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則瘀,氣滯則堵,氣逆則脹,3個中成藥讓你氣足氣順身體安,大家好我是中醫(yī)崔大夫。
我們經(jīng)常說氣虛則瘀,氣虛為什么會導(dǎo)致淤血呢?中醫(yī)認為氣與血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氣和血從來不是孤立地存在。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血要流動必須要氣地推動,氣能攝血,能夠讓血歸位,呆在血脈里,不亂跑。
氣虛了,血的推動力變?nèi)趿?,血的流動越來越緩慢,就會形成淤血。淤血形成了,堵在心臟就是心梗,堵在頭部就是腦血栓,腦血栓就會形成腦梗。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張舌像,舌中舌尖都有凹陷,舌根窄瘦說明是有氣虛的情況,但是這個舌像舌頭顏色比較暗,還有很多氣郁點,就說明這個人不僅有氣虛,而且有血瘀的情況,這種情況的人呢平時除了感覺沒精神乏力,身上還會莫名的有淤青,身上某一處固定的地方刺痛,比如偏頭痛,肋骨下邊痛,甚至是心臟疼。那這種情況可以用一個中成藥叫補虛通瘀顆粒,既能益氣補虛,又能活血化淤。
接著咱們說氣滯則堵,也就是說如果氣不流動了,就像馬路上堵車了一樣,就會出現(xiàn)擁堵的情況,比如說氣堵在胸口了,就會出現(xiàn)胸部脹悶,氣堵在胃里了,就會出現(xiàn)吃點東西就肚子脹,打嗝、嘔吐、胃脹、口臭,氣堵在腸道里,就會出現(xiàn)大便不通暢,放屁多,放屁臭的情況,另外氣滯還最容易造成痰濕擁堵身體。
如果你有胸悶,胸中老有一口氣堵著出不來,如果你覺得你胃里被氣堵著,如果你覺得你兩脅有氣竄著脹痛,如果你覺得你的腹部老是脹痛,排個氣就舒服一些,如果你老是打嗝,如果你沒有食欲,如果你的舌苔白厚膩,如果你經(jīng)常生氣尤其是生悶氣,如果你經(jīng)常悶悶不樂,看舌頭的話舌苔厚膩,舌頭兩邊鼓脹,那你就是氣滯了,可以用一個中成藥叫木香順氣丸來行氣化濕。
最后咱們來說氣逆則脹,什么是氣逆呢?就是氣往上升得太過了。
那氣為什么上升得太過了?首先要么是肝氣,脾氣升得太過,要么是膽和胃降不下去,所以氣就一直逆在上面。
氣逆會導(dǎo)致頭脹痛,還會導(dǎo)致老是打嗝,胃里的味老是往上頂,而氣逆最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種情況就是肝膽犯胃,咱們可以看一下這張舌像,舌頭中間靠外兩側(cè)凸起,也就是說舌頭中間低,兩邊高就說明有肝膽犯胃的問題,會出現(xiàn)胃部隱痛、脹氣、反酸嘔吐、脅痛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有胃病老不好,其實就要考慮是不是肝膽犯胃了,肝膽犯胃可以用加味左金丸來平肝降逆,疏郁止痛。
關(guān)于氣虛則瘀,氣滯則堵,氣逆則脹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如果你有健康問題,可以點擊我的頭像進入主頁,看我的第一篇微頭條進行咨詢,關(guān)注崔大夫,你會了解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