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年底,正好在香港參加公司年終會議,會議結(jié)束之夜,波士Edmund請我們幾個去旺角逛街,并邀請我們到時代廣場樓上的戲院,睇了剛上畫的這齣戲,《無間道》。
那時候的戲票港紙六十,想來也足夠便宜的(以港人收入比例與廣州對比而言)。
第一次于香港的戲院睇戲,好新鮮的感受。那家戲院依然保持著較大的空間,可容納不少的觀眾,不似廣州的戲院都改為迷你型,空間感不足夠。
記得觀影時的氣氛和秩序十分之好,某段關(guān)于傻強的劇情還引致觀眾一致的笑聲,但聽不到竊竊私語和高聲談笑之類。
那是一次很特別的體驗,在香港的戲院睇新上畫的港產(chǎn)片,劇情與視覺足夠特別,演員的演出也足夠精湛,特別是有眾多影帝的參與演出(梁朝偉、劉德華、黃秋生等),實在令人大飽眼福。
承接中國電影(上海)的發(fā)展而繼續(xù)發(fā)揚光大,確實是香港這個擠逼都市的驕傲(可是今日不再,遺憾)。
后來的十數(shù)年,錯過了《無間道》的兩部續(xù)集,無從領(lǐng)略收獲巨大榮譽的后兩部作品的風采,也從無關(guān)注這個故事的今生前世。
可以講,《無間道》維持了在我心中十數(shù)年深刻的印象,這系列電影的首部已足夠精彩、也足夠完美。
黑白較量,驚心動魄,險中求生。一句“我系差人(警察)”是影片靈魂之點睛,一句足夠,毋需多言。即使黑道臥底繼續(xù)逍遙而僥幸逃脫,也是“時候未到”之暗示。同時,也警醒善良的大眾,正邪較量從無停歇,邪惡甚至乎更為囂張,正義步履艱難,阿仁與黃SIR之死便是佐證。
罕見疫情撲面而來之際,乖乖地聽政府的話,待在家中,正好一口氣將《無間道》、《無間道II》和《無間道III》睇個淋漓盡致,這個好處,便是可理順整個故事中各個人物的前世今生,將前前后后的事件串聯(lián)起來,獲取這個《無間道》系列電影所傳遞的信息。
第一部,故事完整,前后呼應(yīng),黑白對照。揭示邪之毒、正之險。
第二部,補述第一部中人物的“前世”,故事的前傳。
揭示在江湖爭斗的血雨腥風之中(倪坤之死引發(fā)利益爭奪的仇殺),以及正邪較量中,正義力量的悲壯(陸SIR之殉職,臥底羅繼之殉職),新生邪惡力量的滋長(韓琛之逐漸坐大),此消彼長,手段層出不窮。
故事段落中以稍許筆畫描繪了東方之珠回歸之初,黑道勢力欲攀附官方以圖洗白的企圖。
同時驚訝地發(fā)現(xiàn),第二部中關(guān)于回歸時警察換帽徽、升旗禮的數(shù)個鏡頭與2019年上演的《我和我的祖國》之《回歸》篇中對同一事件呈現(xiàn)的鏡頭(畫面、構(gòu)圖、動作等)驚人相似!?《無間道II》于2003年10月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