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廂有情
時光不長,愿你在我的文字里,相見不晚!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边@大概是每個人都希望擁有的愛情。
然而,相聚容易相守難,人們總是在失去后,才會真正明白愛情的真諦。
年少輕狂,錯把轟轟烈烈、斷人心腸當成愛情的信仰。殊不知,人離不開愛情,是源于離不開陪伴。
滔滔江水流進大海,總會歸于平靜;奮進向上的樹木,也會在傲視一切的那刻,明白陽光與雨水的溫暖。
所以,余生為伴,不在于所謂新鮮,不在于所謂刺激。靜靜陪伴,慢慢溫暖的人,才是屬于你的靈魂伴侶。
人是群居動物,注定無法獨自一人存活。所以,找一個人相伴余生,才不至于讓自己被時間的洪流吞沒。
然而,不是說你隨便從大街上拉一個人,他就可以成為你的靈魂伴侶。要知道,三觀不合,無法彼此理解包容的愛人,只會帶給你災(zāi)難。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陪伴成了稀缺品。人們錯誤地認為,只要能給對方優(yōu)質(zhì)的生活,就已經(jīng)是愛意的最高境界。
但是,物質(zhì)上的滿足,永遠也填補不了心靈上的空缺。兩個人在一起的最初目的,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彼此救贖。
這一點上,演員鄧超算得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眾所周知,自從鄧超和孫儷結(jié)婚以來,夫妻倆的感情便一直令人羨慕,他倆更是成為了明星夫妻中的楷模,
而這一切的美好,都離不開鄧超的不懈努力。
孫儷因為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一直對婚姻是嗤之以鼻的。那時候的他,完全是持著不婚的態(tài)度。
好在,世界是公平的??倳心敲匆粋€人,他的出現(xiàn)能治愈你所有的傷痛,讓你相信世界充滿愛。
而鄧超,無疑就是那個拯救孫儷的男人。
兩人相識于電視劇《甜蜜蜜》,在了解了孫儷對婚姻的恐懼后,鄧超不僅沒有放棄,反而越發(fā)的真誠和用心。
他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一點一點讓孫儷放下戒備,讓她知道,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會半途而廢,至少他會是一個值得托付終生的男人。
孫儷并非是天生冷酷之人,不愿意主動,是因為害怕傷害。她很擔心父母的不幸,會再一次降臨到自己身上。
但是,再冰冷的心,也會在春日陽光下被悄悄融化,鄧超的付出,孫儷其實一直看在眼里。
所以,思量許久,孫儷還是打算賭一把,給鄧超一個機會,同時也是給自己一個相信愛情的機會。
幸運的是,鄧超也沒有讓他輸。
如今的兩人,不僅事業(yè)有成,還擁有一對帥氣可愛的兒女,一家人生活得好不幸福。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當然不是?!办`魂伴侶”注定了是一生的事情,并不是依靠幾句婚前甜言蜜語,婚后則不管不顧就可以的。
婚后的兩人之所以恩愛如舊,還是源于鄧超的付出。他對孫儷的愛,是堅持陪伴,慢慢溫暖。
作為演員的兩人,聚少離多是常態(tài),但這并不能阻止鄧超對孫儷的關(guān)心。
當兩人都忙于拍戲的時候,鄧超一定會利用空閑時間關(guān)心妻子,而自己一有空檔期,便會去劇組探望妻子。
因為他很清楚,唯有陪伴才能溫暖妻子的心,才能讓他感覺踏實和幸福。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被稱為“耙耳朵”的四川男人。無論何時,他們都喜歡默默地陪在妻子身邊,不曾離去。
我想,他們之所以選擇忍讓,不是因為真的害怕妻子什么,而是對妻子的一種寵溺吧。
作為男人,他們都清楚自己肩負的責(zé)任,也明白女人最需要的是陪伴和溫暖。
兩個人在一起并不容易,但既然在一起了,就應(yīng)該承擔起相互救贖的責(zé)任。
不迷戀霓虹燈的醉生夢死,不追求物質(zhì)上的紙醉金迷,不在意他人的流言蜚語。靜靜陪伴,慢慢溫暖,才是彼此相伴余生的最好姿態(tài)。
世人都羨慕“種豆南山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在,也向往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的從容。但真正能靜下心做到的人,是少之又少。
可見,能拋下一切凡塵只為你而來的人,猶如那滄海遺珠難得相見。
可你要相信,緣分總會派來一個人,只為溫暖,陪伴你,帶給你十足的安全感。
同時,你也要明白,“靈魂伴侶”注定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存在。有緣千里來相會,緣分到了他自然也就來了。
在此之前,你只需要認真地做自己,靜靜地等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