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好出釣時機
夜幕降臨,黃顙魚會從躲藏的地方游到水邊覓食,見到葷餌就會吞下去。從黃昏到午夜12點,是釣黃顙魚的最佳時間;12點以后,魚訊就趨于平淡了。直到凌晨4點前后,再次進入覓食高峰期??偟膩碚f,黃顙魚陰雨天比晴天好釣,夜晚比白天好釣,大雨前后釣渾水和流水也都會有不小的收獲。
夜釣黃顙魚,釣友應(yīng)在白天先把窩子打好,天黑前準備就位,天黑時即可施釣了。通常天氣晴朗、人感覺比較舒服的時候,黃顙魚開口的時間要早些,反之則晚些。晚上7點到9點通常是釣獲黃顙魚的高峰期,如果這個時間段沒有上魚,那就說明窩子里沒進魚,應(yīng)該盡快更換釣點。
二、釣點選擇
在水庫釣黃顙魚,漲水時要找有水灣的地方,釣淺水最好水深不要超過2.5米。退水時要找主河道,釣深一點,水深3~5米都可以。在河道黃顙魚,要選回水灣或有落水的下方及支流交匯處,這些位置都是好釣點。如果釣點地處靜水區(qū)域,要選擇水草邊緣、有坑洼的位置或陡坎處下竿。
如果釣點地處流水區(qū)域,就要選擇漩渦的邊緣、回流或緩流處,最好是有水草的位置下竿,當然進水口兩側(cè)也是首選釣點。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何種水域,有亂石堆的位置都是好釣點,但如果水底石塊較多,則容易掛底。
岸邊草叢中間的沙質(zhì)水底也是釣黃顙魚的好釣點,因為水底沙灘平整,餌落在上面十分醒目,很容易被黃顙魚發(fā)現(xiàn)。水邊常有落水的飛蛾和昆蟲,一些微小的水生動物也愛在夜晚的水邊活動,這些都是黃顙魚獵食的目標,沿岸覓食就成了它們的習(xí)性。
三、餌料運用
誘餌可將蚯蚓切成小段,或者將雞肝、雞骨或豬骨搗爛后和進泥巴,再拌入豆餅或雞、魚飼料拋入水中打窩。加入豆餅或雞、魚飼料可以引來小雜魚,進而誘來黃顙魚群,甚至還可吸引其他魚種前來覓食增加魚獲。另外,也可以使用養(yǎng)過蚯蚓的泥土打窩,不用打窩器,直接投進窩點就可以,因為這種泥土里含有黃顙魚喜愛的小蚯蚓或小蟲子。
釣餌建議使用鮮活的綠蚯蚓或紅蚯蚓,掛鉤時從蚯蝴的1/4處穿入,從另一頭的1/4處穿出,保證其在鉤上不斷蠕動,以增加其誘感力,引魚吞食。當然,也可以將動物肝臟切成小條狀掛鉤施釣。
四、釣組配置
黃顙魚雖然個體較小,但吃餌兇猛,魚竿建議選用4.5~6.3米中硬調(diào)竿。魚鉤建議使用雙鉤,鉤要大點,9至11號均可,因為黃顙魚體小口大,常把鉤吞進喉嚨,鉤大一些便于摘取,另外魚鉤大了,魚餌也相應(yīng)變大,誘魚的效果較好。
子線建議使用防咬線,上下鉤距5厘米左右,主線建議使用2.5號線,以免遇到個體較大的其他魚種時斷線跑魚。建議用大一點的浮標和重一點的配鉛,這樣雙鉤入水比較快。夜光棒以剛剛露出水面為好,然后就釣這個目數(shù),釣鈍一點也沒有關(guān)系,黃顙魚吃口比較兇猛。最好多準備些綁好的魚鉤。黃顙魚常把餌吞講肚子,摘鉤不便時可以直接剪斷釣線,回家后再取出來。
五、釣法和注意事項
黃顙魚吃餌時張大嘴巴一口咬住餌后,再吞咽下去,所以黃顙魚適合懸墜釣,傳統(tǒng)釣雙餌落底,黃顙魚吃餌很費力。黃顙魚吃餌兇猛,吞餌即走,浮標表現(xiàn)為黑標,少數(shù)為浮標上浮。因此如果出現(xiàn)魚兒反復(fù)逗標,釣友不要急于提竿。黃顙魚中鉤后,常常會發(fā)出“咕咕”的叫聲,兩根胸不停地做出威脅的動作。
黃顙魚的鰭刺有毒,摘鉤時應(yīng)格外注意,否則被刺傷后會血流不止,疼痛難忍,傷口也不易愈合。建議釣友摘鉤時使用干毛巾、摘鉤器。操作時先用干毛巾包住魚,手抓住魚的頭部,用力使其張開嘴巴,然后用摘鉤器從魚口中取出魚鉤。最好帶上酒精和創(chuàng)可貼,如果被黃顙魚扎到,馬上消毒保護好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