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礎知識
一、 品種、性能
(一)大約克:原產英國北部的英格蘭約克郡,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豬種。其外貌特征為全身被毛白色,耳中等大,豎立,臉微凹,體驅長,平整,背微弓形且寬,平腹,胸寬,肌發(fā)達,四肢堅強直立結實。
生長發(fā)育與生產性能:成年公豬體重可達250-450kg,成年母豬體重可達200-350kg;適應性強,具有較強繁殖力,每窩產仔數(shù)為12頭,多的可達18頭;前期生長速度較慢,后期生產速度快;瘦肉率高達62%;飼料轉化率高;缺點是性成熟較晚發(fā)情不明顯。
常作為初始雜交母本或父本,也可作為商品豬生產的雜交父本。
(二)長白:原產于丹麥蘭得瑞斯,現(xiàn)分布世界各地,其體形外貌為:毛色全白,頭狹長,耳向前傾,體驅深長,后肢發(fā)達,背腰長,由于體長白色,故稱長白豬;大腿豐滿,皮薄滑細結實,外貌勻稱清秀。
生長發(fā)育與生長性能:成年公豬體重為300-400kg,成年母豬體重300kg左右;繁殖性能好,窩產仔豬11.5頭以上;泌乳力高,28日齡仔豬體重8.5kg以上;瘦肉率高達64%,通常作為中間雜交父本或母本。
(三)杜洛克:原產于美國東北部,1883年命名為杜洛克,其體型外貌為:毛呈棕紅色,其中又有金黃色、暗紅色、櫻桃紅色之分;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傾,前部下垂,身軀較長,弓形背,體寬;四肢粗實,臀平厚,大腿豐滿,蹄呈黑色。
生長發(fā)育與生產性能:成年公豬體重340-350kg,成年母豬300-390kg;性情溫順,母性好,窩產仔10.9頭,但常因缺乳綜合癥(MMA)影響成活率,生長快,飼料報酬高,瘦肉率高達65%。通常作為終端父本。
二、 生物學特性
(一)嗅覺:利用豬嗅覺靈敏的特征,可以訓練豬定點排糞,減少豬舍的清掃時間,保持圈舍清潔,提高勞動效率和增重效益;
(二)氣味:在寄養(yǎng)時,讓寄入仔與原窩仔合群,使氣味一致,保證寄養(yǎng)成功;
(三)聽覺:利用聽覺靈敏特征,可以利用哨聲或飼喂工具響聲調教定時群飼。
(四)叫聲:利用公豬的叫聲,進行母豬發(fā)情鑒定;
(五)安靜:為了避免豬群騷動,應保持豬舍安靜,提高勞動生產率。
三、 種豬的選育
豬的產肉性能與繁殖性能在遺傳上存在一定的負相關,我們不能期待在同一頭豬身上使這兩種性能都達到最優(yōu),所以在育種實踐中,需要培育出產肉性能最優(yōu)的專門化父系品種,繁殖力最強的母系品種,然后通過雜交組合,使其具有最佳的生產性能。
父系豬的選育:主要是提高生長育肥性能及胴體性能,培育出理想體型外貌的種豬,要求后驅豐滿,背寬,腹線平直,收腹,頭型適中,腮小,選育性狀為日增重、飼料報酬、背鏢,同時考慮體型外貌,四肢結實度,配種能力。
母系種豬的選育:主要是提高繁殖性能,選育性狀為窩產健仔數(shù),21日齡窩重,同時考慮體型外貌、四肢及生長速度等。
四、 種豬的選留
(一) 公豬的產肉性能和母豬的繁殖性能;
(二) 疾病及四肢狀況;
(三) 體型外貌是否符合品種特征;
(四) 性別特征:睪丸、包皮、陰戶、乳房等;
(五) 個體生長發(fā)育狀況;
(六) 遺傳缺陷及應激基因。
五、 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
(一)胚胎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
項目
妊娠時間
生長情況
發(fā)育情況
胚胎重量(g)
胚胎生長度(cm)
占初生重比例
30天
2
1.5
0.15
初具豬形,能區(qū)分性別
60天
110
8.0
8
長骨開始成骨
90天
550
15.0
39
唇、耳部及尾部出現(xiàn)軟毛
115天
1200-1500
25.0
100
周身長滿密毛、出現(xiàn)門齒、犬齒發(fā)育良好
(二)胚胎的死亡規(guī)律
第一高峰:即合子在第9-13天內的附置初期,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死亡;
第二高峰:在第18-23天,胚胎器官形成時期;
第二高峰:在第60-70天,胎盤停止生長,而胎兒迅速生長,可能由于胎盤機能不健全,胎盤循環(huán)失常,影響營養(yǎng)輸送,不足以支持胎兒生長發(fā)育,致使其死亡。由于這些損失,一般母豬所排出的卵子,大約只有一半能在分娩時成為健仔豬。
六、 母豬的繁殖
(一)豬是多胎動物,常年發(fā)情,繁殖不受季節(jié)限制,在母豬卵巢中約有原始卵子11.1萬個,每次發(fā)情能排出十幾到幾十個成熟的卵子,這是母豬多胎高產的基礎,母豬的子宮角將近有1.5米長,也為多胚胎發(fā)育提供足夠的場所。
(二)母豬的繁殖周期為發(fā)情周期:18-23天,平均21天;發(fā)情持續(xù)期:3-5天;妊娠期:114天。
(三)瘦肉型種豬要求公豬在8月齡,體重達到120-130kg時初配為好,母豬在7.5-8月齡體重達到110-120kg出現(xiàn)第三次發(fā)情時初配,初配時膘厚不低于18mm,有利于提高產仔數(shù)。
七、 母豬泌乳規(guī)律
(一)母豬乳房結構的特點是沒有乳池,不能貯存乳汁,亦不能隨時排乳,每隔乳房有2-3個乳腺管,各乳頭之間相互沒有聯(lián)系,哺乳時靠仔豬吮吸刺激才能放乳,并且每次放乳時間很短,因此,一晝夜哺乳次數(shù)較多,平均22次,兩次哺乳間隔時間僅六、七分鐘;
(二)母豬產后頭三天乳為初乳,3天后為常乳,初乳中干物質和蛋白質含量高,并且含有免疫球蛋白是仔豬不可缺少的免疫抗體,不喂初乳的仔豬很難成活。母豬產后日泌乳量逐漸增加,產后3周達到最高峰,維持到第四周則泌乳量逐漸下降。
(三)母豬乳頭位置不同,產乳量也不一樣,一般前胸部乳頭比后腹部乳頭產乳量高,母豬頭胎產乳量較低,以3-5胎時的產乳量最高,7-8胎以后下降。
八、 無乳及采取措施
(一)無乳的表現(xiàn):
1. 乳房萎縮,膨脹不全;
2. 供乳到放乳時間很長;
3. 爭食現(xiàn)象嚴重;
4. 吸乳后乳豬久久不離去;
5. 有時母豬拒絕哺乳;
(二)防治措施:
1. 20-80單位催產素注射,每日3-4次,連用2天;
2. 皮下注射5ml初乳;
3. 分娩后48h內肌注氯前列烯醇2ml,能有效促進泌乳;
4. 將煮熟的胎衣飼喂母豬;
5. 飼喂催奶的中草藥:
6. 治療母豬疾患,增加母豬喂量;
7. 活泥鰍或鯽魚各1500g加生姜、大蒜適量及通草5g煎水拌料連喂3-5天,催乳效果很好;
第二章 人工授精
一、發(fā)情表現(xiàn)
(一)母豬發(fā)情的表現(xiàn)
減食、外陰紅腫,流出黏液(氣味、顏色不正常,多為炎癥的表現(xiàn))躁動不安、鳴叫頻頻起立,來回走動,排糞排尿,追逐爬跨其他豬只,壓背呆立不動,觸摸臀部尾漸上舉,有公豬接近時,非常敏感,眼神發(fā)亮,雙耳豎立。
(二)異常發(fā)情的情況有那些
1、安靜發(fā)情
無任何發(fā)情癥狀,當試情時,接受爬跨,如配種及時也能受胎。
2、短促發(fā)情
發(fā)情癥狀不明顯,發(fā)情期短,受配期短,容易漏配和遲配,如能適時配
種,產仔數(shù)也不少。
3、不接收爬跨
多為后備母豬,這種情況要及時更換公豬,因為后備母豬對公豬選擇性
強,那些體質健壯、性欲旺盛的公豬更受母豬青睞。
4、斷續(xù)發(fā)情
發(fā)情開始后1-2天癥狀又消失,隔2-3天又轉入正常發(fā)情配種,受孕與其他豬無異,這類現(xiàn)象極少。
5、長發(fā)情
發(fā)情期特別長,受配其達5-6天,很難受胎,需用黃體酮治療。
6、配種時出血:
少量出血對受胎無影響,應檢查是否公豬陰莖或輸精管對陰道造成損傷。
二、 發(fā)情診斷
(一)堅持一天兩次的發(fā)情檢查,上午的檢查要盡量地提早,下午的要盡量接近下班時間;
(二)養(yǎng)成利用公豬進行發(fā)情檢查的習慣,調教一頭成年的,具有較濃氣味道、健談的(有較多的唾液)公豬,檢查時讓其與母豬進行交流。
(三)以是否出現(xiàn)呆立反射為主,確定母豬是否處于穩(wěn)定的發(fā)情中(適配),結 合其他如:陰戶變化、黏液變化,豎耳、翹尾等變化來進行發(fā)情診斷。
(四)進行壓背試驗時,對那些敏感的母豬,特別初配母豬,動作要輕柔,要對肋部、臀部、背部進行耐心撫摸,盡量模仿自然交配前公豬對母豬的愛撫。
(五)壓背試驗時,動作應由輕到重,待母豬穩(wěn)定后,可以跨坐在豬背上。
(六)明確記住斷奶的時間,對于確定適時輸精有重要意義,
(七)必要時用公豬試情。
三、穩(wěn)定發(fā)情及其意義
(一)穩(wěn)定的發(fā)情
是指壓背試驗出現(xiàn)呆立反射,母豬接受公豬爬跨和輸精的發(fā)情狀態(tài)。一般出現(xiàn)癥狀早的母豬和較肥的母豬,穩(wěn)定發(fā)情持續(xù)時間較長,排卵的時間在穩(wěn)定期的較后時段,輸精時間應相應推遲,而發(fā)情癥狀出現(xiàn)晚的母豬和后備母豬復發(fā)情母豬和較瘦的母豬穩(wěn)定發(fā)情持續(xù)期較短, 往往是剛出現(xiàn)穩(wěn)定的發(fā)情不久即開始排卵,輸精的時間相應要早些。
(二)意義
所謂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間的說法,是相對于整個發(fā)情持續(xù)期而言的,特別是后備母豬,盡管發(fā)情的持續(xù)期很長,但穩(wěn)定發(fā)情的時間卻很短,錯過了適時配種時間就會不接受公豬的爬跨。
四、適時輸精時間
斷奶至 穩(wěn)
適時輸精時間
定發(fā)情時間
每天兩次發(fā)情鑒定
每天一次發(fā)情鑒定
上午
下午
上午
輸精2次
輸精3次
輸精2次
輸精3次
輸精2次
輸精3次
<4天
第二天
上午
第二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第二天
下午
第三天
上午
第二天
下午
第三天
上午
第二天
下午
第三天
上午
第三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第二天
下午
第一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第二天
下午
5天
第一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第一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第二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第二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第二天
下午
第三天
上午
第一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第一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第二天
下午
>6天;
后備豬復發(fā)情
第一天
上午
第一天
下午
第一天
上午
第一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第一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第一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第二天
下午
第一天
上午
第一天
下午
第一天
上午
第一天
下午
第二天
上午
五、 如何訓練公豬爬跨假臺畜
(一)采精房要安靜,沒有雜物,使公豬的注意力集中于假臺畜;
(二)公豬的尿液、精液比母豬尿液更能刺激母豬的發(fā)情;
(三)一次訓練的時間不要太長(不超過20分鐘),當采精員或母豬感到厭煩時,要及時停止訓練;
(四)訓練和采精的過程中要給公豬留下愉快的感受,糟糕的體驗將使訓練難以維持下去;
(五)公豬爬跨假臺畜后,按摩公豬肛門、睪丸和包皮,盡量讓公豬射精,并在接下來的幾天內,進行強化訓練。
(六)對一頭公豬采精時,可以讓那些性欲不強的公豬在旁邊的欄圈內觀摩熱身,并隨后訓練這些公豬爬跨留有前面公豬氣味和精液的假臺畜;
(七)6月齡開始訓練;
(八)優(yōu)先訓練性欲強,具有攻擊性的公豬。
六 采精、稀釋、貯存及輸精
(一)采精時注意問題
1、采精前清除公豬包皮內的積液,避免對精液的污染;
2、剪去公豬過長的陰毛;
3、只收集中間的濃精部分,前后的精液和膠體應棄去不要,注意有的公豬有第二次濃精部分;
4、采精杯應保持在35℃的恒溫;
5、公豬爬上假臺畜開始抽動陰莖時,要盡快鎖住陰莖的螺旋頭部分,避免損傷陰莖;
(二)稀釋精液注意問題
1、稀釋液充分溶解,與精液接觸的各種物品要保持在35℃,要清潔,并且對精液無損害;
2、采精完畢,盡快對原精進行處理,高溫久置和溫度的劇烈變化對精蟲會造成損害;
3、準確測量稀釋液和原精液的溫度,稀釋時二者之間的溫差不要超過1℃;
4、一個輸精量85ml左右,精蟲數(shù)40-60億,活力≥60%,畸型率≤20%;
5、貯精瓶裝入精液后,并排盡瓶內的空氣;
6、讓貯精瓶在室溫下避光存放0.3-1小時,降至室溫再放入17℃冰箱中保存;
7、不同種類的精液要貼上標簽。
(三)貯存精液注意
1、保持恒溫17℃,要注意測量恒溫箱中的實際溫度;
2、間隔12小時,重新混勻精液一次,注意動作要輕柔,不要劇烈的震蕩;
3、根據不同的營養(yǎng)粉,確定精液的保存時間,長時間的保存總是對精子不利的,因而先制作的精液要先使用;
(四)輸精時要注意問題
1、發(fā)情鑒定后到輸精前,待配母豬不得與公豬有任何接觸;
2、輸精時貫徹公豬在場的原則,讓公、母豬有鼻對鼻的接觸;
3、插入輸精管要輕柔,插入后要鎖定確實,輸精前要迅速排出輸精管中的空氣;
4、輸精時,倒跨坐在母豬背上,并不停地對母豬的腹部、陰部、背部施以有節(jié)律的良性刺激;
5、輸精時間不得少于5分鐘,盡量避免精液的倒流,不得用力擠壓貯精瓶,最好讓精液依靠重力作用和母豬子宮的收縮“吸入”;
6、不要拍打、驚嚇母豬(配種后,用力拍打母豬臀部的做法是錯誤的),躺臥的母豬也不要強行使其站立;
7、輸精管不得接觸任何消毒藥品,潤滑劑對精液沒損傷作用;
8、輸精完后,保持輸精管插入一定時間,最好讓其自由脫落;
七、 規(guī)則和不規(guī)則復發(fā)情區(qū)別
(一)規(guī)則的復發(fā)情為配種后18-25天內的發(fā)情,表明:
1. 母豬沒有受孕;
2. 4天內胚胎全部死亡。
(二)不規(guī)則的發(fā)情為配種后25天后的發(fā)情,表明:
1 疾病引起早期的隱性流產;
2. 4天內胚胎存活不到4個;
3. 著床困難,炎癥如果一段時間內不規(guī)則的復發(fā)情較多,則需要進行某些
疾病的診斷。
八、 人工授精公豬的使用頻率
(一)7-10月齡:1次/10天
(二)10-12月齡:1次/周
(三)12月齡以上:2次/周(不得閑置)
九、 乏情母豬如何處理
(一)增減飼料喂量;
(二)重新編群,讓母豬進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
(三)公豬誘情,或放入公豬的尿液、精液;
(四)注射PG600,或飼料中加催情劑;
十、 如何進行妊娠檢查
(一)母豬配種后,如果過了一個發(fā)情周期后沒有發(fā)現(xiàn)復發(fā)情可判定為妊娠,其外部表現(xiàn)為貪睡、不想動,舉止安靜,行動穩(wěn)重,采食增加,體重增加,腹圍增大,毛皮光亮,陰戶縮成一條線。
(二)一般采用超聲波測定儀來檢測母豬是否妊娠,測定時間在30-80天,部位為母豬下坎部倒數(shù)1-2個乳頭向上方5cm,探頭指向對側最后肋骨,與水平線成45度角,如膀胱充盈,子宮積液,發(fā)情或流產后易造成誤診,使用超聲波測定儀準確率很高,重復測兩次,準確率幾乎100%。
第三章 公豬飼養(yǎng)管理
一、公豬的飼養(yǎng)
(一)營養(yǎng)是保證公豬產生優(yōu)質精液的物質基礎,因此,必須喂給營養(yǎng)價值完全的日糧。
(二)為了滿足公豬能量的需要而又不致使其腹大下垂,日糧應以精料為主,粗纖維含量不宜過多,每千克日糧消化能一般不能低于13.5MJ。
(三)日糧中蛋白質的數(shù)量與質量對精液的數(shù)量與質量以及精子的存活時間有很大的影響,一般應13%-16%,在配種期可適當增加動物蛋白飼料,并保證鈣、磷以及微量元素與多種維生素的需要。
(四)公豬以喂?jié)癜枇希希核?:1-2)或干粉料為好,并定時定量,一般喂量為每天2.5-3kg,自由飲水,飼喂量應根據公豬的體重和利用強度靈活掌握,使公豬始終保持其種用體況。
(五)如能每日喂給公豬2kg左右優(yōu)質青綠飼料,對提高公豬的繁殖機能將會非常的有利。
二、公豬的管理
(一)運動 為保證公豬有強健的四肢和健康的體質,對于非配種期或四肢較弱的公豬,應加強運動,一般0.5-1小時,夏季宜在早晚涼爽時進行,冬季在午后進行。
(二)檢查精液品質 每次采精后、輸精前要進行精液的品質檢查。精液量少、密度低一般與營養(yǎng)水平低、采精或配種頻率高、采精技術不佳有關;活力差、畸型率高一般與營養(yǎng)水平低或不平衡、健康狀況有關;尾部帶有原生質滴且靠近頸部的精子增多說明采精或配種頻率過高。
(三)防暑降溫 一般低溫對公豬的繁殖力影響不大,高溫可減少精液量,降低精子活力,增加精子畸型率。因此,在炎熱的夏季應注意豬舍的遮蔭與通風,最好設有淋水裝置。
(四)日常管理 平時應注意保持豬舍與豬體清潔,蹄型不正或蹄甲過長應及時修剪。妥善安排飼喂、飲水、利用、運動、清洗、刷拭、休息等日程。
三、公豬管理要點
(一)加強運動,避免打斗,
(二)友好的對待公豬;
(三)控制飼料,使公豬膘情適中;
(四)合理安排公豬的使用頻率,不過度使用公豬,也不閑置寡待公豬;
(五)人工授精公豬的使用時間要形成一定的規(guī)律,不要隨意變更;
(六)熱應激對公豬的精液質量、數(shù)量有很大的影響,注意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免過長時間持續(xù)高燒;
(七)采精度當天,不要注射疫苗;
(八)避免公豬養(yǎng)成不良習慣:攻擊人,翻圈,爬跨臺畜的方向經常出錯,爬上假臺畜后翻來覆去很久才穩(wěn)定下來,每次爬臺前希望有長時間的按摩。
(九)剛采精的公豬不要用冷水沖涼;
第四章 母豬飼養(yǎng)管理
一、 后備種豬的飼養(yǎng)
不同類型豬各段日投料量不同,這里強調的是一些基本原則:
(一)后備公母豬體重達90kg以前都要求充分飼養(yǎng),然后適度限料。
(二)母豬配種前7-14天短期優(yōu)飼。
(三)重要的原則是
1. 公豬8月齡參加配種時,體重達到120-130kg,并且無草腹,行動敏捷;
2. 母豬7.5-8月齡參加配種時,體重達到110-120kg,并且背鏢不小于18mm,背鏢厚與產仔數(shù)呈正相關,配種時背鏢厚小于18mm會影響今后的產仔數(shù)。
(四)母豬短期優(yōu)飼存在有不同的觀點。有試驗結果表明,短期優(yōu)食多得到的排卵數(shù)(授精卵數(shù))會被胚胎的更多死亡所抵消,得到的產仔數(shù)相差不大,但一般認為短期優(yōu)飼對提高產仔數(shù)是有益的,特別是對于營養(yǎng)水平較差的母豬影響更明顯。
(五)懷孕后,后備母豬除滿足胎兒的營養(yǎng)需要外,還要滿足自身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所以喂料量應比經產母豬高出10-15%。
二、 妊娠母豬的飼養(yǎng)
(一)配種至30天:不能多喂,因為這一階段是胚胎損失最多的階段,試驗表明:高水平的飼養(yǎng),會使胚胎的死亡增加,即所謂的“化胎現(xiàn)象”,所以除非是特別瘦弱的母豬,喂料寧少勿多。這一階段還要特別注意大的是飼料的質量,發(fā)霉、變質、酸敗、有毒的飼料對胚胎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30-84天:這一時期,必須對體況,偏肥或偏瘦的豬進行糾正,到了后期(84天)糾正體況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較好的做法是對那些偏肥或偏瘦的豬掛上不同顏色的警示牌,這樣喂料時可以得到提醒,從而及時的視情況增減飼料。
(三)84-115天:該階段,特別是產前21天,是胎兒發(fā)育最快時期,因而要加大喂料量增加營養(yǎng)的供給,以保證獲得較大的初生重。
(四)妊娠期和哺乳期 母豬的采食量呈弱負相關,妊娠期喂料量過多,體況過肥的母豬產后往往有厭食的現(xiàn)象,一方面,母豬乳汁偏少或過于濃稠,易引起乳豬腹瀉;另一方面,那些體況過肥的母豬,產后厭食,更多的動用體脂儲備泌乳,這樣,飼料-體脂-泌乳比單純由飼料-泌乳多出一個轉化環(huán)節(jié),我們知道,能量的每一次轉換都存在一定的損失,因而,妊娠母豬喂得過多過肥,是一種很不經濟的做法。
(五)妊娠母豬料過于精細 母豬易患胃潰瘍和便秘,加大粗纖維的含量,可以減少母豬胃潰瘍和便秘的發(fā)生,可以擴大胃的容積,提高母豬產仔后的食欲。
三、哺乳母豬的飼養(yǎng)
(一)哺乳母豬幾乎沒有過肥的現(xiàn)象,按照飼養(yǎng)標準的要求,總是處于營養(yǎng)不足的狀態(tài),即使是自由采食,母豬的采食量也很難超過6kg,因此,哺乳期失重是一種普遍存在地現(xiàn)象。
(二)喂?jié)窳?,控制溫度使這種短期失重在一個許可的范圍(不影響下一胎次的繁殖),必須增加飼喂的次數(shù),提高日糧的營養(yǎng)濃度,增加喂量,使母豬盡可能少的動用儲備泌乳,如前所述也是一種經濟的做法。
(三)但在哺乳期的最初階段(7天),由于乳豬的食量有限,母體的儲備充足,過多的喂量不僅是沒有必要,而且可能引起母豬的“食脹”,嚴重影響母豬日后的采食量。
(四)因此,產仔的當天,喂量約為1kg(甚至不喂),以后逐日增加,到第七天達到自由采食狀態(tài)。
四、 斷奶母豬的飼養(yǎng)
(一)斷奶母豬應該加大喂量,充分飼養(yǎng),以促使其盡早發(fā)情配種,增加排卵數(shù),因為母豬發(fā)情后,采食量會明顯下降,所以在斷奶的最初幾天,要盡可能地克服奶脹給母豬造成的不適,增加母豬的采食量。
(二)奶脹給母豬造成的影響有兩方面,一方面,如脹饋性調節(jié)母豬的內分泌,刺激母豬盡早發(fā)情,縮短斷奶到配種的間隔;另一方面,在大腸桿菌危害嚴重時,會引發(fā)母豬乳房炎,可以在這一階段的飼料中加入藥物進行預防,還應盡力改善欄舍的衛(wèi)生狀況,特別是高溫度時候,要特別注意。
五、 空懷母豬的管理
(一)斷奶母豬:經常變動欄舍,每天讓公豬從母豬前面走過,注意檢查記錄母豬陰道的分泌物,發(fā)現(xiàn)炎癥的要及時處理;
(二)斷奶7天不發(fā)情的母豬經常改變欄舍,集中飼養(yǎng),不斷用公豬刺激,注射PG600;
(三)早產、流產母豬: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推后一個情期配種(30天后),這類豬第一次發(fā)情在早產后的6-7天,此時配種受孕率很低;
(四)25-35天復發(fā)情母豬,往往是早期隱性流產、胚胎死亡造成的不規(guī)則復發(fā)情,推遲一個情期配種;
(五)斷奶63天不發(fā)情母豬淘汰;
(六)三次復發(fā)情的母豬淘汰;
(1) 妊娠檢查陰性豬,集中飼養(yǎng),等待發(fā)情或按(五)處理;
(2) 早斷母豬:產后1周斷奶母豬,推遲一個情期配種,這類母豬如有能力要盡量安排其哺乳;
(3) 過瘦、過肥母豬,只要發(fā)情就可配種;
六 妊娠母豬的管理
(一)妊娠初期,做好保胎工作,盡量保證豬舍的安靜,避免母豬高熱應激,以免造成胚胎死亡;對待母豬不得鞭打、追趕、粗暴,大聲吆喝,突然驚嚇;保證充足飲水,防止便秘及持續(xù)高燒;
(二)臨產前4周驅除體內外寄生蟲;
(三)妊娠母豬單欄限位飼養(yǎng),避免豬只打斗和剛配種母豬相互爬跨;
(四)臨產前15-7天轉入產房適應環(huán)境,轉入產房前,要對母豬全身進行洗刷、消毒,特別要注意母豬陰部、乳房、前脥后髂部,洗豬防止豬只打斗滑倒、損壞肢腿;
(五)免疫、治療注射時,預先給母豬一個提醒,避免突然動作造成母豬驚恐;
(六)沒吃完的飼料及時掃給左右豬只吃掉,并確定該豬下餐的喂量;
(七)及時清掃糞便,保持豬體衛(wèi)生;
七、 哺乳母豬的管理
(一)產前減料80-90%,控制環(huán)境,使母豬適應,臨產母豬做好陰部及乳房消毒工作;
(二)觀察臨產癥狀,重要的是記錄最初排出羊水的時間(不要用經常擠出乳汁的方法來確定母豬是否分娩,這樣容易引起乳房炎)和確定母豬是否難產,需要提供幫助。
(三)母豬產后,要檢查胎衣是否排凈(胎衣上殘存的臍帶數(shù),應與產下的仔豬數(shù)對應),是否還有死胎未分娩;
(四)母豬產后的最初幾天,仔細觀察母豬乳房是否有炎癥,紅、腫、熱、硬、敏感,在夏天尤其要注意,發(fā)生乳房炎要及時治療,對乳豬要分窩寄養(yǎng),否則會造成腹瀉和較多的死亡;
(五)產后一周的飼料不要喂得過多,一周后盡量多的喂給母豬飼料,保證哺乳母豬期掉膘不超過10kg(最多不超過25%);
(六)母豬的疾患對乳豬會造成嚴重的不利影響是自始至終需要關心的一個問題,必須及時處理,斷奶前4天完成各種免疫注射;
(七)對產仔數(shù)少,哺乳性能差,母性不好的母豬作好記錄;
(八)母豬產后第一天注射長效抗生素;
(九)保持欄舍和空氣清新,用干石灰粉掩蓋仔豬腹瀉的糞便;
(十)斷奶前不必減料;
第五章 仔豬飼養(yǎng)管理
一、 哺乳仔豬的生理特點
(一)乳豬的生理特點是生長發(fā)育快和生理上的不成熟,造成仔豬飼養(yǎng)難度大,成活率低。
(二)生長發(fā)育快,機能代謝旺盛,利用養(yǎng)分能力強;
(三)消化器官不發(fā)達,消化腺機能不完善;
(四)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
(五)調節(jié)體溫能力差,怕冷;
二、 乳豬補料應注意問題
28日齡斷奶的乳豬,采食量達到400克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他為鍛煉乳豬的胃腸,順利過渡到完全依靠飼料獲取營養(yǎng)所必需,為此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提早補料,應從7日齡開始對乳豬進行補料;
(二)少喂勤添,乳豬最初接近飼料,并不是因為饑餓,而是對飼料好奇,采食量很少,一次喂料過多,會降低乳豬對飼料的新鮮感和興趣,也會造成浪費;
(三)飼料要新鮮,新鮮的飼料比添加香味精、甜味精,對乳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四)保證補料槽的清潔,及時清洗其中的污物和糞尿。
三、 哺乳仔豬飼養(yǎng)管理要點
(一)固定乳頭,使仔豬盡快吃足初乳 初乳是母豬分娩后3天內分泌的淡黃色乳汁。初乳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和免疫抗體,對初生仔豬較常乳有特殊的生理作用,可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初乳中含有較多的鎂鹽,具有清瀉性,可促進胎便的排出;初乳動酸度較高,可促進消化道的活動。仔豬有固定乳頭吸乳的特性,一經認定至斷乳不變。
(二)加強保溫,防凍防壓 寒冷季節(jié)產仔造成仔豬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被母豬壓死或凍死,尤其在出生后頭3天內。在寒冷環(huán)境中仔豬行動不靈敏,鉆草堆或臥在母豬腋下,易被母豬壓死。寒冷也易使仔豬發(fā)生口僵,不會吸乳,導致凍餓而死。
仔豬的適應溫度:1-3日齡30-32℃,4-7日齡28-30℃,15-30日齡22-25℃,2-3月齡為22℃。
(三)早期補料 初生仔豬完全依靠吃母乳生活。隨著仔豬日齡的增加,其體重和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與日俱增,而母豬的泌乳量在分娩后先是逐日增加,到產后3周齡達到泌乳高峰,以后逐漸下降。從產后3周齡開始,母乳便不能滿足仔豬正常生長發(fā)育的需要。補充營養(yǎng)的唯一辦法就是給仔豬補充優(yōu)質飼料。補料時間應在產后7日齡開始。
哺乳仔豬提前認料,可促進消化器官的發(fā)育和消化機能的完善,為斷乳后的飼養(yǎng)打下良好的基礎。補料的目的在于訓練仔豬認料,鍛煉仔豬咀嚼和消化能力,避免仔豬啃食異物,防止下痢。
斷乳前仔豬的補料量可影響仔豬斷乳后對飼料蛋白的過敏反應。斷乳前若能采食大量補料,使免疫系統(tǒng)產生免疫耐受力,則斷乳后就不至于發(fā)生對日糧蛋白的過敏反應。若斷乳前飼喂少量日糧蛋白,免疫系統(tǒng)處于應答狀態(tài),斷乳后再次接觸這種日糧抗原時立即產生嚴重腹瀉。
(四)供給清潔飲水 由于仔豬生長迅速,代謝旺盛,母乳較濃(含脂肪7%-11%),故需要水量較多。如不及時給仔豬補水,會因喝污水或尿液而產生下痢。
(五)仔豬寄養(yǎng) 仔豬寄養(yǎng)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 母豬長期接近。實行寄養(yǎng)時,母豬產期應盡量接近,主要考慮初乳的特殊作用,最好不超過3天;
2. 被寄養(yǎng)的仔豬要盡量吃到初乳,以提高成活率;
3. 寄母必須是泌乳量高、性情溫順、哺乳性能好的母豬,只有這樣的母豬才能哺乳好多頭仔豬;
4. 注意寄養(yǎng)乳豬的氣味。
(六)防病 哺乳仔豬抗病能力差,消化機能不完善,容易患病死亡。對仔豬危害最大的疾病是腹瀉病。預防措施如下:
1、養(yǎng)好母豬 加強妊娠母豬和哺乳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保證胎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產出體重大、健壯的仔豬,母豬產后有良好的泌乳性能。
2、保持豬舍清潔衛(wèi)生 產房采取全進全出,轉豬后要徹底清洗和消毒,并妊娠母豬進產房前要對體表進行淋浴、消毒,臨產前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擦洗乳房和外陰部,以減少母豬對仔豬的污染。
3、保持良好的環(huán)境 產房應保持事宜的溫度、濕度,控制有害氣體的含量,使仔豬生活舒適,體質健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可防止或減少仔豬腹瀉等疾病的發(fā)生。
4、采用藥物預防和治療
四、哺乳仔豬如何過好三關
(一)把好初生關 仔豬初生后,擦干身上的胎水,寒冷季節(jié),注意做好保溫工作,盡可能早地讓乳豬吃上初乳,固定奶頭,并提供必要的幫助,乳前注射或喂服長效土霉素,補充鐵劑大于200mg、亞硒酸鈉1mg,一周內完成去勢術和疝復位術,按重量、數(shù)量均衡的原則,重新編排24小時內出生的仔豬,對那些弱小的豬只給予更多的照顧(讓那些母性好的母豬哺養(yǎng),數(shù)量不能太多,8頭為宜)
(二)做好補料關 及早教槽,保證斷奶前采食量達到400g飼料少喂勤添,24小時那喂料次數(shù)不少于6次,及時清除料盤中的糞尿;
(三)做好斷奶關 斷奶前4天做免疫注射,體重不足5kg的仔豬繼續(xù)哺乳一周,抓豬動作要輕柔,一間保育欄中的仔豬來源不超過三窩,大小分群并對弱小豬特別護理。
(四)做好防壓 剛生下的豬只不靈活,易被母豬壓死
(五)做好補水及其他 3-5日齡補水,檢查飲水器出水是否清潔,飲水器墊硬,使水緩慢滴下,短臍、斷尾仔豬注意消毒。
第六章 保育仔豬飼養(yǎng)管理
一、 保育仔豬的飼養(yǎng)
(一)避免仔豬的腹瀉 斷奶對仔豬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應激,采食量會下降;當仔豬對新的環(huán)境適應后,會補償性的加大采食量。由于仔豬胃腸機能還不完善,易引起腹瀉,因而斷奶時盡量減少應激,提高第一周的采食量是預防仔豬腹瀉的關鍵。
(二)斷奶后一周的增重 對其一生的生長發(fā)育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斷奶后一周內增重快則可大大縮短上市時間,斷奶后一周內能增重1公斤的仔豬比不增重點仔豬可提早上市15天。
(三)飼料轉換要逐漸過渡 保育期仔豬生長強度大,胃腸機能還不完善,激烈的飼料變化會引起仔豬的不良反應(腹瀉、采食量下降)影響仔豬的生長。
二 保育仔豬的管理
(一)環(huán)境過渡 斷奶仔豬轉群時一般采取原窩培育,即將原窩仔豬(剔除個別發(fā)育不良的個體)轉入仔豬保育舍,管入同一欄內飼養(yǎng)。
(二)控制環(huán)境條件
1、 溫度 保育仔豬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是21-22℃。為了保持上述溫度,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防暑降溫。
2、濕度 保育舍適宜的濕度以65%-75%為宜。濕度過大,可增加寒冷或炎熱對豬的不利影響。
3、衛(wèi)生 豬舍內應經常打掃、消毒,舍內定期通風換氣,保證舍內空氣新鮮。
(三)調教
豬有定點采食、排糞尿、睡覺得習慣,但剛斷奶轉群的仔豬需要引導、調教,這樣既可保持欄內衛(wèi)生,又便于清掃。
第七章 生長育肥豬的飼養(yǎng)管理
一、生長育肥豬的飼養(yǎng)
(一)日糧的質量是影響生長育肥豬生長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使用高質量的飼料混合的、并能滿足豬營養(yǎng)需要的日糧是保證豬最佳生產性能所必需的。飼喂復合成分的平衡日糧,包括能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添加劑,可以獲得最好的效果。
(二)為了防止生產中的應激反應,給生長豬飼喂的日糧中要含有16%的蛋白質和0.8%的賴氨酸。給育肥豬飼喂的日糧中要含有14%的蛋白質和0.65%的賴氨酸。
(三)生長育肥豬的飼喂環(huán)境必須有利于豬方便吃到足夠的飼料,應能盡可能的減少同別的個體競爭飼料和飲水,還應能允許豬只在圈內自由走動。
(四)飼料可以干喂或濕喂,干物質對水的比例通常為1:3左右;濕喂是將干飼料拌入一定的水。濕喂有兩大優(yōu)點:第一可以大大減少舍飼條件下舍內空氣中的粉塵量,從而有利于豬的健康;第二是飼料利用率略有改善;第三是可以減少飼料的浪費。
二、 生長育肥豬的管理
(一)沖洗及消毒 最好實行全進全出,然后再進行徹底的沖洗和消毒。
(二)常規(guī)維護 豬體越大,其破壞性越大,所以每次轉群期間的維護就顯得很重要;任何可能會影響豬只福利的問題都需要立即引起注意。
(三)最適溫度 生長育肥舍的最適室溫為18℃,這是一個介于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之間的溫度。以避免采食量下降而影響生產,當溫度超過最高溫度時,要啟動降溫設施,以避免影響其采食量和生長速度。
(四)通風 生長育肥舍的通風換氣比保育舍更重要,這在呼吸道疾病的控制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五)飼喂 生長育肥豬的飼喂是簡易的,為增加采食量,要求所給飼料應是新鮮清潔的,對于自由采食的料槽,則允許豬只每周吃空1-2次料槽,以減少陳料的堆積并減少飼料浪費,這個提高4%的飼料報酬。另外,還應定期檢查、清掃料槽、清空料塔。
(六)供水 和其他豬只一樣,育肥豬也應保證供應新鮮清潔的飲水,即使喂?jié)窳?,仍需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