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紫花地丁
花果期:4月中下旬—9月;花紫色
別名:野堇菜、光瓣堇菜、光萼堇菜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同時(shí)這種花還具有解蛇毒的功效,可以敷在敷在皮膚上;還有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因?yàn)樗锩鎿碛幸环N成分,這種成分是一類多酚化合物可以抗癌防癌之類的作用。
2、蒲公英
花果期:4—10月;花黃色
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
清熱解毒 :可用于熱毒證,尤善清肝熱,治療肝熱目赤腫痛,以及多種感染、化膿性疾病。
消癰散結(jié):治療熱毒壅結(jié)于肌肉所致的癰腫瘡毒,高熱不退。對(duì)乳癰有良效,能解毒散結(jié)通乳。
3、鴨跖草
花果期:5—11月;花淡藍(lán)色
別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葉
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熱,解毒,利尿。
4、阿拉伯婆婆納
花期:3-5月;花淡藍(lán)色
別名:波斯婆婆納
解熱毒。主治腎虛,風(fēng)濕,瘧疾。
5、酢漿草
花果期:2-9月;花黃色、紫粉色
別名:酸漿草、酸酸草、斑鳩酸、三葉酸、酸咪咪、鉤鉤草
全草入藥,能解熱利尿,消腫散淤。
6、鬼針草
花期:全年;花白色
別名:金杯銀盞、金盞銀盆、盲腸草。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主感冒發(fā)熱;風(fēng)濕痹痛;濕熱黃疸;癰腫瘡癤。
7、野菊花
花果期:6-11月;花黃色
別名:野黃菊花、苦薏
野菊花性微寒,具疏散風(fēng)熱、消腫解毒。能治療疔瘡癰腫、咽喉腫痛、風(fēng)火赤眼、頭痛眩暈等病證。
8、馬蘭
別名:馬蘭、紅梗菜、雞兒腸、田邊菊、紫菊、螃蜞頭草
花果期5-11月;花淡紫藍(lán)色
全草藥用,有清熱解毒,消食積,利小便,散瘀止血之效。
9、泥胡菜
別名:豬兜菜、艾草、剪刀草、石灰菜、絨球、花苦荬菜
花果期:3-8月
全草入藥,消腫散結(jié),清熱解毒。
10、揚(yáng)子毛茛
別名:辣子草、地胡椒、平足草
花果期5月至10月;花黃色
全草藥用,搗碎外敷,發(fā)泡截瘧及治瘡毒,腹水浮腫。
11、苦苣菜
別名:苦菜、苦苣、扎庫日
花果期5-12月;花黃色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12、一年蓬
別名:千層塔、治瘧草、野蒿
花果期6—10月;花白色
消食止瀉;清熱解毒。
13、假酸漿
別名:水晶涼粉
花果期:5-10月;淡紫藍(lán)色
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鎮(zhèn)靜之功效。
14、半邊蓮
別名:急解索、細(xì)米草、蛇舌草、半邊花、水仙花草
花果期:5-10月;花淡紫色
全草藥用,含多種生物堿,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之效。
15、中華小苦荬
別名:小苦苣,黃鼠草,山苦荬
花果期:1-10月;花黃色、白色
清熱解毒,殺菌消炎;防治貧血,消暑保健。
16、鉆葉紫菀
別名:剪刀菜、白菊花、土柴胡、九龍箭、鉆形紫菀
花果期:9-11月;花淡紫色、白色
清熱解毒,主治:癰腫;濕疹。
17、大薊
別名:大刺兒菜、大刺蓋、老虎脷
花果期5—8月;花紫色
清熱解毒,消炎,止血以及恢復(fù)肝功能、促進(jìn)肝細(xì)胞再生的作用。
18、田旋花
別名:小旋花、中國旋花、箭葉旋花、野牽牛、拉拉菀
花果期5—9月;花紫色、藍(lán)色
祛風(fēng)止癢;止痛,也能對(duì)牙痛,神經(jīng)性皮炎有很好的作用。
19、通泉草
別名:膿泡藥、湯濕草、豬胡椒、野田菜、鵝腸草、綠藍(lán)花
花果期4-10月;花淡紫色
全草入藥,止痛,健胃,解毒。用于偏頭痛,消化不良;外用治疔瘡,膿皰瘡,燙傷。
20、龍膽草
別名:龍膽、龍膽花、膽草、苦膽草
花果期5-11月;花藍(lán)色
根及根莖入藥。味苦,性寒,功專清熱燥濕。其瀉肝膽實(shí)火作用甚強(qiáng),并可息風(fēng)止痙止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