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正值白酒發(fā)展的黃金時期。
在這一時期,產(chǎn)生了很多的名酒,火遍大街小巷,在農(nóng)村也非常受歡迎。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些白酒遍地生花,有些白酒卻漸漸走上了下坡路,十分落寞。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曾經(jīng)風靡大街小巷的3款白酒:
西鳳酒
當時的西鳳酒可謂是“一鳴驚人”。
曾經(jīng)4次蟬聯(lián)“中國四大名酒”,并且還憑借獨特的風味,獨創(chuàng)了新的香型,所以其也是風香型白酒的代表。
在當時供不應(yīng)求的情況下,西鳳酒因其產(chǎn)能跟不上,外購了大量的基酒,并且選擇了貼牌酒的道路,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走向了衰敗。
這款酒的酒液清透無色,開蓋一股濃郁的鳳香味噴涌而出,清香怡人,饞得人直流口水。
入口酒液醇和,爽靜,回甘明顯,余味悠長,就算喝多了也不會上頭。
在當?shù)?,很多老酒鬼都當作口糧酒來喝,實屬難得的佳品!
玉蟬大曲
大家都知道四川瀘州有瀘州老窖,但是卻不知道瀘州還有玉蟬大曲酒。
玉蟬大曲從釀制之初至今,幾十年間從未更換盛放器皿,實屬經(jīng)典,在當?shù)叵碛?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font-weight: 700;border-width: 0px;border-style: initial;border-color: initial;">瀘州人的口糧酒之美譽,是酒城人記憶中的那瓶美酒。
此酒無色透明,酒花持續(xù)的時間是比較短的,聞起來是濃香的甜果香,沁人心脾,聞起來十分舒適。
入口醇和,回甘明顯,綿甜爽凈,下喉是比較順口的,沒有很多的雜味、苦味和辣味,不過回味略顯單薄,尾段收口比較急促。
張弓酒
這款酒產(chǎn)自河南省寧陵縣,是河南老一輩人的驕傲。
在70年代,首創(chuàng)38°低度白酒,成為了我國第一個研制出低度白酒的企業(yè),在當時,轟動全國,很多一線品牌都前來學習。
但是,由于自家酒廠在戰(zhàn)略方面無法達成共識,一度成為了彼此的競爭對手,導致這款酒的品牌影響力在不斷下降,市場也被其它白酒占領(lǐng)。
上面三類白酒都曾是紅極一時的“大牌酒”,陪伴了一代人成家立業(yè)。如今卻門庭冷落,實在是可惜啊!
即便是現(xiàn)在,也有不少的好酒“藏于深巷”,不為人所知,下面2款酒便是如此,好酒值得被更多的人發(fā)現(xiàn)。
君中元私藏酒
在貴州這片醬酒林立的地方,這款酒憑借著優(yōu)異的酒質(zhì),以及其獨特的風格,獲得了廣大酒友的一致好評。
這款酒是由李興發(fā)(醬香之父)的愛徒曾傳政潛心研究,釀制而成。
酒廠秉承“釀酒飽德”的理念,每一壇酒都需要經(jīng)歷長達5年的窖藏,少一天也不行,因為欠缺的時間最終會在口感和品質(zhì)上面體現(xiàn)出來。
這款酒是53度醬香型白酒,雖是高度白酒,但是喝起來絲毫不沖,反而口感上顯得醇厚細膩,醬香味十分濃郁,細品還夾雜著糧香,層次感豐富。
酒液成團入喉,像巧克力一般絲滑,飲后滿口留香,深呼一口氣,都夾雜著滿滿的糧食香,余味悠長。
鴨溪窖酒
這款酒因其口感比較獨特,很多人都評價說有一股鴨屎味,喜歡的人愛不釋手,不喜歡的人一杯也喝不了。
開蓋香氣濃郁,爆香突出,細聞還帶有一絲糧食的焦糊香,入口甘冽,糟香味鋪滿口腔,回甘明顯,喝完一杯還想再來一杯。
整體上來說,性價比還是很高的,當作口糧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溫馨提示:小酌怡情,切莫貪杯哦!
人體能夠承受的酒精量是有一定限制的,即便是純糧食釀的酒,也不能喝太多,一次2兩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