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問對:菟絲子
菟絲,《呂氏春秋》載:“或謂兔絲無根也,其根不屬地,茯苓是也。”此外,《史記·龜策列傳》、《淮南子·說林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由此可知漢前所講的“兔絲”實際為“伏靈” (茯苓)蔓生于地面的菌絲。在野生茯苓的樹樁周圍地面,常有白色或淡棕色的菌絲或菌絲膜狀物,所以古人講“菟絲生其上而無根”。不過,菟絲的來源在梁時顯然是發(fā)生了異變。陶弘景《本草經(jīng)集注》中說“舊言下有茯苓,上生兔絲,今不必爾”,也就是說之前的兔絲是來自茯苓的菌絲,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用這種兔絲了。陶氏也記載了菟絲子植物形態(tài),“生朝鮮川澤田野,蔓延草木之上,色黃而細為赤網(wǎng),色淺而大為菟累”“田野墟落中甚多,皆浮生藍、苧麻、蒿上”,說明古人已經(jīng)觀察到菟絲子為寄生植物,且有大小兩種。“色黃而細為赤網(wǎng)”的這種菟絲子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Cuscuta chinensis Lam.,“色淺而大為菟累”的菟絲子實際是旋花科植物金燈藤Cuscuta japonica Choisy。北宋《本草圖經(jīng)》載菟絲子“以冤句者為勝”,明代《本草綱目》又載:“惟懷孟林中多有之,入藥更良?!碧K頌、李時珍記載的菟絲子以產(chǎn)于山東、河南為好。說明古時的菟絲子以菟絲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為主流。對大粒菟絲子較為詳細的記載首見于清代《植物名實圖考》。但是,現(xiàn)今《藥典》收錄的菟絲子是旋花科植物南方菟絲子Cuscuta australis R. Br.與菟絲子Cuscuta chinensis Lam.,實際使用的大多為南方菟絲子。因此,古今藥用菟絲子的來源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并不完全相同。
菟絲子 Cuscuta chinensis
菟絲子,《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汁去面皯”。唐代《新修本草》講:“其莖挪以浴小兒,療熱痱用。”從蘇敬表述的“莖挪”動作來看,當為莖葉。北宋《本草圖經(jīng)》說:“其苗生研汁,涂面斑神效”,蘇頌明確記載菟絲子之“苗”研汁外涂治療面斑。明代《本草蒙筌》又言:“莖葉煎湯,小兒可浴。解熱毒痱疹,散癢塌痘瘡?!痹撚涊d與《新修本草》一致?!侗静菥V目》中菟絲子條下確切記載了菟絲子及菟絲苗,李時珍總結菟絲苗用途為“研汁涂面,去面(黑+干)”“挼碎煎湯,浴小兒,療熱痱”,李時珍認為“浴小兒”的是菟絲苗。稍后的《本草匯言》中則將菟絲苗單獨列條,“氣味同子,生研爛,涂去面斑,煎湯飲,小兒善發(fā)瘄疹,解肺部熱?!泵鞔_指出“氣味同子”。從以上本草典籍獲悉《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所載“汁去面皯”或為莖葉、或為菟絲苗,以苗的可能性為大。但現(xiàn)今菟絲莖葉、苗已不入藥,僅收錄菟絲子外用可用于白癜風。但菟絲子治療白癜風在古代并不常見,僅明代龔信、龔廷賢父子的《古今醫(yī)鑒》、《云林神彀》中有記錄,龔廷賢的祛風神效丸不過是用了他老爸的金櫻丸稍加改動一下?lián)Q了個名頭而已。古人用菟絲子更多的是美白,《備急千金要方》在卷第六·面藥第九中記載了大量潤膚美白方劑,菟絲子被多次使用。菟絲子即可用于美白又可用于白癜風,這有賴于菟絲子對酪氨酸酶具有抑制和激活的雙重調(diào)解作用。1988年日本申請了菟絲子提取物用于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專利。1999年日本又申請了菟絲子提取物用于皮膚和食品制劑的專利,該專利提供了一種美拉德反應抑制劑。
南方菟絲子 Cuscuta australis
今天藥用菟絲子,更多是內(nèi)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其“主續(xù)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薄睹t(yī)別錄》又講“主養(yǎng)肌,強陰,堅筋骨,主治莖中寒,精自出,溺有余瀝,口苦,燥渴,寒血為積。”菟絲子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對生殖系統(tǒng)、骨代謝、抗衰老、免疫系統(tǒng)等多方面具有較強的“補肝腎、固精縮尿、益精明目、止瀉、安胎”藥理作用。菟絲子既有類雌激素樣作用,也有類雄激素樣作用,類雌激素樣作用可提高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并可使應激刺激大鼠的垂體、卵巢、子宮的重量增加;類雄激素樣作用具有保護雄性動物的生殖器官、促進睪丸發(fā)育、可以明顯提高精子的運動速度,活力指數(shù)及毛細血管穿透值,防止生精細胞的氧化損傷與凋亡等功能。所以古人宣稱菟絲子具有“主續(xù)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主養(yǎng)肌,強陰,堅筋骨”等一系列的藥效效應。菟絲子既可補陰,又可益陽,具有溫而不燥、補而不滯的特點,是一味平補肝腎的良藥,也無怪乎《藥性且用》稱菟絲子為“為腎虛平補良藥”了。1998年我國的袁錫貴等申請并公開了含有菟絲子提取物的補鈣強腎食品及其制造方法的專利技術。此外,菟絲子尚有降糖、降脂的主治“燥渴”作用;能降低排尿量和減少排尿次數(shù)的“縮尿”作用;有抑制白內(nèi)障形成的“明目”作用。不唯如此,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菟絲子提取物對心血管具有一定活性,能夠降低血壓,增加冠狀動脈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環(huán)等。這應該就是《名醫(yī)別錄》中所講的“寒血為積”了吧。嗚呼,無怪乎有人說中醫(yī)是一門經(jīng)驗醫(yī)學了。
京城老半
2019年05月20日整理
2022年02月26日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