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說“有教無類”。賈母沒讀過孔子的書,卻領(lǐng)會了孔子的精神——選擇人才,只看才干,不論出身。

家生子兒鴛鴦心細體貼,又不借勢謀利,賈母就選她做了自己的貼身大丫鬟、機要秘書,還讓她負責(zé)自己與管家的王夫人、王熙鳳的聯(lián)絡(luò)工作。
外來的晴雯“模樣爽利、言談、針線”都出眾,賈母就把她派給寶玉,準(zhǔn)備將來讓她做寶玉的屋里人。

另一個外來的襲人“心地純良,克盡職任”,賈母就把她派給寶玉,做“竭力盡忠之人。
以上這些,大家讀過《紅樓夢》原著,都知道的。但是你注意到?jīng)]有,賈母看中襲人,可能還有一點原因,就是寶玉喜歡。

作品中沒有明確說襲人來到寶玉身邊,是寶玉向賈母要的。只有第十九回襲人騙寶玉要回家去,寶玉嘆說:“早知道都是要去的,我就不該弄了來”。這“弄了來”三個字,暗示他設(shè)法謀求的過程——當(dāng)然,可能僅僅是像對金釧兒一樣:“我明日和太太討你,咱們在一處罷”、“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說”這么簡單。不過以寶玉的心性,能向賈母開口,就說明他先對襲人有好感。

是的,賈母考慮的因素里,有“寶玉喜歡”這一條。如果寶玉不喜歡、甚至是厭惡襲人,襲人就是再純良盡職,賈母也不會把她塞給寶玉的。
把“寶玉喜歡”這個因素看得這么重,并不完全是出于溺愛,更是賈母的睿智。她不會像慈禧那樣,把丑陋的侄女硬塞給光緒,不僅夫妻不睦,也離間了“母子”感情。她更清楚,“我深知寶玉將來也是個不聽妻妾勸的”,給寶玉身邊派上他不喜歡的人,哪怕“三觀”再正、思想再符合主流,也不可能影響寶玉使之“入于正道”。

與其如此,還不如給寶玉喜歡的。從丫鬟,到妻子,莫不如此。
也就是說,賈母支持寶黛的愛情、準(zhǔn)備促成他們的婚姻,首先是因為他倆互相深愛,而不是因為黛玉是自己的外孫女、寶釵是別人的外甥女。如果寶玉愛的是寶釵,賈母也一定會支持他的。

《紅樓夢》之所以偉大,原因之一,就是它超越了宮斗戲里小眉小眼小奸小壞的小爭小斗。
《紅樓夢》,和《紅樓夢》里的賈母一樣,是有大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