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相聚,一位老同事說:“50年前我們與你令尊在一起工作,同住一個宿舍。”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上說:“令,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guān)系的人。”令尊,敬辭,稱對方的父親。令堂,敬辭,稱對方的母親。令郎,敬辭,稱對方的兒子。“令尊”這一稱謂古代已有,如唐代李公佐的《南柯記》:“王曰:‘前奉令尊命,不棄小國,許令次女瑤芳奉事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詞。”
“令尊”之類的尊稱在人事往來中,自古至今沿用不衰,大抵是“令尊”、“令堂”、“令郎”等要比“你父親”、“你母親”、“你兒子”的叫法要禮貌得多,雖是細節(jié),也有一種尊重他人的道德觀念在其中的。倘若加入平稱“你”,語言的精煉美便失掉了,敬稱的敬意也沒有留住。
其實,“你令尊”之說,并非我這老兄獨出心裁,明清小說里早有這種說法。試舉幾例:“道士云:‘這般卻是容易。我兩個且坐下,即煩你去沙灘上替我一查。只點頭目有五百名數(shù)目便罷??磧?nèi)中那個是你令叔。’”(《西游記》第四十四回)
“你令尊令堂都沒有了,你可得信。”(清·吳趼人《恨?!返诰呕兀?/p>
“你令岳是個活神仙。”(《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在明清小說的對話里,類似“你令尊”這種蹩腳的尊稱還有不少。
以禮相稱,原是要把話說得禮貌,結(jié)果再帶上一個“你”字,會使那個本來端莊而親和的尊稱,變得拖泥帶水,讓人覺得不那么動人了