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513字,閱讀約需6分鐘
摘 要:海洋之所以能夠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得益于“海藻場”的存在。海藻場由生長在海底的海草和海藻組成,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現(xiàn)在,日本各地的海藻場都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本文對日本藍碳項目有限公司的總裁吉川京二先生進行了采訪,該公司致力于修復海藻床的“藍碳”事業(yè)。吉川京二先生介紹了海藻場的現(xiàn)狀和海藻場修復示范實驗的詳情。
關鍵字:藍碳、海洋生物、二氧化碳吸收、海底森林、碳中和
海洋當中生活著多種多樣的生物。
其中包括種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種子植物是指根、莖、葉可以區(qū)分開來的植物,如鰻魚草等海草類;孢子植物則是指根、莖、葉無法區(qū)分,通過孢子繁殖的植物,如海帶和紅藻等海藻類。這些植物靠積極吸收CO2生存。
海草通過光合作用吸收CO2成長,并將碳儲存起來。同時,海草藻場的海底會堆積有機物,形成巨大的“儲碳庫”。
海藻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CO2,特別是馬尾藻,它的功能十分特殊。當斷開并飄到近海之后,它會和儲存在體內的碳一同沉入深海。
這種由于海洋生物的功效而被吸收的CO2,就是“藍碳”,它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藍碳之所以受到關注,是由于其特性有助于緩解全球變暖。日本藍碳項目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吉川京二先生進行了如下的詳細說明。
吉川京二,日本藍碳項目有限公司總裁。該公司在地方振興、市場營銷和經管戰(zhàn)略建設等方面提供咨詢服務
“CO2具有易溶于水的特性,每年溶解于整個海洋的CO2有25億噸之多。全球森林每年吸收的CO2則是19億噸??梢钥闯觯绕鹪陉懙厣媳晃盏腃O2,其實在海洋中被吸收的CO2更多。全球變暖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人們,其主要原因就是溫室氣體。減少CO2是緩解這一問題的極佳解決辦法。'藍碳’即被海洋吸收的CO2,它對于緩解全球變暖非常重要?!?/span>
海草和海藻類茂密生長,海底形成了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并存儲著大量“藍碳”
據吉川先生介紹,藍碳之所以被寄予厚望,與現(xiàn)在的能源供應結構有關。
“目前全世界的主要發(fā)電方式是火力發(fā)電,能源供應依靠的是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鹆Πl(fā)電需要燃燒化石燃料,每年都會向大氣中排出大量的CO2。如果能停止火力發(fā)電,轉而大力發(fā)展太陽能和風能,就可以減少CO2排放。然而從資金和技術方面考量,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很難馬上實現(xiàn)。但目前減少地球上CO2排放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這就是為什么全世界都寄希望于海洋吸收CO2的能力。
特別是日本,由于本身是被海洋所環(huán)繞的島國,同時又宣布了2050年實現(xiàn)碳中和的目標,因此對藍碳就更為關注。
“但是,海洋當中有一種阻止藍碳產生的現(xiàn)象?!奔ㄏ壬镜?。
這就是巖礁海岸剝蝕,即海藻場消失,原本繁茂的海草和海藻類被石灰藻取代。巖礁海岸剝蝕的相關問題情況嚴峻,在日本,以九州和四國為中心,各地海域都大范圍出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
造成巖礁海岸剝蝕的原因很多,包括沿岸地區(qū)的海水溫度上升、海岸環(huán)境污染、魚類和海膽對海草和海藻的啃食等。
吉川先生所帶領的日本藍碳項目有限公司最為關注的是魚類和海膽對海草和海藻的啃食問題,這是造成巖礁海岸剝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消除啃食損害和修復海藻場的過程中,今年3月,該公司于北海道釧路港啟動了一個示范項目,以期修復海藻床并增加藍碳。
海膽不斷繁殖,造成嚴重的巖礁海岸剝蝕現(xiàn)象
“海膽是食欲非常旺盛的生物,會不斷增加個體數(shù)量,吃光海草和海藻。驅除海膽直接關系到守護海藻場,因此在北海道東部地區(qū),我們采用了一種特殊的真空機來驅除海膽。同時,項目還獲得了協(xié)助,有一家企業(yè)擁有雜海藻驅除法方面的專利,使用一種叫做'SK hook’的帶鏈條的機器來清理海底和基巖。”
吉川先生相信,通過對海膽和雜海藻的雙重驅除,能夠重整海底環(huán)境,讓海帶更容易生長。在各種海草和海藻當中,海帶是CO2吸收量最高的一種。
為此,示范實驗中設置了不同區(qū)域,包括驅除了海膽和雜海藻的區(qū)域,以及未進行驅除的區(qū)域,并針對不同區(qū)域進行了生長程度的觀察。此外,海帶也有很多種類,實驗中還將驗證哪種海帶能夠生長,海帶生長得比較茂密的區(qū)域CO2的吸收量能夠增加多少。
實驗區(qū)域還種植了“紅纖維蝦海藻”,它是海草的一種,據悉,實驗中將檢驗該海草能夠為藍碳增長帶來多大貢獻。
日本藍碳項目有限公司目前的目標是通過示范試驗,明確適合海帶生長的環(huán)境、海帶充分生長所需要的時間、海帶吸收的CO2量。
吉川先生表示,“分析驗證結果之后,我們將在日本各地展開海藻場修復工作,我的夢想是最終將海底森林推廣到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海洋。”
在開展海藻場修復事業(yè)的同時,吉川先生還設想了一個將海藻場吸收的CO2配額作為信用額度出售的項目。如果海藻場修復能夠推廣到日本各地的海洋,藍碳得以增多,全球變暖就有希望得到緩解。
海藻場再生的益處不僅限于此。
“被驅除的海膽和海藻場采摘的海帶,經過重新養(yǎng)殖和一定的加工,便能夠作為食品銷售。同時,在對海底和基巖進行清掃的過程中,能夠采集大量的雜海藻,包括中肋藻、阿依努裙帶菜、宇賀藻等,有人認為它們也能成為有用的資源?!?/span>
釧路港的示范試驗,圖為清掃之后的海底
據悉,清掃結束后,海帶會先發(fā)芽并開始生長
比如北海道標茶町的牧草地正在嘗試把烘干切碎的雜海藻作為牧場草坪的肥料使用。結果牧草地的土壤酸化問題得到了緩解,土質變得更適宜牧草生長。
此外還有報告顯示,將粉碎后的雜海藻混入牛飼料當中,可以減少牛打嗝的頻率。牛打嗝釋放的氣體含有甲烷,會導致全球變暖。如果未來能夠建立一個有效利用雜海藻資源的體系,就能大幅減少CO2的排放,也包括處理雜海藻時產生的CO2。
釧路港的示范實驗計劃進行到2025年5月,實驗過程中始終堅持努力推行循環(huán)利用資源,減少浪費的觀念。
本次實驗不僅找到了實現(xiàn)低碳世界的線索,還發(fā)現(xiàn)了其他副產物。
“海洋和陸地是連在一起的。如果能夠改善陸地環(huán)境,從陸地流向海洋的水分就會更有營養(yǎng),生活在海洋當中的微生物就會增加,海草和海藻就能生長得更健康。這樣一來,藍碳自然而然就增加了。與此同時,老去的海草和海藻還能夠變成肥料回歸陸地,再次滋養(yǎng)陸地的土壤。如果海洋和陸地的自然環(huán)境都能得到保護,那么低碳世界一定會到來。”
吉川先生76歲成立日本藍碳項目有限公司,致力于擴大人們對藍碳的認知,以及修復海藻場。
他不僅關注日本國內,更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在全球開展“藍碳”事業(yè)。
翻譯:王京徽
審校:李 涵
統(tǒng)稿:李淑珊
●J-POWER與ENEOS將在日本開展項目可行性調研,目標在2030年啟動大規(guī)模CCS
●常溫常壓中性條件下利用生物催化劑的CCUS技術的開發(fā)
●我國煤制氫與CCUS技術集成應用的現(xiàn)狀、機遇與挑戰(zhàn)
●超越現(xiàn)有技術!世界最高效率空氣中CO2直接回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