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頸、一字肩,儀態(tài)優(yōu)雅,氣質甩普通人一條街,這是很多家長送孩子學舞蹈的初衷。然而一個舞蹈訓練中的動作,卻成為部分兒童受傷甚至癱瘓的“無聲殺手”。近期,南京鼓樓醫(yī)院脊柱外科在僅僅三周時間內,就接診了五個“下腰癱”導致脊柱畸形的孩子。
跳舞下腰,真的會導致脊髓損傷嗎?是“火星撞地球”類的小概率事件嗎?如何合理科學應對風險?
學跳舞怎么就癱瘓了?
雙腿平行,雙腳分開站立,上身往后仰,直到雙手手掌接觸地面,整個腰部呈拱橋狀,這是在中國舞培訓機構中,可以看到有孩子練習的動作,甚至頗為常見。
下腰是中國舞的考級科目之一。在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業(yè)余考級體系中,跪下腰是四級考試科目(年齡7到8歲),站下腰是八級考試科目(年齡10歲)。
然而,這個本是具有一定難度和風險的下腰動作,被部分機構作為基礎動作進行訓練,給部分孩子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
?
2017年,時年7歲的小川在浙江溫州某藝術培訓機構學習舞蹈的第三年,開始被要求練習下腰。在一次課堂上,小川在下腰的過程中摔倒在地,雙下肢無力,培訓機構將小川送至醫(yī)院治療。因病情危重,后被轉送至多家醫(yī)院治療,經醫(yī)院診斷為:脊髓損傷,截癱。
2022年,武漢女孩茵茵在一次舞蹈訓練做下腰動作時,摔倒在地、脊髓受傷。盡管送醫(yī)及時,且醫(yī)院全力救治,8歲的茵茵仍然不得不開始戴著腰腹護具上學的生活。
很多人認為孩子“筋”軟,柔韌度強,可以多壓一壓、掰一掰,但事實上兒童脊柱還沒有生長成熟,缺乏對脊髓的保護,脊髓更容易出現(xiàn)損傷。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骨科郭曉東教授近年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由于骨骼發(fā)育尚不完全,部分兒童在舞蹈訓練下腰運動過程中,脊柱容易縱向牽拉損傷脊髓,造成“急性過伸性脊髓損傷”。通過隨訪和打電話等方式進行不完全統(tǒng)計,2005年以來,我國因下腰導致癱瘓的孩子超過1000人,舞蹈下腰訓練已成為導致我國兒童脊髓損傷的一大誘因。
2020年的一篇論文《兒童脊髓損傷致傷原因變化特點》,研究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博愛醫(yī)院收治的221例脊髓損傷14歲以下患兒。致傷原因排名第一的是運動損傷(78例,占35.3%),女童159例(71.9%),4歲到7歲最多(55.7%)。
該論文還進行了細分研究,在體育運動損傷病例中,下腰動作導致的脊髓損傷75例(96.2%),主要發(fā)生在5歲到7歲(80.0%)。文中提到,舞蹈下腰動作導致的兒童脊髓損傷人數(shù)呈明顯上升趨勢。并且,完全性脊髓損傷的比例較高,且預后不佳。
?
危險的“下腰”,魚龍混雜的培訓市場
“(舞蹈練習致脊髓損傷)患兒大多來自經濟教育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私立舞蹈培訓機構,舞蹈教師常常缺乏專業(yè)培訓?!北本┎坩t(yī)院脊髓損傷康復科的醫(yī)生們曾在論文中指出。
在著名舞蹈家、北京舞蹈學院前院長呂藝生的印象中,他從未在專業(yè)院校聽聞過跳舞導致脊髓損傷的案例,反倒是在業(yè)余培訓班中,脊髓損傷的事件層出不窮。
兒童要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練習舞蹈動作,然而目前培訓市場競爭激烈,培訓教學機構和培訓老師良莠不齊。
除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外,市面上的舞蹈教育機構五花八門。不同的機構所用的教材、考級內容與考級強度都不盡相同。
在師資上,更是魚龍混雜。由于規(guī)范性文件未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師資作出詳細規(guī)定,當前培訓機構兼職教師較多,入行門檻較低,不少培訓班的舞蹈教師是“半路出家”,有的直接花錢買證,“無證上崗”現(xiàn)象亦時有發(fā)生。
另一方面,市場競爭激烈,機構急于拿出一個可視化的成績給家長看,而家長也把年紀較小的孩子經過短時間學習,就能“扳腿”“下腰”當作炫耀的“資本”,并不了解訓練尺度,忽視了風險的存在。
換言之,業(yè)余舞蹈教學的規(guī)范還沒有被統(tǒng)一建立起來,往往還將“下腰”等有一定難度的動作當成基礎舞蹈訓練,增加了發(fā)生“下腰”導致脊髓損傷、高位截癱等悲劇的可能。
“下腰癱”誰之責?
一夕之間,活潑的孩子成了截癱患者,還面臨著脊柱側彎、嚴重骨質疏松、反復泌尿系統(tǒng)感染、褥瘡、心理障礙等各種并發(fā)癥。疾病之外,家庭的負擔也變重了。如此之禍,該誰擔責?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的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在類似舞蹈練習致脊髓損傷案例中,司法推進的關鍵點在于“證明舞蹈與損傷之間的因果關系”。
上文提到的小川經醫(yī)院診斷為截癱,雙方協(xié)商無果后,父母將培訓機構起訴到龍港法院。
經鑒定,小川2017年10月摔倒受傷并發(fā)生脊髓損傷等,遺留截癱(肌力2級以下)和重度排尿功能障礙伴輕度排便功能障礙的后遺癥,分別評定為二級、五級殘疾;小川的脊髓損傷,與其上舞蹈課練習下腰時摔倒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系,外傷為主要原因。
法院經審理認為,由培訓機構在教導小川下腰動作致小川損傷所應承擔的參與度為90%,培訓機構應承擔小川的損失為312萬余元。因前期培訓機構已支付近57.6萬元醫(yī)藥費,故培訓機構還需支付小川250萬余元。
孩童暑期運動的正確打開方式
進入暑假,孩子們的運動量和運動項目逐漸增加,隨之而來的是青少年兒童運動損傷也開始增多。
就在7月21日,教育部、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布提示,不盲目安排學生參加培訓,讓孩子們擁有健康安全、充實快樂的暑假。其中提到,對于滿足孩子興趣特長的非學科類培訓,既要合理安排培訓時間,還要謹慎選擇合規(guī)機構,特別要提醒家長高度關注諸如兒童舞蹈“下腰”動作等可能導致的受傷甚至癱瘓風險。
事實上,并非所有孩子都適合學習舞蹈。有學者對37例因舞蹈練習導致脊髓損傷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18.9%的患兒存在脊柱先天異常。在參與舞蹈下腰訓練前,家長最好先帶孩子進行健康體檢,評估身體狀況。
若在“下腰”時跌倒,懷疑發(fā)生脊髓損傷該怎么辦?脊髓損傷黃金救治時間在8個小時內。這就要求孩子在舞蹈下腰摔倒時,如果感到腰腿部任何不適,就應該立即停止訓練,平躺觀察至少4小時,有問題及時就醫(yī)。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表明,不推薦10歲以下兒童參加舞蹈下腰訓練等反復或持續(xù)過伸脊柱的運動。一些國家已經明令禁止兒童參與過伸脊柱的運動或活動。
預防學習舞蹈時脊髓損傷,乃至各類運動損傷,都需要家長按照和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長發(fā)育過程來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
小于1歲的嬰兒游泳時,需要父母或專業(yè)陪護人員托住嬰兒的背部或正面拉住嬰兒的兩臂,使嬰兒面部、頭部露出水面練習游泳。1歲之后的嬰兒游泳時,可佩戴帶肩帶的腋圈及臂圈輔助游泳。
?
1歲至3歲:孩子骨骼快速增長,好奇心、平衡力、活動范圍也在增加??梢酝ㄟ^拋接軟物、適當跑步、踢球、騎平衡車等運動來鍛煉身體。
3歲至5歲:此時迎來骨骼生長高峰期,孩子的精細運動能力開始發(fā)育,粗大運動能力提升,團隊意識開始萌芽,開始出現(xiàn)運動性損傷。在這個階段,推薦孩子接觸丟沙包、跳繩、騎車、拍踢球、跳躍、短程跑步等運動。
6歲至10歲:步入學齡期的孩子正式接觸體育課程,協(xié)調能力、好奇心、運動能力都在增加,但運動力量發(fā)育不足,容易因為不恰當運動而造成扁平足、骨折等運動疲勞性損傷。此時推薦孩子嘗試球類、游泳、騎車、武術、爬山等運動。
10歲至14歲: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迎來了第二個骨骼生長高峰期,身體軟骨向骨轉換,如果缺乏正確運動意識極易受傷,如在體育運動中過度使用踢小腿的動作易造成脛骨結節(jié)撕脫骨折。此階段進行運動時要注意熱身、運動量和運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