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雪離開賈府,一直是一個謎。楓露茶事件之后,她就不再出現(xiàn),只有別人口中提到過兩次。一次是李嬤嬤抱怨“為喝茶攆茜雪”,一次是鴛鴦回憶“去了的茜雪”。李嬤嬤的話很明確,但未必可靠,因為這糊涂老太太滿腔“懷才不遇”之心,滿嘴“憤世嫉俗”之言。自己已經(jīng)退休了,還威脅襲人“好不好拉出去,配一個小子”,好像她有這權(quán)力似的。因為楓露茶是李嬤嬤喝了,所以把茜雪說成被攆出去,以強化寶玉的忘恩負義,只是一種泄憤,不能當(dāng)真。
鴛鴦?wù)f“去了的茜雪”,沒有什么感情色彩,似乎可以相信。偏偏“去了”一詞,十分含糊,是被逐,還是自己求去?沒有明白說出來。
茜雪離開賈府,到底是被攆還是自愿?我們一一分析可能性。如果是被攆,第一嫌疑人當(dāng)然是寶玉。但是寶玉自己沒有人事權(quán)。他要攆奶媽李嬤嬤,盡量是醉中,也知道“要回賈母”;拌嘴要攆晴雯,明說“回太太去”;想和金釧在一起,也是“和太太討你”。如果寶玉真的要攆茜雪,必須通過賈母(這時他住在賈母房中,還沒到怡紅院),而賈母不可能不過問原因。整個楓露茶事件,茜雪沒有任何過錯,賈母不可能無緣無故把她攆走。
況且寶玉為人,雖然沒什么擔(dān)當(dāng),但對女孩子們一向是很好的。除了錯踢襲人一腳、遷怒醉罵茜雪之外,他沒有跟女孩子們發(fā)過火。跟晴雯那次不算,那幾乎是晴雯找著跟他吵的。楓露茶沒喝上,發(fā)火要攆李嬤嬤,也被襲人勸下了;等第二天酒醒再找被著攆茜雪,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曾讀過一篇文章,言之鑿鑿說是賈母遷怒,不肯攆李嬤嬤而把茜雪攆出去。賈府之中,代人受過倒是有的。賈環(huán)用燈油燙了寶玉,挨罵的是寶玉身邊的人;寶玉和黛玉吵架驚動了賈母,挨罵的是襲人紫鵑;邢夫人在賈母那里受了氣,轉(zhuǎn)過頭來罵賈璉。但這些情況,犯錯的是寶玉、黛玉、賈赦,身份高貴,不便責(zé)罰,才罵別人出氣。李嬤嬤是什么東西,值得為她找替罪羊?況且以賈母的慈祥和睿智,也不會為李嬤嬤犯錯,或者為寶玉發(fā)火,而犧牲好好一個女孩子的前途。
會不會是王夫人遷怒攆了茜雪?更不可能。寶玉跟著賈母住,丫頭還在賈母名下,要到怡紅院時期才獨立。王夫人怎么有權(quán)處置賈母的丫頭?
如果不是被攆,那就是茜雪自己要去了。平心而論,沒有錯誤的情況下被劈頭蓋臉罵一頓,摔了茶杯濺了一裙子,這樣的污辱實在叫人難以忍受。雖說是奴才,賈府的丫環(huán)“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也不能那樣尊重的”,也算嬌生慣養(yǎng)了。反差越大,越難以接受。
反應(yīng)慢的人,往往想得更深。別的女孩子都在留戀寶玉的溫柔和顏值,誰能想到他百般撩逗的金釧被打了一巴掌,他的反應(yīng)會是轉(zhuǎn)身就跑?他捧為明星的芳官被逐出家,他連一句話都沒說過。心愛的、“第一件大事”晴雯被逐,他只是探望一回、寫一篇祭文,都不肯冒險去求告賈母或王夫人收回成命。寶玉的愛,只限于精神層面,而沒有太大的現(xiàn)實意義。如果茜雪冷靜地看出這一點,跟著寶玉就沒有什么意思了。
賈府的丫環(huán)沒有雇傭的,全都是人身歸屬?;蛘呦褚u人一樣被賣,或者像鴛鴦一樣是奴才的兒女。但要離開,也并非無法可想。襲人的母兄不是想過把她贖出來嗎?他們的計劃已經(jīng)很周全、很具備可行性了,如果不是襲人自己反對,成功的機率是很高的。襲人可能成功,茜雪當(dāng)然也有這樣的可能。
即使是家生奴才,工作職位也有很大分別。柳五兒跟著母親做點雜務(wù),小紅在空曠的、還沒人居住的怡紅院看房子,都屬于賈府丫環(huán)的工作。跟著賈母,跟著寶玉,都是肥缺。要離開肥缺換到別的職位,想必不是太難。
離開寶玉,無緣進入怡紅院,就等于和那烈火烹油的繁華錦繡提前告別。可是有失有得,賈府的衰敗崩潰、大夏傾頹,也就不會那樣切身傷害。茜雪在抄家之后,在賈府上下人等被辦之際,還有珍貴的人身自由,還能夠再去安慰舊主人。
附記:這篇文章,是我發(fā)在“悟空問答”上的。歡迎大家到“悟空問答”去關(guān)注我“老卻英雄似等閑199”,和我共同探討紅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