的時候,指頭一捏皮就開了……這樣吃板栗肉比較干燥,要多嚼,越嚼越香喔……
在煮開的水里加大把鹽,然后把十字開口的栗子丟進去煮10分鐘,這樣剝起來秒秒鐘的事兒。
還有一個方法也可以,屢試屢爽,就是把外面那層硬殼剝開,剩下帶絨毛那層放到開水里煮1~2分鐘,待水溫就開始剝,放涼了就不好剝咯,要記得是溫水的時候撥!
在栗子上切十字口的時候,可以用剪刀剪個十字架,可以避免切到手!
這是多么貼心的粉絲啊!有了大家的支援,這栗子皮根本就不是事兒。
處理栗子的事情解決了,接著當然是如何把這健康的栗子做成健康的美味,且看——
最直接、最簡單的
自己家就直接用灶臺的大鍋先把板栗蒸熟,然后把鍋燒熱直接炒,不像街邊的炒板栗那樣放沙子啊,炒到皮自然爆開就熟了,鍋里有時會噼里啪啦的,聲音挺大,有一定殺傷力,所以鍋蓋必須蓋好。當然只會有部分爆開,這樣加工出來,不用提前用刀劃破皮一樣好剝,而且更好吃,因為皮劃開后炒或蒸的時候會流失熱量和水分,口感會變差。
對于普通家庭,沒有大鍋,也有解決辦法。板栗提前一周風干,放入電餅鐺內(nèi),加熱到聽到爆破聲,關電源,小心掀開一點縫隙,放掉熱氣,這時候千萬不要直接打開,因為有可能會被爆開的板栗傷到,十分鐘后再打開就沒事了,這種做法叫“干煲板栗”,比糖炒的好吃哦!
友情提醒:栗子雖好,可不要貪吃哦,營養(yǎng)太豐富了,不好消化,容易放屁,吃多了離人群遠點。
就在11月26日,中國藥膳研究會表示將17種貼近民生的藥膳被正式列入《常用特色藥膳技術指南(第一批)》,這可是而板栗燒雞塊就位列其中。
看看小編的朋友圈吧!就知道“板栗燒雞塊”是有多么得深入民心了!
怎么樣!我大中華的板栗燒雞的確是深深印在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吧!就算用火雞,也拼著要試一試!
2. 架鍋起火,待鍋微熱先爆香蒜、姜片,然后倒下雞塊煸炒(因為慢慢肉本身會出一些油,小編的做法這里沒有再放油;如果是習慣先用沸水焯一下肉塊的,煸炒時可以加少量的油)。
3. 炒至雞塊大部分變色,倒入冰糖翻炒上色,至所有雞塊都均勻地裹上一層糖色。
4. 烹入料酒,加入醬油繼續(xù)翻炒均勻。
5. 加入清水,根據(jù)鍋的大小,沒過雞塊表面即可,大火煮開后,改小火慢燉約45分鐘。
6. 出鍋前15分鐘加入板栗,與雞塊一起煮燉(板栗要晚點放,不然會煮的太碎,口感不好)。
7. 出鍋前,入芝麻油翻炒均勻,撒上稍許白芝麻,拌勻出鍋。
友情提醒:如果愛重口味的,還可以在第4步同時,加入八角、桂皮、香葉、干辣椒等佐料,這個就成了紅燒口味了,也是很好吃的。除了雞肉,排骨、鴨肉也都是板栗的好搭配。
待到一揭鍋蓋,滿屋盡是飄香。經(jīng)過小火煨煮,板栗的香氣和肉的味道相互滲透,口感恰到好處,醬香濃郁,唇齒留香。宴客時若能拿出這樣一道硬菜,一定是特別的出眾長臉。
更關鍵的是,不僅好吃,而且能健脾補腎,適用于脾腎兩虛證人群食用(這群人物,常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氣短,乏力,腰酸,怕冷等),也適合亞健康或健康人群用作日常食養(yǎng)保健。配上這么一段解說,保證你的板栗佳肴瞬間被席卷盤空。
1. 栗子剝皮、洗凈,盡量切碎,備用。
2. 粳米粉和糯米粉放在一起混合,粉中加適量白糖(可根據(jù)個人口味決定多少),80℃的水放入粉中,揉成團。
3. 在容器底部抹上油。將粉團放入容器中,壓實。
4. 在粉團上鋪一層板栗、鋪一層桂花醬。
5. 上鍋蒸20分鐘就可以了。
6. 蒸好的粉團可以切出任何你喜愛的形狀,裝盤。
秋冬的午后,無論是一個人泡一杯紅茶,配上這栗子桂花糕,翻幾頁讀書筆記,“冒充”一下小資情結;還是約上三五好友,在廚房里忙乎一陣后,窩在一起,吃吃笑笑,打打鬧鬧,八卦那些我們曾逝去的青春,都是極好的……
天冷了,煮一碗軟糯營養(yǎng)的栗子山藥粥,爸媽的胃一定溫暖歡喜。
材料:大米150克、栗子8-10粒、山藥50克。
做法:
2. 山藥去皮,切小粒,放入涼水中備用。
3. 大米洗凈,倒入鍋中,加入1大碗清水,大火燒開。
4. 倒入栗子煮約15分鐘。
5. 然后倒入山藥粒,繼續(xù)煮至大米和山藥軟爛。
俗話說:“腰酸腿軟缺腎氣,栗子稀飯賽補劑?!崩踝由剿幹嗉饶芘c粳米一起健運脾胃,增進食欲,又能補腎強筋骨,尤其適宜于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腰膝酸軟無力、步履蹣跚的老年人服食,也對老年人腎虛大有裨益。
——編輯:芃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