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日新月異,舉重運動的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新穎的、有效的、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層出不窮,這使得各個國家在舉重運動訓練條件、訓練方法、訓練手段間的差距越來越小。舉重運動的勝敗,是通過比賽決定的,而參賽表現(xiàn)則是建立在良好選材的基礎上,受個體訓練時間的長短、訓練投入的多寡、訓練水平的高低,等諸多條件綜合影響形成的。但是若在舉重運動員選材方面做不好,即使訓練方法再科學、個人訓練再努力也不會取得好的成績。對于舉重運動員而言,舉重天賦、身體形態(tài)、心理因素等條件是選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制定合理的選材標準選好苗子,加以科學的訓練方法和個人吃苦耐勞的品格,是舉重運動取得良好成績的重要前提。
1. 身體形態(tài)結構
①身高體重要求:對于舉重運動員來說,身高體重也是選材過程中需要考慮的一項因素,運動員肌肉的多少會受到身高的影響,對運動員身體各部分杠桿臂的長短也有密切的關系,甚至與訓練效果都有一定的關系。由于在選材時無法準確評估真實身高,但一定要做到預測工作。舉重運動比賽級別按照體重來分,不同級別對身材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如小一級要求身材矮小均勻,而高一級則要求身材高大威猛。但是,選材時決不能以身材作為決定因素,應該與其他條件綜合考慮,一般情況下,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訓練級別還會增長。
②體型要求:對舉重運動員來說體型方面的要求十分重要,在選材時也會對幾點進行重點考慮,如胸部、臀部突出。通常將體型分為三種類型,即體型粗壯、身材均勻和無力型。一是體型粗壯,這種體型的兒童一般骨骼粗大,肌肉飽滿且脂肪較厚,與一般兒童相比體力、肩寬、肢體臂力較大;二是身材勻稱、強壯高大,這種體型的兒童體格較為勻稱,骨架中等或粗壯,脂肪少,肌肉條形有力,這類兒童的體重、肩寬都較為突出;三是無力型,這一類型的兒童身材較為瘦弱無力,但是耐性與靈敏度會更好一些。舉重運動力量是關鍵,所以在選材時通??紤]高大粗壯或身材勻稱這兩種類型。
③軀干和四肢:選材是需要對被選材的人員進行形體輪廓的觀察,除了形態(tài)均勻、胸扁平,更重要的是要避免肩部下垂和駝背。上肢肘關節(jié)伸直后為0°,盡量平衡,不能超過5°,同時肘外翻應為0°,不能超過5°,肘關節(jié)全屈一般不能超過50°,為30°左右最佳。對肩關節(jié)的靈活性也具有一定的要求,通過靠墻站作為判斷的依據(jù),靈活性較好的人員將兩臂上舉,能夠平貼墻體,反之靈活性較差。下肘膝關節(jié)能全屈全伸,全屈為30°左右,全伸則為180°左右,特別注意如果是O型腿、x型腿、扁平足等則不適合進行舉重訓練。為了不影響腿部的力量,盡量達到膝關節(jié)較粗,骨盆大小適中。
2. 身體素質(zhì)
3. 心理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李灝義.舉重運動員選材考慮因素及方法[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23):234.
[2]林靜.試論舉重運動員的選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01):74-75.
[3]黃平.淺析影響青少年舉重運動員選材的因素[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4):193-194.、
[4]杜景強.試論舉重運動員的選材[J].體育科學研究,1997(02):20-25.
[5]徐丹,王剛.優(yōu)秀舉重運動員科學選材分析[J].武術研究,2017,2(11):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