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的老家在襄陽。
我在南陽。
從南陽出發(fā),到襄陽去,只有近兩個小時的車程。
所以,大年初三,看完《你好,李煥英》,總感覺這是發(fā)生在我身邊的故事。
走出影院的路上,旁邊還有人在不停擦眼淚。
透過觀光玻璃窗,大同路上,燈火闌珊。我默默地在心里說:賈玲,我想送你一只來自赤道的螞蟻。
1
2001年的某天,那時的賈玲剛考上大學,正經歷著人生中一次大起大落。
一場晴天霹靂,瞬間摧毀了賈玲的青春夢想。
母親突遭嚴重意外,撒手人寰。賈玲全家悲痛萬分。
賈玲情緒崩潰,竟意外回到了1981年,并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張小斐 飾)相遇。
兩個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
與此同時,她也結識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
此時,她是賈曉玲。她自以為來到這片“廣闊天地”,就可以憑借自己的超前思維,讓母親“大有作為”。但結果呢,卻讓她深感意外.......
這就是影片《你好,李煥英》的劇情。
真實,溫情,而又平淡
如果說,賈玲帶給我們的僅是一次穿越,或只是一場夢,那么這部影片只能算作一部普通的合家歡喜劇。
然而,“喜劇都有一個悲劇的內核。”
結尾部分,一句“李煥英是48歲的李煥英”,使得整個劇情升華起來。
起初,很多人都知道賈玲拍了一部電影,名字叫《你好,李煥英》,卻不知道李煥英到底是誰。
就好比我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時不知道“肖申克是誰”。
一樣,我沒讀懂它的片名。
“肖申克”是一所監(jiān)獄的名字。
后來,從《你好,李煥英》的英文片名《Hi,mom》中,我才知道——“李煥英”,是一位“媽媽”。
這部時長128分鐘的影片,被賦予“催淚”、“感動”和“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等標簽。亦喜亦悲,像極了跌宕起伏的人生。
毫不夸張地說,影片的前100分鐘讓人笑得前仰后合。
到后來,劇情一個翻轉,卻讓人哭得一塌糊涂。
鏡頭里,一幀幀畫面在流淌著,讓人似乎看到了時光在光影里飛逝。
順勢而下,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句臺詞,雖在賈玲看來都理所應當,但于李煥英而言,都是意義非凡。
李煥英一個人跑去看老電影;每天按部就班在打鐵車間上下班;喜歡坐在愛人的自行車后座上,壓過河岸,也壓過田野.....
這哪里是一個逝去的人?她的生命如此鮮活,分明正在享受著美妙的人生吶!
那天晚上,曉玲跟媽媽一起喝酒,然后幫媽媽看手相,還說,媽媽的孩子將來會大有出息。
媽媽呢,卻不這樣想。她說:“不求你有多大成就,只要健康快樂就行?!?/span>
曉玲樂了。笑著說:“那像我這樣呢?”
媽媽說:“像你也挺好?!?/span>
“可我就是個健康快樂的小豬羔子?!?/span>
然后,曉玲就哭了。
我們全都哭了。
從顫抖的語言,到故作開心、強裝輕松的笑容,再到最后實在忍不住的淚水,這便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失控”。
如決堤的海洋,如奔涌的潮水。
孤山靜默,群山回唱。
你們只知道哭,卻弄不清楚自己為什么哭得這么放得開。
有多少人吶,明明活得像夏洛,像賈曉玲,卻不敢讓自己穿越回去。
你明明可以不上學,不上班,不結婚,不生娃,卻就是不敢回頭去報復自己最討厭的人生。
那是因為我們心里藏有太多的遺憾,更是因為我們曾經不甘于命啊。
我想說的是,如果給你一次機會,你愿意重新回到高三,再體驗一次刷題刷到吐、熬夜熬到哭的經歷嗎?
你不會的,對嗎?
賈玲的電影,卻做了這樣的選擇。
2
《你好,李煥英》的主角是李煥英,48歲即將面臨死亡的李煥英。
一個宏大的母親,之所以放棄排球比賽,之所以去爭強好勝地買電視,那是因為她知道參賽結果意味著什么,攀附的人生又意味著什么?
所以,在這部片子里,有兩大部分值得每個哭過的人們去認真反思:一是源自媽媽的自省,一是媽媽竭力展示的愛。
李煥英當然知道破洞牛仔褲是潮流,可她為什么還要執(zhí)意縫補?
媽媽希望女兒能為自己自豪,更希望女兒在心智上能多些成長。
或許,身為母親的李煥英是在重溫給女兒補褲子的經歷;又或許是因為她知道那個時代穿這種褲子是不合時宜,她不想讓女兒在外人眼里是個異類。
李煥英在這個夢里成功完成了兩件事:第一件是對內的自我省視,第二件是對外的溫柔與愛。
而我們呢?
我們只是看到李煥英在20歲的時傻得沒一點戒備心,前腳還在跟沈光林約會,后腳就跟另一個男人領了證。
我們只是覺得20歲的李煥英活得很輕率、很單純,看場二人轉,就笑得像個瘋子。
事實上,電影中的那個她,每一秒都在享受。
她在享受著自己所愛的一切:走到中途就逝去的青春,陪了半生卻離散的親人。
“媽,我來,你高興嗎?”
“我高興?!?/span>
“我干啥來了?”
“讓我高興來了?!?/span>
影片中,賈曉玲的呼喚就像一顆顆信號彈,瞬間引燃了滿山的烽火。
女兒在聲嘶力竭的吶喊。
這一次,媽媽一定能夠聽得見。
3
時代的底色,框不住歲月的彩墨。
《你好,李煥英》不是穿越,也不是夢,而是一場母女二人共同完成的旅行。
我們所看到的不是20歲的“女孩兒”李煥英,而是那個活到48歲時通透、善良的“媽媽”李煥英。
這是一個善于探討人性的時代。
如果說影片《霸王別姬》、《讓子彈飛》、《活著》、《驢得水》拍攝最大的成功是在詮釋社會影響下的內外關系,那么《你好,李煥英》則是更深入地挖掘出了人性對內自省的這一部分。
在李煥英眼里的那個世界,才是她短暫人生中最光明的華彩。
李煥英一聲“寶兒”,徹底讓我們淚腺決堤。
于是,關于這部片子所有看似不合理的地方,一下子都突然通透了。
李煥英為什么會著急跑去看剛剛穿越的賈曉玲?又為什么把賈曉玲當成從未見過的遠房親戚?
在喜慶祥和的新年里,我們?yōu)槭裁礌帗屩I票,攜著母親,跑到電影院里痛哭一場?
一切緣由,只有一個答案:為人父母,誰都不是把哺育的焦點單單放在“希望孩子們健康快樂”上,而是極力用手中“縫補的針線”去把親情縫補得愈發(fā)牢固。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但這一次,卻用一場對白架起了橋梁。
英子,我來你開心么?
開心啊,高興地不得了。
這是一對母女的隔空對話。彼岸的濃霧,掀不開也吹不散遙遠的回響,仿佛相隔一
女兒一聲聲呼喚,瞬間將人拉入更深的共情里。縱然是一場華胥引里的彌天長夢,我們寧愿相信這就是真實,更愿意再不要醒來。
賈玲,冷嗎?靠近我,溫暖你。送你一只來自赤道的螞蟻。
如果有一天,你閉上眼睛,突然發(fā)現自己穿越到了從前。在那個你原本不存在的世界里,那時的媽媽還是花季少女,你和她成了最好的朋友,無論如何,都要好好善待年輕時的媽媽。
你總以為自己很愛媽媽,其實,媽媽遠比你想象中更加愛你。
你知道的。
雖然這只是一場夢。
這夢會很快醒來,但也是值得的。
4
賈玲說,“如果有下輩子,換我來當媽吧?!?/span>
李煥英肩上馱著醉酒的賈曉玲,說:“下輩子還是我當媽吧”。
“你冒冒失失的,我不放心?!?/span>
我知道應該放手讓你飛,但還是忍不住想在下面看著、接著。一直到你腳步跌跌撞撞,再也跟不上。
一直到彌留之際,我還想繼續(xù)陪你一程。
人生就是一道窄窄的單行道,曲曲繞繞,永不可回頭。
我們做子女的,永遠都不會知道,給媽媽另一種選擇,她們究竟會怎么選。就如同我們永遠不知道,這一刻的決定,到底會推倒哪一塊多米諾骨牌。
天下一切,皆是注定。我們是她們的孩子,她們是我們的媽媽。
賈曉玲開著車,行駛在想象中的那條路上。
剛開始,副駕上坐著的媽媽,一邊數落,一邊關心;一邊嘮叨操心,一邊擔驚受怕......
這場景,似乎一直要走到世界盡頭。
但是,后來開著開著,忽然就剩下鏡頭里的一個人。
我們跟媽媽的關系,一天天都在走向透明,直到她消失后,一下子變得蒼白而荒涼。
其實,過日子就像打怪獸,越往后面,就越無能為力。
親人之間的關系,也是一次性的吧。結束后,就再無法繼續(xù)了。
《百年孤獨》里說,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簾子。等父母遠走不見了,我們才會執(zhí)念這些東西。
因為看不到死亡的盡頭,我們才意識不到最親愛的他們正在向著世界的盡頭,慢慢走遠。
我們的時間越來越大,他們的時間卻越來越小。小到最后,只剩下我們存在心底的遺憾。
能多見一面時,就多見一面吧。
畢竟,我們都不是賈玲。
縱然100年后,我們也拍不出一部用以緬愛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